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波
【摘要】進入初二,學生逐步適應了中學的環(huán)境,也沒有初三的升學壓力,開始張揚、展示自己的個性。面時老師的批評面帶慍色,學校明令禁止的行為屢禁不止,認為父母的教育是嘮叨,廢話、扼殺青春。變著法子與老師,家長作對或想方設法避開家長和老師的視線。這一階段是違規(guī)違紀最頻繁的階段,打架事故頻發(fā),逆反情緒高漲,不良道德行為初顯……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初二現象”,針對選種狀況。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關鍵詞】初二學生
逆反問題
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a)-0141-01
1 加強感情投入。密切師生關系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對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來說,其行為意向和決策受感情因素影響更大,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行為。所以,師生之間多些溝通,多些親近,多些相容,就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育。日常生活里真誠的關愛學生:天冷了,提醒學生多穿些衣服;頭發(fā)長了,提醒學生去理一理;提醒學生晚上要早點睡,早晨要吃好,中午爭取休息一會;身體不舒服,噓寒問暖……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時刻為學生想得周到一點,學生就會覺得自己的班主任可親、可信、可敬。學生才能向班主任敞開情感的大門,才能更有效地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從內心深處關愛學生,學生也會知冷知熱,他犯錯誤時你狠狠批評他,他也會接受。相反,如果對學生冷冰冰,嚴肅有余、溫和不足,往往導致學生對班主任敬而遠之,對班主任的教育產生逆反心理。
2 發(fā)生沖突時要冷靜對待
班主任要有良好的教育心態(tài),對學生的失禮言行要制怒,理智地進行冷處理;班主任要盡一切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大動肝火,因為人在發(fā)火的時候是很容易說錯話做錯事的,而對于老師的過失學生是很難諒解的。對學生一時想不通的問題和反復出現的錯誤要有耐心,要寬容。學生進步不是一帆鳳順的,有反復是正常現象。班主任應當允許學生反復,并抓住反復的機會進行進一步教育,促其繼續(xù)進步。絕不能見學生進步過程中有反復就全盤否定。班主任“揪辮子”、“揭瘡疤”的做法是最令學生反感的,最容易使學生因-出現逆反心理而產生對抗行為或自暴自棄。
3 批評學生要適時,適地
選擇恰當的時間:有的需當時批評,但有的緩一緩將更有利于接受;選擇恰當的地點:有的適于在辦公室批評,有的適于在教室、操場;批評不能諷刺、挖苦,切忌使用“語言的刀子”、“心靈的鞭子”,要恰如其分。語重心長,批評次數不宜太多,切忌反復嘮叨。
4 和學生同歡樂、共悲傷
有調查顯示,98.5%的學生有強烈的參加集體活動、獲得友情、受到尊重的內在心理需要;97.9%的學生十分重視集體對個人的要求、評價和信任。因此,利用學生的這些內在的心理需要,發(fā)揮集體活動對每位學生的教育、評價和激勵作用,是造成積極的心理氛圍,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產生的有效途徑。
上學期我們班足球賽第一,作為一名老教師我真的認為成績無所謂,孩子安全賽完就好,但我還是調整情緒,很高興的在班里表揚球員為班級立下汗馬功勞,是真正的男子漢。我為你們感到自豪。為什么呢?因為踢球的這幾個孩子都是班里愛說愛動的“刺頭”,逮住閃光點極力的表揚鼓勵他們,就喚醒了他們的自尊心,以后的管理果然輕松多了;上一屆籃球賽,我班以一分之差輸給兄弟班級,孩子們抱頭痛哭,我也痛其所痛,并且履行承諾請他們吃飯真誠安慰。正因為和學生同呼吸、共歡樂,他們就會把你看做班級這個大家庭中的主心骨,就會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態(tài),就會形成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這樣,管理就水到渠成,即使發(fā)生沖突班里的其他學生也會自告奮勇的來勸止個別學生的逆反行為。
總之,班主任要心中有愛,寬嚴相濟,才能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逆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