原音重現(xiàn)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敝^《武》:“盡美矣,未盡善也?!?/p>
——《論語·八佾》
諸位聽過《挑擔茶葉上北京》嗎?這是一首很老很老的歌了,你們的爸爸媽媽可能都沒聽過,爺爺奶奶可能會熟悉一點。這首紅歌真是紅極一時?。òパ?,一不小心暴露年齡了?。┎贿^啾啾先生發(fā)現(xiàn),這首歌歌詞的最后一句有兩個版本——“桑木扁擔輕又輕,千里送茶情意深,你要問我是哪一個,芙蓉國里唱歌人”,“芙蓉國里唱歌人”另一個版本是“毛主席的故鄉(xiāng)人”。到底哪一個版本靠譜兒?咱們先不去評議,就來說說毛主席的故鄉(xiāng)韶山吧。
韶山原是湖南省湘潭縣西北部靠近湘鄉(xiāng)的一座小山丘,傳說舜帝南巡至此,隨從奏韶樂,就有鳳凰帶來了百鳥一起合唱,小山丘便得名“韶山”。附近的村落便以山為名,稱為韶山?jīng)_。到了現(xiàn)在,韶山竟然變成一個市的名字。聽了這個傳說,你一定很向往韶山吧?是不是也想去那里聽聽韶樂,看看鳳凰呢?(阿木老叔:啾啾先生!您扯得太遠了吧,我們談的是“盡善盡美”啊,這跟“盡善盡美”有什么關(guān)系?)
韶樂現(xiàn)在失傳了,了不起的圣人孔老夫子是聽過韶樂的,不過不是在韶山,而是在齊國??鬃勇犃松貥分?,三個月不知肉味。(阿木老叔:且慢!是說三個月不想吃肉一直聽,還是聽得吃了三個月的肉也不知道肉味呢?啾啾先生:總之就是很好聽的意思!別插嘴!)孔子太入迷了,不禁感慨地說,想不到欣賞音樂竟可以如此美好??!孔子是非常非常喜歡音樂的,傳說中他吹拉彈唱樣樣都會,真是多才多藝?!墩撜Z》里就說“子于是日哭,則不歌”,意思是說,孔子這一天哭了,就不唱歌了。換句話說,只要那一天不哭,孔子就一定會唱歌??鬃佑植皇切『⒆?,沒事怎么會天天哭呢?所以他是常常唱歌的吧。(阿木老叔:啾啾先生!這跟“盡善盡美”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再說了,小孩子也不會沒事天天哭的好不好?。?/p>
可見,孔子是音樂方面的行家里手。因為聽韶樂聽得很過癮,所以孔子說韶樂是“盡美矣,又盡善也”(這樣的音樂美極了,好極了,還能勸人向善)。為了讓韶樂顯得更加高明,孔子順手拿了周武王時期的音樂作對比:武樂,聽是好聽,只是它是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讓人驚慌,不太好。
好了,這就是盡善盡美的出處啦!現(xiàn)在常常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事物達到完美無缺的地步。(阿木老叔:總算能讓我松一口氣了……啾啾先生的鋪墊實在是太長了?。?/p>
你贊成下面哪個觀點?你又有什么想法呢?歡迎寫信告訴我們!( )
A.張同學(xué):歌詞“芙蓉國里唱歌人”比 “毛主席的故鄉(xiāng)人”好,含蓄、內(nèi)斂才是優(yōu)秀傳統(tǒng),而拉關(guān)系、個人崇拜都不太好。
B.李同學(xué):紅歌都是這樣的,我就不愛聽。老人聽了可以想想自己青春年少的時光,我們是新時代的人,應(yīng)該自己寫一首盡善盡美的韶樂。
C.王同學(xué):我聽過很多歌,其實“盡善盡美”根本就不可能。如果做什么都要求“盡善盡美”,會得人們常說的強迫癥的!
D.馬同學(xué):其實我覺得“盡善盡美”如果這么理解就更完美了:盡可能善,盡可能美。不過,實在做不到,就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