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剛琴
(宜興 214221)
紫砂光器是紫砂藝術中最具有特色的藝術風格之一,其“簡而化之、返璞歸真”的境界堪稱紫砂藝術最臻于完美的藝術。紫砂光器的上乘之作以“光潤、玉韻、素雅”而見長,即壺藝的“精、氣、神、韻”。光器貌似紫砂壺藝中最為簡單的造型,卻是“最難做”的。相比筋瓢器與花器,此二者可以憑借“后期”的裝飾藝術來掩蓋其“裸胎”的不足,使之臻于完美,而紫砂光器“塑像簡單”的壺體好比“素面朝天”,任何細微的瑕疵都讓壺器的整體美感遭到破壞。因此,紫砂光器最能考驗制壺者的功夫。歷史上許多前輩大師以制作光器聞名流傳,從時大彬的渾樸、陳鳴遠的精制、邵大亨的大度,到近代顧景舟的精到等等,他們制作的紫砂作品無不氣度非凡、力量無限,形態(tài)鮮明生動、線條流暢。雖然他們制作的紫砂光器作品的藝術語言特點不盡相同、風格迥異,但無一不是呈現(xiàn)出素雅之美。紫砂壺器的設計發(fā)展至今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的氣象,尤其是紫砂花器的設計花樣百出。但是,紫砂光器仍以其“裸胎”的藝術語言詮釋著紫砂的本質(zhì)特點,發(fā)揚其紫砂的審美觀點,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著紫砂藝術的“精神所在”。
圖1 虛扁壺
紫砂光器的“裸胎”造型未達到“藝術化”之前,只是原始的、日用的、普通的陶瓷品種而已,談不上個性,更談不上藝術之美。而其造型趨于“藝術化”之后,更加突出了實用功能。紫砂光器簡練的幾何形體造型、高度的藝術價值,使作品產(chǎn)生令人遐想的美學情韻。一件成功的紫砂光器作品有著獨特的藝術語言和真實簡潔的表達形式,在塑造紫砂藝術之美的同時,更能體現(xiàn)出作者的審美情趣和展示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一壺在手,仿佛達到了《老子》中所謂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高遠境界?!疤摫鈮亍保ㄒ妶D1)的扁圓器型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的感覺。它鮮明的個性以及美觀的造型,彰顯了紫砂壺藝光器“素雅、古樸、莊重、秀麗、柔美”的藝術特征,是一種自然而永恒的藝術追求,令人玩味不盡?!疤摫鈮亍钡膲匦蜆O扁,整個壺的橫向感覺張力十足,壺流堅挺,具有挺拔向上的氣勢;耳把隨圓,與壺嘴同樣呈外伸之勢,流暢的壺把給人一種圓滑中庸的取向,端莊、圓潤、飽滿,不媚不俗,高貴之氣盡在無言之中;“虛扁壺”的嘴頭處理干脆利落,略微下沉,呈外伸飛逸之勢,扁圓鈕與壺身相應和;圈足挺立,端莊高貴;整把壺線條明細、扁而不虛,為經(jīng)典而簡單的虛扁式樣,實用而雅致,細節(jié)精細,大處舒展,實為賞心悅目的壺器。
“虛扁壺”的命名有其來歷。傳說紫砂從業(yè)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考慮到了壺器的實用性。將壺身放倒,不會因水位太高而悶茶,而且用時擺放更加穩(wěn)定,放倒后的壺身高度恰巧和當時一本線裝書的高度差不多,也是放在書桌上泡茶品飲時所用,所以取名為“書扁”?!疤摫狻钡拿Q散見于各大紫砂典籍圖譜,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chuàng)作,佳作不絕。“虛扁壺”又被叫做“水扁壺”、“書扁壺”。因發(fā)音相近,宜興方言發(fā)音幾乎相同,指的是同一紫砂壺樣式,而在意思上“書扁”更恰當,“水扁”或“虛扁”都不大通順,但習慣上“虛扁”用得較多?!疤摫狻笔亲仙皞鹘y(tǒng)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行話“造型扁一分,成型難一分”,制作此壺頗費心神,從圍成身筒到用“泥拍子”一下一下地拍成這么扁的壺身,力要均勻,使壺身扁又不能塌,這對手工制作此壺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但藝無止境,正是對制作此壺的熱愛與癡迷之情,從而傾心盡力制作出了這一款神采飛逸的“虛扁壺”。
虛扁,隨著歷史一路演變而來。從少數(shù)民族的皮具到漢族的青銅器、陶瓷,從馬背上的實用器皿到中原文人墨客們書桌上發(fā)閑遠悠思的雅玩,從盛水酒到注滿幽香的茶湯,器具粗獷的美通過紫砂轉(zhuǎn)變?yōu)榱撕?、包容、典雅。這款“虛扁壺”為紫砂壺形制中少見的極扁造型,神采飛逸、藝趣盎然。它的手感極佳,出、斷水一氣呵成,當斷則斷,行云流水,功力足道。作品以簡練的線條構成淳樸凝重的形體,深厚且具神韻。設計上空間明快、虛實和諧、提攜舒適,柔和的線條使整體的造型更加神采飛逸??梢哉f,“虛扁壺”的“裸胎”造型藝術是紫砂藝術的靈魂。壺器的光素造型把藝人與文人的理想、追求、境界融于一身,無疑增添了藝術作品本身的韻味與文化內(nèi)涵,凸現(xiàn)紫砂藝術的美學情韻。藝無止境,從業(yè)者只有將自己的志趣和藝術本身融合起來,才能在紫砂藝術的道路上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