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云 鄧玉娟
母嬰同室病房中,由于產婦與新生兒共處一室,較其他病房產婦而言,情緒更容易激動與敏感,因此對于母嬰同室病房中的產婦實施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1]。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模式為一對一模式,但由于護理科人力資源有限,導致在進行一對一健康教育時護理人員不能進行系統(tǒng)的、科學的講解,教育過程存在諸多疏漏[2]。廣播式健康教育是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健康教育模式,本文就兩種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母嬰同室病房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產婦共90例,其中初產婦70例,經產婦20例。以隨機的方式將產婦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產婦45例。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的年齡最小的為20歲,最大的為41歲,平均年齡為(24.1±6.6)歲;對照組產婦的年齡最小的為21歲,最大的為39歲,平均年齡為(23.4±6.1)歲。兩組孕婦在年齡方面沒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2]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常見的母乳喂養(yǎng)問題、預防便秘與產后褥瘡問題、合理飲食、惡露排出、產婦出院指導以及新生兒出院指導等。觀察組采取廣播式健康教育模式,每天分為3個時段廣播不同的母嬰知識,早時段廣播播放產婦產后飲食與衛(wèi)生相關知識,中時段播放新生兒護理知識與母乳喂養(yǎng)知識,晚時段播放產婦出院指導與新生兒出院指導[3]。對照組45例采取傳統(tǒng)一對一健康教育模式,即由責任護士輪班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口頭宣傳,根據產婦對于健康知識的了解制定不同的宣講周期[3]。
1.3 評價標準[4]于產婦分娩1周后對其進行問卷調查,主要了解產婦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可分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三種類別具體如下:產婦對所有健康知識均有所了解并熟練運用的,評定為完全掌握;產婦對大部分健康知識有所了解并能夠基本遵守的,評定為基本掌握;產婦對健康知識全無了解的,評定為未掌握。。并對產婦對于護理教育工作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滿分為10分,得分越高表示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越高。本次研究掌握率=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文所有數據采用卡方1.61軟件進行分析與計算,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知識掌握程度 觀察組產婦對知識的掌握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產婦,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2.2 宣教工作滿意程度 觀察組產婦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對宣教工作滿意程度
母嬰同室病房中的產婦及其家屬對于產后衛(wèi)生知識與保健知識、新生兒出院護理知識等均缺乏了解,因此非常需要得到科學的宣傳與指導[5]。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護理科人力資源有限,而母嬰同室病房往往呈現(xiàn)“供不應求”的情況[6],導致采用傳統(tǒng)的一對一健康教育模式時,大多數具體指導無法得到落實,且由于每位責任護士分擔工作較重,難免發(fā)生工作粗糙等現(xiàn)象,直接影響產婦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7]。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產婦接受的是一對一的健康教育方式,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產婦,觀察組產婦掌握率為95.6%,對照組產婦掌握率僅為62.2%;且觀察組對于護理宣教工作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的總滿意率為82.2%,對照組產婦的總滿意率為46.7%,對比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由此可見廣播式健康教育模式對于母嬰同室病房產婦具有更佳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采取廣播式健康教育模式對于母嬰同室病房產婦的臨床應用價值高于采取傳統(tǒng)的一對一健康教育模式,該方式能夠顯著提高產婦的知識掌握程度,并使護患關系更加和諧,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應用[8]。
[1]盧潔,胡家穎.孕產婦健康宣教的特點和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z2):96-97.
[2]姚莉萍.健康教育在母嬰同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西藥結合雜志,2002,11(21):2184-2185.
[3]白希敏.母嬰同室病房健康教育問題及對策[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7,5(16):66-67.
[4]姚秋愛.集體健康宣教對術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7):39-40.
[5]汪鳳花.母嬰同室新生兒早期母乳喂養(yǎng)的問題與護理措施[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8,25(7):325-326
[6]黃小林,張小娥,劉小燕.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干預效果的評價[J].職業(yè)與健康.2012,22(18):224-225
[7]梁鴻.健康教育在母嬰同室病房的實施與效應[J].醫(yī)學文選.2011,16(6):177-178
[8]趙秀芳.母嬰同室的護理需求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0,16(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