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華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fā)《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5年內(nèi)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嚴格控制辦公用房維修改造項目,嚴禁豪華裝修。
自1988年發(fā)布首個樓堂館所“限建令”以來,國家層面發(fā)布的政府性樓堂館所管理文件已有多個,現(xiàn)在又發(fā)布這樣的通知,一方面說明在一些地方還存在著違規(guī)建設樓堂館所的問題,有的地方還很嚴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央政府削減政府開支的信心和決心。
筆者認為,要讓這個文件得到百分百的落實,還需要加大監(jiān)督力度,除了上級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外,還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監(jiān)督。
首先要加大公開力度。公開政府大樓的具體信息,如使用面積,多少辦公室等,再公開政府部門人員信息。只要加大了公開力度,群眾自然會從這些信息中知道政府部門大樓有沒有超標。
有些地方大樓之所以建設得很豪華,就是社會無法監(jiān)督。很多地方的政府大樓,群眾根本進不去,不是大門關閉,就是保安攔著。群眾不知道大樓有多大面積,也不知道有多少間辦公室,每個辦公室面積多大等等,更不知道這個大樓有多少人辦公。不知道這些,怎么知道這個大樓超標不超標?
除了加大社會監(jiān)督外,有關部門和地方出臺有關配套細則亦不可少。雖然在有關規(guī)定中明確了各個級別的干部辦公面積有多大,但很多時候有的干部把一些辦公面積說成是會議室、接待室、資料室、貯存室、值班室等等。
為了減少一些干部建設豪華辦公樓的沖動,還要加大問責力度。7月23日上午9時,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湖北省領導干部座談會,在談到對這次考察點的印象時說,“‘武漢市民之家’很恢弘,很寬敞。為老百姓服務的場所、便民利民的場所搞得好一點,看著心里舒服。如果是‘官衙’搞得堂皇富麗,看著不舒服?!睂@樣的讓人看起來不舒服的豪華“官衙”,就需要有人擔責,為此付出代價。
豪華辦公大樓雖然外表好看、氣派,但傷了群眾的心,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對這樣的現(xiàn)象必須制止,認真落實好中央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