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及實證研究

      2013-08-31 11:45:44梁秀霞河南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鄭州450001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3年3期
      關鍵詞:資源配置館藏指標體系

      ●梁秀霞(河南工業(yè)大學 管理學院,鄭州 450001)

      1 問題的提出

      文獻信息資源是一個地區(qū)的重要資源,能否發(fā)揮最大的效用,關鍵在于是否對其進行合理的配置。文獻信息服務機構只有通過對文獻信息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與整合,才能使用戶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達到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而這就需要文獻信息服務機構定期對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效率進行評價,并根據(jù)評價結果有針對性地、及時地對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工作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達到投入與產出的合理平衡,為用戶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便利服務,并為下一步改進配置方向提供理論依據(jù)。

      國內學者在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評價指標體系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成果。如趙良英等人建立了“基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的復合圖書館信息資源整體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從復合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內容、信息資源的整合、信息資源檢索平臺的功能、信息資源利用的經(jīng)濟性、信息資源整體滿意度五個大的方面建立了44個子指標的評價體系,并把專家調查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確定了各項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值。[1]但大多數(shù)局限于對企業(yè)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體系研究,[2-4]而對于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還很少。因此,對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探索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在上述文獻研究的基礎上,試圖構建一套科學、實用的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來驗證這套評價體系的有效性。

      2 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設定原則

      本文根據(jù)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特點,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指標體系時,充分考慮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數(shù)量和質量之間相互依存和制約關系,因此,在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時,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科學性原則。指標的概念要科學,制定出的各項指標都要有明確的含義,各指標的設立應有科學依據(jù),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同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科學概念相一致,每一項指標的權重應該經(jīng)過深入調查、系統(tǒng)分析,指標的數(shù)量應符合文獻信息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實際需要和理論研究的完美契合程度。

      (2)可行性原則。是指在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中應盡可能使評價方案和指標體系簡便、實用、可行,必要時也可以建立具有普通意義的數(shù)學模型,符合數(shù)學邏輯,便于數(shù)學表達和數(shù)學計算,數(shù)據(jù)容易處理。

      (3)全面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必須全面,不能遺漏,評價內容的分類必須合理。完整的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指標體系既要有反映館藏數(shù)量的評價,又要有反映館藏質量的評價。

      (4)可比性原則。指標體系的所用數(shù)據(jù)具有可比性,能夠在可比的條件下進行。要注意將不可比的因素轉化為可比因素,便于比較分析,以便找出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優(yōu)勢和劣勢,進一步優(yōu)化配置。

      (5)可操作性原則。所構建的評價指標必須是可以搜集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的,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盡可能增加客觀指標的使用,減少主觀指標的使用,指標的計算要清晰、簡便,易于操作。

      以上僅為構建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體系標準的一般性原則。每個信息服務機構在構建自己的評價體系時應該根據(jù)自身服務的特點,如服務對象、學科設置、學科特色、地域特點、讀者數(shù)量等,機動、靈活地設立指標,以使評價結果更具有指導意義。

      3 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

      3.1 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

      文獻信息資源從其投入到最終被用戶利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此因素對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果都起著一定的影響,但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應該是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數(shù)量和質量。投入效率是館藏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數(shù)量和水平的體現(xiàn),利用效率則是館藏文獻信息資源配置質量的體現(xiàn)。因此,對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應從投入效率和利用效率來考慮。本文建立的這套評價體系主要有兩層評價指標組成,第一層包括2個指標,即文獻信息資源的投入效率和利用效率,第二層包括14個指標。

      (1)文獻信息資源投入效率(A)。主要考察文獻信息資源對用戶的滿足程度,評價館藏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數(shù)量,是研究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一個基礎指標,包括10個指標。

