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建,劉志東,邱明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江蘇南京 210016)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俗稱“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是我國獨創(chuàng)的電加工設備,被廣泛應用于模具制造和零件加工業(yè)。目前,具有多次切割功能的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俗稱“中走絲機床”)較大程度地提高了加工工藝水平,但由于其本質(zhì)還是往復走絲線切割加工,故因導向器磨損過快、運絲換向時產(chǎn)生的振動沖擊較大、電極絲損耗等因素造成的電極絲空間穩(wěn)定性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1],“中走絲機床”的加工精度也沒有實質(zhì)性的突破,依然無法滿足精密模具的制造要求。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一般采用噴液冷卻方式,工作液隨電極絲帶入放電間隙[2],噴液會對電極絲產(chǎn)生擾動,電極絲上下走絲時對加工區(qū)域冷卻不均勻,工作液對電極絲阻尼作用不相同,造成電極絲空間位置保持性差,從而影響了加工工藝水平尤其是切割精度的進一步提高。對此,本文提出在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平臺上實現(xiàn)浸液冷卻方式,并對其加工精度、表面質(zhì)量、電極絲損耗等進行工藝實驗研究。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是用半柔性的鉬絲作為工具電極,并通過電極與工件之間的脈沖放電作用進行加工的。在絲筒電機帶動下,絲筒高速轉動帶動鉬絲進行往復運動和導輪轉動[3]。因此,放電加工時,由于放電力的作用及絲筒的換向沖擊、導輪徑向跳動和軸向竄動、噴液對電極絲的擾動等各種因素,均會造成電極絲空間位置的變化,其振動方程為:
式中:ρ 為電極絲的密度;F 為電極絲的張力;f 為電極絲的橫向力。
研究發(fā)現(xiàn),在未切入工件之前,這種振動是可觀的,其振幅有時會超過1 mm,但當電極絲切入工件之后,經(jīng)過切縫中工作液對電極絲的阻尼作用,振動振幅將大幅衰減[4]。因此,保持放電間隙工作液充足、均勻,將有利于減小電極絲空間位置的變化。工作液的阻尼作用力F表達式為:
式中:Q 為阻尼系數(shù);ρ 為間隙中工作液密度;v 為工作液流速;A為間隙中電極絲的面積。
由此可知,極間工作液的阻尼作用力F 與間隙中工作液密度ρ、流速的平方v2及間隙中電極絲的面積A 成正比。其中,ρ、v 與加工中的冷卻洗滌條件和電極絲運動速度密切相關。
當極間冷卻洗滌條件差、工作液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工作液對電極絲的阻尼力減小,會使蝕除產(chǎn)物無法及時隨工作液排出,在放電間隙形成堆積,此時極間冷卻和消電離不正常,造成微短路甚至產(chǎn)生微電弧放電等不正常放電現(xiàn)象,還會造成電極絲張力發(fā)生較大變化,電極絲撓度增大,進而影響加工精度。當極間冷卻洗滌狀況良好,極間放電間隙工作液得到及時補充,蝕除產(chǎn)物能及時排出放電間隙,工作液對電極絲產(chǎn)生均勻穩(wěn)定的阻尼作用,電極絲張力均勻、空間穩(wěn)定性好,工件加工精度較高。此外,工作液附著在電極絲上作高速運動,其流速與電極絲的運動速度有關。電極絲運動速度越快,工作液流速越快,工作液阻尼作用較大,電極絲穩(wěn)定性好,工件加工精度高;相反,運絲速度越慢,工作液流速慢,工作液阻尼作用弱,電極絲穩(wěn)定性差,工件加工精度低。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一般采用噴液冷卻方式,當切割工件厚度不大時,工作介質(zhì)在電極絲帶動下進入切縫并對工件和電極絲進行冷卻較易做到。此時,極間放電間隙工作液充足,電極絲及工件表面能得到及時冷卻,蝕除產(chǎn)物能及時排出,切割表面較光滑、平整。但當切割工件較厚時,隨電極絲帶入的工作液在切縫內(nèi)逐漸損耗,電極絲在工件出口處相當長的距離內(nèi)將處于基本無工作介質(zhì)保護膜的狀態(tài)(圖1),從而會在冷卻條件極為惡劣甚至沒有冷卻的條件下進行放電。由于不能及時將蝕除產(chǎn)物帶走,表面將殘留許多蝕除產(chǎn)物及放電高溫形成的碳化合物,使放電在蝕除產(chǎn)物與工作介質(zhì)的混合體甚至是膠體介質(zhì)內(nèi)進行,這種放電因為工件表面得不到充分冷卻,將產(chǎn)生嚴重燒傷層,影響加工工件表面的完整性。
