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力貞 張光
群眾的知心人習仲勛
□ 文/劉力貞 張光
1947年,康生在山西搞土改,“左”得很,定成分擴大化,凡定成地主富農(nóng)成分的,分了土地和浮財,還要拷“底財”(埋在地下的銀元等)。冬天,把地富一家老小,脫去上衣,用蘸了水凍硬的繩鞭打,叫他們招供“底財”埋在哪?那場面不忍目睹。但這歪風也被推廣到陜甘寧邊區(qū)來,要斗民主人士、邊區(qū)政府副主席李鼎銘,邊區(qū)參議會議長安文欽;還說志丹縣有“四大家族”,即老革命家劉志丹、曹力如、王子宜、馬錫五家是大地主,要清算。其實這四家最大的不過是富農(nóng),被國民黨抄了家。1934年土地也分了,已過去了十二年。按土地法,五年以后,就可不算地富成分了。但“左”風一來,這些統(tǒng)統(tǒng)不管了,“斗”風狂起。
習仲勛同志當時任中共西北局書記,了解情況后,頂住歪風,向毛主席寫報告,提出進行土改要分老區(qū)、半老區(qū)、新區(qū),按不同情況定出具體政策,不能亂斗,也不能拷“底財”。毛主席看后批示:“我完全同意習仲勛同志所提的各項意見?!辈⑥D(zhuǎn)發(fā)各根據(jù)地,及時制止了“左”的胡鬧。
解放以后,關(guān)中土改時,習仲勛同志經(jīng)過調(diào)查,在一次會議上說:“關(guān)中地富占不到農(nóng)戶的百分之八,不要硬套總的政策,要實事求是,有多少是多少,不能擴大斗爭面。”土改結(jié)果地富只占百分之四,其中地主不到百分之二。因為未亂斗亂打,窮人分到了土地,各界也高興,社會平穩(wěn),是一大勝利。
1964年,“社教”開始,突然提出“陜西是和平土改,習仲勛保護地富,民主革命不徹底?!庇謥砹艘淮蝿澇煞?,劃到百分之八還不止,有的地方劃到了百分之十五六。長安縣(今西安市長安區(qū))的地富一下比原土改時增加了160倍。因成分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達645人,真是荒謬到了極點。鬧得社會不安,人心惶惶?!拔母铩焙?,不得不來一個大平反,但已造成農(nóng)村元氣大傷,可見習仲勛同志當時是實事求是制定政策的。
這里我們還想到一件事,1947年在陜北要再搞土改時,畫家石魯同志提出:“老區(qū)土改已過了12年,現(xiàn)在又要土改,什么人有這個要求?是‘二流子’(游手好閑的人),他們好吃懶做,自己分到土地,不好好勞動,又窮了,現(xiàn)在想趁機‘打富濟貧’,搶別人的勞動果實。這些人雖窮,是流氓無產(chǎn)階級,不能依靠?!痹凇白蟆钡娘L聲下,有人批評石魯反對土改,是個立場問題。石魯不服,要被斗爭,習仲勛同志知道后說:“石魯同志的看法,完全符合實際,這是實事求是?!北頁P了他。
習仲勛在湛江農(nóng)村視察時與青年交談
習仲勛同志21歲時,就被選為陜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雖然年輕,但辦事老練,有板有眼。政府有土地、勞動、財政、糧食、文化等部門,還有監(jiān)察委員會,這些部門的領(lǐng)導(dǎo)者,都比他年長好幾歲,因他謙虛問政,都能團結(jié)一致。還出了政府機關(guān)報《紅色西北報》,發(fā)行了邊幣,辦了學校。制定的各項政策都受到群眾歡迎。這也和他愛學習,能認真聽取群眾意見有很大關(guān)系。他有空就幫群眾種地、推碾子,戰(zhàn)時帶頭抬擔架,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病倒在路上,他就背起送到醫(yī)療所。因此他能了解群眾的心聲。
解放戰(zhàn)爭中,《群眾日報》記者湯洛在游擊隊采訪,多次出入敵穴,寫出出色的報道,習仲勛就記下了這個名字,給秘書說,湯洛回來我要見他。有個記者寫前線我軍和敵人搏斗場面,寫得血肉橫飛,習仲勛在一次講話中說:“寫得太恐怖了,效果不好?!边@個記者認為在大會上批評了自己,很不高興。習仲勛同志知道后,馬上就找他談話,承認在講話中是無意提到這件事,并作了自我批評。這位記者很感動,說自己太愛面子了。1947年底,有一批記者要到前線和各地去,請習仲勛指示,習仲勛談了國內(nèi)外形勢,當前政策后說:“你們下去,聽到群眾對西北局、邊區(qū)政府,對我本人有意見的話,一定要寫回來?!?/p>
1958年,習仲勛從北京來陜西視察,走了東邊幾個縣,預(yù)先打招呼,在各地只吃地方小吃,不請客。在渭南吃了時晨包子,在大荔吃的是臊子面,在富平吃的是油餅,在三原吃的是烙饃片、稀飯。他說這些農(nóng)家飯最合他的口味。
一路上,習仲勛和陪同他的省長趙壽山,省委宣傳部長趙守一有說有笑,對一些工作說了他的意見。如對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他說先搭個架子可以,工作得一步一步來。看見有人給土車上裝了自行車輪子,說這是“軸承化”。他說:“千萬不要搞形式主義”。他看一些機關(guān)單位廁所很臟,說:“廁所可包給生產(chǎn)隊,叫他們把糞拉回去上地,也把廁所打掃干凈,一舉兩得?!币姷搅讼路鸥刹?,他說:“你們下放勞動,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農(nóng)村和農(nóng)民;不了解農(nóng)民,就不了解中國。這對今后工作很有好處。”
回到西安,他對趙守一同志說:“千萬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不要官僚主義,要保持革命年代實事求是的作風,這樣才不會脫離群眾,才能為群眾謀福利,讓群眾過上好生活,群眾的生活不能改善,那我們就不是勝利者?!?/p>
(作者:劉力貞為老一輩革命家劉志丹女兒,張光系《陜西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