      ①文獻總量(萬冊),指文獻信息機構所收藏的文獻總冊數(shù),包括圖書、期刊和電子文獻;是衡量文獻信息機構事業(yè)發(fā)展狀況的主要標志。②文獻信息資源保障率(冊/人),即每個讀者平均占有某文獻信息機構館藏量,反映出一個地區(qū)的公民獲取、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水平,是評價、衡量圖書館藏書數(shù)量相關合理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③讀者滿足率(%),用戶借到文獻的冊數(shù)占用戶所要借的文獻冊數(shù)的比例,反映了文獻信息資源對讀者的滿足程度,文獻資源建設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④文獻信息資源覆蓋率(%),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占各學科領域文獻的比例,反映了收藏文獻信息資源的覆蓋面,體現(xiàn)了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學科均衡性,是收藏文獻信息資源完備程度的重要指標。⑤新書增長率(%),每年新書增長的數(shù)量與圖書總藏量之比,反映了文獻信息服務機構在知識、信息量增加的速度。⑥年人均新文獻入藏量(%),指文獻信息服務機構每年購進的新文獻數(shù)量與用戶人數(shù)之比,反映了文獻信息機構對新知識和信息補充情況。⑦外文文獻比率(%),是指入藏外文文獻的冊數(shù)占入藏文獻的總冊數(shù)的比例,反映了館藏文獻中各語種出版物的結構,文獻信息服務機構對某一學科領域收藏文獻涉及的文種越多,其完備程度也相對越高。⑧非紙質文獻比率(%),是指非紙質文獻的數(shù)量占收藏文獻總量的比例,反映了文獻資源配置水平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方向,非紙質文獻包括機讀型號文獻、縮微型文獻、視聽型文獻和數(shù)據(jù)庫等。⑨研究級文獻比率(%),是指研究級文獻數(shù)量占收藏文獻總量的比例,反映了文獻信息配置的整體水平。研究級文獻是指高質量的學術專著、博碩士論文、國家重要學術期刊等級。⑩文獻新穎度系數(shù)(%),是指一定時間內出版的文獻占收藏文獻總量的比例,反映了館藏文獻資源體系中知識內容的新穎程度。一般指近5年出版的圖書和近3年的期刊。

      (2)文獻信息資源利用效率(B),主要考察文獻信息資源被利用的程度,是評價館藏文獻資源配置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館藏內容質量和結構等方面的綜合反映。在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文獻信息資源利用效率作為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果的一個標準,通過回饋控制,更好地實現(xiàn)文獻信息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所以,文獻信息資源利用效率是影響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它包括:①文獻利用率(%),是指文獻被利用的種數(shù)占收藏文獻總種數(shù)的比例,利用率是文獻信息資源配置質量和結構的綜合反映;②文獻流通率(%),是指被借閱的文獻冊數(shù)占館藏總冊數(shù)的比例,流通率是讀者對館藏文獻的篩選結果,也是對館藏文獻配置質量評價的依據(jù);③閱讀率(%),一定時間內被讀者在閱覽室閱讀過的文獻總數(shù)占館藏總冊數(shù)的比例;④電子資源點擊率(次),是指一定時期用戶使用電子資源特別是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的次數(shù),是對館藏電子資源配置質量的評價依據(jù)。

      3.2 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方法

      上述評價指標體系中,每一個指標只是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某一個方面,為了使評價結果具有比較性,需要對各評價指標進行量化處理,作出最后的綜合評價,本文采用“功效系數(shù)法”對評價指標進行計算,[5]分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對各個評價指標做無量綱化處理,即給各指標打分,其公式為:

      其中,dn為第n個指標得分,Xn為第n個指標的實際數(shù)值, X(nh)為第n個指標的滿意值(同類文獻信息服務機構的先進水平), X(ns)為第n個指標的不允許值(同級文獻信息機構中的最差值)。這里要說明的是,滿意值和不允許值是在同類同層次文獻信息服務機構中的取值,不同類不同層次的文獻信息服務機構由于對文獻信息資源投入力度不一樣,面對的服務對象不一樣,專家和用戶對指標中的滿意值和不滿意值的標準也不一樣。比如,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面對的用戶群體不一樣,對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結構和類型也肯定有所區(qū)別;在文獻信息資源投入方面,985高校圖書館要比非211高校圖書館的投入大得多。因此,在計算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時,我們要在同類同層次主體之間進行比較才有意義。