圖1 噴液式極間加工狀態(tài)
以目前的控制系統(tǒng)為基礎,對機床下線臂、導輪等結構及夾具進行改造,采用復合工作液作為工作介質(zhì),實現(xiàn)浸液式加工,運絲原理見圖2。工件在整個加工過程中完全浸沒在復合工作液中。
圖2 浸液運絲結構示意圖
采用浸液冷卻洗滌方式的現(xiàn)場照片見圖3,其極間加工狀態(tài)示意見圖4。浸液式冷卻條件下,工作液將電極絲完全包裹,切縫內(nèi)工作液也很均勻,阻尼效果較噴液式好很多,同時消除了噴液式冷卻對電極絲的擾動,提高了工件加工精度。
在相同的加工參數(shù)下,分別采用浸液式、噴液式切割150 mm 厚的Cr12 材料,采集到的放電加工波形見圖5和圖6。
圖3 浸液加工現(xiàn)場照片
圖4 浸液式極間加工狀態(tài)
圖5 浸液式放電加工波形
圖6 噴液式放電加工波形
可看出,浸液式加工的放電波形呈現(xiàn)出間隙放電的典型特征——放電擊穿延時現(xiàn)象,放電擊穿延時的比例較高,放電電壓的波動較小,說明極間區(qū)域存在較均勻的工作介質(zhì),極間放電間隙冷卻洗滌均勻,電極絲空間位置穩(wěn)定性好。而噴液加工采集到的放電波形基本沒有擊穿延時,有的脈沖在起始時即呈現(xiàn)短路狀態(tài),有的脈沖放電過程中電壓跳動較大,說明極間放電間隙工作液不均勻,電極絲抖動較大,放電狀態(tài)不穩(wěn)定。
選用直徑0.18 mm 的鉬絲,厚80 mm 的Cr12材料,分別采用浸液式、噴液式進行電極絲絲損實驗,選取的電參數(shù)見表1。
表1 切割電參數(shù)
由圖7 可看出,浸液式加工的電極絲損耗明顯小于噴液式加工。這是因為浸液式加工時,極間工作液充足,電極絲表面始終有液體保護膜包裹,這層保護膜形成類似“防彈衣”的作用,可吸收部分正離子的轟擊能量,并通過自身的氣化將轟擊產(chǎn)生的大量熱量帶走,減少放電通道內(nèi)熱量對電極絲產(chǎn)生的熱疲勞影響,極大降低了電極絲的損耗[6]。同時,由于工作液中的鐵離子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發(fā)生陰極沉積[7],在電極絲表面形成鍍覆層,一定程度地補償了鉬絲的損耗,延長了電極絲的使用壽命。
而在噴液式加工時,特別當電極絲自下往上運動時,極間工作液不充分,電極絲不能得到及時冷卻,部分電極絲表面沒有液體保護膜的包裹,受到正離子的轟擊,電極絲損傷嚴重。此外,電極絲在張力與放電加熱的作用下,將較快地產(chǎn)生塑性變形并被拉長,電極絲損耗增加,耐用度降低。
圖7 電極絲損耗對比圖
噴液式加工時,工作液隨電極絲帶入到放電間隙的多少,除了與加工厚度有關,還與電極絲運絲速度有關。因此,在不同絲速下進行浸液式、噴液式加工實驗,對比腰鼓度(即平直度,指中部尺寸與上部、下部尺寸最大偏差的絕對值)、尺寸精度(指尺寸變化范圍的大小,即最大加工尺寸減去最小加工尺寸的絕對值)、表面粗糙度、切割效率的區(qū)別。實驗條件及切割參數(shù)見表2和表3。
表2 實驗條件
表3 切割電參數(shù)
由圖8和圖9 可看出,腰鼓度與尺寸精度的變化規(guī)律基本相同。絲速大于8 m/s 時,噴液式加工的工作液隨電極絲帶入切縫較容易,放電間隙中工作液的密度與流動速度與浸液式相同,極間工作液的阻尼作用大致相等,浸液式加工放電區(qū)域外的工作液對電極絲的抖動也能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相對噴液式加工,腰鼓度與尺寸誤差要略小一些。當絲速降到4 m/s 時,噴液式加工無法將足夠的工作液帶入放電間隙,冷卻洗滌條件開始惡化,部分蝕除產(chǎn)物無法及時排出,造成放電加工不穩(wěn)定,相對于浸液式加工,尺寸誤差較大。當絲速降到2 m/s 時,浸液式與噴液式加工的尺寸誤差都明顯增大,浸液式加工雖然不用考慮極間工作液補償問題,但由于絲速過慢,放電蝕除產(chǎn)物不能及時隨工作液排出,在放電間隙中堆積,加工工件表面產(chǎn)生積碳燒傷現(xiàn)象,影響了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而噴液式加工極間沒有充足的工作液,放電加工狀態(tài)更加惡劣,加工表面積碳燒傷也更嚴重,加工尺寸精度相對浸液式加工更差。
圖8 絲速與腰鼓度的關系曲線
圖9 絲速與最大尺寸偏差的關系曲線