      其中λn是各指標的權重。

      本文將評價結果分成三個等級。

      一級表示評價主體在同類同層次文獻信息服務機構中具有較強的比較優(yōu)勢,分值范圍:85~100分;二級表示評價主體在同類同層次文獻信息服務機構中處于中等水平,分值范圍:70~85;三級表示評價主體在同類同層次文獻信息服務機構中的比較優(yōu)勢較差,分值范圍:60~70。

      4 實證分析

      本研究在上述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河南省某高校圖書館進行了實地調研,初步了解了該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狀況,獲取了一些相關數(shù)據(jù),并依據(jù)上面建立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對該館的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進行了測評。

      首先,通過調研獲取該館各項評價指標實際值,同時,通過對用戶的問卷調查和對20位專家的走訪,確定此次評價指標的滿意值和不允許值,滿意值選取的是同類高校圖書館中的最優(yōu)值,不允許值選取的是專家學者和用戶都認為不可接受的最低值。其次,按照公式對各個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即算出各個指標得分,見表1。

      再次,確定上述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各個指標對總指標的影響和貢獻是不一樣的,同一組指標數(shù)值,不同的權重系數(shù),會導致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評價結論。因此,采取合理的方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最后的評價結果才能科學合理,具有指導意義。本文采用專家意見法確定這一評價體系中各個指標的權重,即根據(jù)該項高校圖書館具體情況設計調查表,聘請20位專家,請他們提出各指標重要程度,經(jīng)過多次循環(huán),直到多數(shù)專家的意見比較一致為止。各指標的權重如表2所示。

      表1 某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指標

      表2 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體系的權重分配表

      從上面的評分結果來看,該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在與同類高校圖書館相比,處于中等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提高。在文獻信息資源投入方面很不足,在信息利用效率方面處于中等水平,因此,需進一步加大文獻信息資源的投入力度,滿足各類讀者的信息需要,同時應想方設法提高文獻信息資源的利用率。

      5 結論

      文獻信息服務機構只有定期對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效率進行測評,才能對今后的文獻信息資源配置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本文采用“功效系數(shù)法”對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進行評價,通過算例分析,可對不同文獻信息服務機構之間的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進行橫向對比,具有可比性強的特點。本文所構建的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該指標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特點。另外,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工作,對于不同的地區(qū)或在不同的時期,可能會有不同的評價指標,在具體的研究中,還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完善。同時,我們應該用動態(tài)的思維方式看待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工作。

      [1]趙良英,等.基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的復合圖書館信息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3):24-28.

      [2]趙筱筱,靖繼鵬.企業(yè)信息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及實證研究[J].情報科學,2005(8):467-472.

      [3]龍茜.企業(yè)信息資源有效配置評價指標體系與模糊綜合評價[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8(6):258-261.

      [4]靖繼鵬,徐海波.企業(yè)信息人力資源配置效率評價研究[J].情報科學,2005(4):489-493

      [5]孫振嘉,張向先.政府信息資源配置評價方法及實證研究 [J].情報科學,2010(10)1536-1540.

      猜你喜歡
      資源配置館藏指標體系
      館藏
      博物館的生存之道:館藏能否變賣?
      藝術品鑒(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我國制造業(yè)資源配置概述
      知還印館藏印選——古印篇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把資源配置到貧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偵查資源配置原則及其影響因素初探
      遼寧:衛(wèi)生資源配置出新標準
      介紹兩件館藏青銅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
      内黄县| 南汇区| 南澳县| 隆德县| 旬阳县| 台北市| 新绛县| 玛曲县| 井陉县| 潜江市| 石阡县| 宜川县| 汉阴县| 托里县| 山阴县| 临澧县| 斗六市| 时尚| 银川市| 藁城市| 榆中县| 衡山县| 南京市| 当涂县| 石楼县| 赫章县| 锡林浩特市| 桓台县| 长武县| 朔州市| 平罗县| 白朗县| 靖边县| 大兴区| 铁岭县| 环江| 乃东县| 南投县| 上高县| 黎川县|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