由圖10 可看出,絲速越慢,切割速度越低。因為切割速度與電極絲空間位置的穩(wěn)定性及極間冷卻洗滌狀態(tài)有關。絲速快,冷卻洗滌條件好,電極絲實際張力大[8],加工穩(wěn)定性好,故切割速度快。
圖10 絲速與切割速度的關系
浸液式加工的切割速度要低于噴液式加工,主要是由于浸液式加工時,工件浸沒在工作液中,工件表面會發(fā)生電化學漏電反應,造成部分放電加工能量損失,切割速度有所降低。當電極絲的絲速≥4 m/s 時,浸液式加工的切割速度變化不大,因為絲速對其放電間隙冷卻狀態(tài)影響較??;而噴液式加工的切割速度隨著絲速的降低呈明顯下降趨勢,說明絲速降低對極間工作液的帶入產(chǎn)生明顯影響。當絲速低于4 m/s 時,浸液式與噴液式加工的切割速度都明顯降低,浸液式加工由于絲速過低,導致蝕除產(chǎn)物無法及時排出,極間洗滌條件變差,影響放電能量利用率,加工效率降低;而噴液式加工由于極間沒有充足的工作液冷卻,放電狀態(tài)更不穩(wěn)定,切割速度會迅速下降。
線切割加工的表面質(zhì)量與單個放電脈沖能量有關。由圖11 可看出,當絲速大于6 m/s 時,表面粗糙度值變化不大,浸液式加工由于其工件表面產(chǎn)生電解漏電,單個脈沖放電能量會有所損失,表面粗糙度值略低于噴液式加工。
圖11 絲速與表面粗糙度的關系
當絲速低于4 m/s 時,噴液式加工由于極間沒有充足的工作液進行冷卻洗滌,蝕除產(chǎn)物無法及時排出,加工表面出現(xiàn)燒傷條紋;浸液式加工則因為極間工作液充足,冷卻條件好,加工表面質(zhì)量變化不大(圖12)。當絲速為2 m/s 時,浸液式加工的部分表面出現(xiàn)燒傷條紋,主要是由于絲速慢導致極間工作液流速慢,無法及時將產(chǎn)生的蝕除產(chǎn)物全部排出,而噴液式加工極間工作液不足,表面燒傷更嚴重(圖13)。因此,極間放電間隙的冷卻條件對加工表面質(zhì)量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
圖12 絲速4m/s 時的加工表面形貌
圖13 絲速2m/s 時的加工表面形貌
(1)極間工作液對電極絲的阻尼作用能有效抑制電極絲的抖動,而工作液的阻尼作用又與間隙工作液的密度、流速及間隙洗滌性有關,放電間隙工作液越均勻、流速越快,電極絲阻尼作用越好,電極絲空間位置越穩(wěn)定。
(2)相對噴液式加工,浸液式加工由于加工區(qū)域冷卻充分、電極絲表面始終有工作液包裹、電極絲表面會發(fā)生電解沉積反應,故加工時的絲損較小,電極絲使用壽命延長。
(3)噴液式加工的工作液隨電極絲帶入放電間隙,其帶入量與電極絲絲速有直接關系。絲速越低,工作液帶入量越少,極間冷卻洗滌條件惡化,加工不穩(wěn)定;而浸液式加工只需考慮絲速對蝕除產(chǎn)物排屑的影響,由于極間工作液充足,浸入工作液的電極絲會受到均勻的阻尼作用,在相同加工參數(shù)下,浸液式加工能獲得更好的加工精度與表面質(zhì)量。
[1]劉志東,俞容亨.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多次切割的實現(xiàn)[J].中國機械工程,2007,18(20):2410-2413.
[2]Cheng Gang,Han Fuzhu,F(xiàn)eng Zhijing.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WEDM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Manufacture,2007,47:1744-1751.
[3]胡選利,唐永杰,陳天寧,等.線切割機電極絲動態(tài)穩(wěn)定性的主動控制研究[J].振動工程學報,1995,8(1):8-15.
[4]熊光耀,李明奇,李明輝.WEDM 加工過程中的電極絲形位變化[J].電加工與模具,2002(3):20-22.
[5]劉志東.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工作介質(zhì)對電極絲耐用度影響的研究[J].電加工與模具,2006(5):25-27.
[6]潘湛昌,郭鐘寧,王成勇.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中工作液的電解作用[J].電加工,1996(2):17-19.
[7]劉晉春.特種加工[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7.
[8]魏為.提高高速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精度及穩(wěn)定性實驗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