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華
夜,在一聲沉悶的雷聲里睜開惺忪的眼睛。窗外,北高峰若隱若現(xiàn)在濛濛的細雨中。兩根從峰頂上斜下來的索道鋼絲繩,似琵琶的弦,拉得很緊。弦音,是又一聲沉悶的雷鳴。
位于西湖靈隱寺景區(qū)內,北高峰山腳下的一個小院——中國作家協(xié)會杭州創(chuàng)作之家,也在這一聲沉悶的雷聲中醒來。
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資費安排,來自江蘇、北京、遼寧、江西4個省市的8名中國作協(xié)會員和他們的夫人,將在這里度過10天的休假、交友、創(chuàng)作的快樂生活。
第一天自由活動。我問老婆:“我們去哪兒?”
“我來這兒頭一回,找不著北,聽你的唄”,她說。
沿著創(chuàng)作之家門前的路,左方向向前100多米進入靈隱寺景區(qū)。200多公頃的景區(qū)內,有景點、寺院30多個,可謂三步一景點,五步一寺院。
不急不慢的毛毛雨,宛若小女子的金蓮碎步,很符合西湖的情調。一把把雨傘,像一片片荷葉,飄蕩在西湖的山水之間。
濕漉漉的空氣,和著濕漉漉的腳步,邊走邊吟詠西湖山水的詩情畫意,這也很符合感嘆西湖之美的濕漉漉的心情。
路過韜光寺,寺門前的一塊小木牌上有一副楹聯(lián):“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與這山水,與這環(huán)境,與這寺院倒似切題。
切題似切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有一段距離;難道和尚不想當主持,主持不想當方丈?這山中的寺院,與人間的廟堂,我看沒有什么兩樣。
繞過靈隱寺,來到北高峰腳下。本來想坐索道車上去,聽說當年毛澤東他老人家就是從北高峰后面步行上去的,于是來了精神,沿著盤山的小道,尋找他老人家當年登山的足跡。
山不算太陡峭。因我們來得早游人比較稀少,加之林木茂密,給人的感覺還是有點怵怵的。我們拾階而上,每上幾十個臺階,都要停下來喘口氣。老婆說:“這山怎么越爬越高?”“呵,你這是爬山爬累了還是爬出意境來了?唐朝詩人許棠說:‘信步上鳥道,不知身忽高?!蚁?,毛主席他老人家1953年初登此山時已經(jīng)60歲了,走的肯定是櫵夫踩出來的山道,哪有這水泥、石板砌的臺階?!甭犖疫@一叨咕,她抖起了精神。
雨,稀松地停了下來。北高峰真的是高峰,站在峰頂,靈隱寺、飛鳳亭、桃花嶺、扇子嶺、美人峰、西湖等名勝,在欲雨欲晴的朦朧中盡收眼底。也因這欲雨欲晴的朦朧,那些美景更加令人憧憬。
“登北高峰者,不僅僅是因為北高峰的山高景美,還有兩個目的,”導游說:“一是求官,二是求財。求官,毛澤東在世時曾三登此山,并親筆留下一首詩?!表樦鴮в蔚氖挚慈?,亭子下的大理石碑上刻著毛澤東的手書;“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熱來尋扇子,冷去對佳人。一片飄颻下,歡迎有晚鷹。”詩中的扇子就是“扇子嶺”,佳人便是“美人峰”。求財,這山上的廟那可是天下第一財神廟,——在毛澤東的詩碑亭上面,果然有一廟,廟前的露天地上,有一笑口常開、肚大能容的彌勒佛坐在那里,佛的手里托著一個小船似的金元寶。
靈驗否?若靈,我們天天來拜,啥也不做,我說。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導游說。
下山時,因勞累加之艷的腿不好,我們只有做纜車。
坐在纜車上看100多米下山坡上的茶園,“那一壟一壟的茶樹像什么?”我問艷。“像一條條綠色的小溪,”她說。
我看似一根一根綠色的琴弦,你看,那老農(nóng)腰間別著個音樂盒,一邊除草打理他的茶園,一邊在欣賞他的音樂。
不知是多雨之秋,還是杭州之多雨,來到杭州5天沒見一個完整的太陽。陰陰的天空,不是毛毛細雨,就是山霧朦朧。明天去沈園,不知這天能否賞個晴朗的笑臉。
沈園在紹興。從靈隱寺景區(qū)坐車去紹興,約一個小時的路程。路上,創(chuàng)作之家的老葉怕我們寂寞,給我們講了魯迅的第一次婚姻,講了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從魯迅故居門前的小河里坐烏篷船去沈園,約七八分鐘。
跨進沈園的大門,迎面一塊巨石擋住視線,導游說叫“斷云”石,由來是那石頭頂端的紋路像一朵云,中間有一裂縫,曰“斷云”石,涵義是否如此,不確。
我說,不如叫“斷緣”石,與此園更切合。
園內所有東西,除了這巨石和那葫蘆池,還有那口老井是原汁原味的歷史,其它均是山寨版,導游說。
太陽出來了,火辣辣的,這是幾天來難得一見的??晌矣钟X得這太陽來得有點不是時候,因為,看著墻上陸游和唐婉的合詞,心里酸酸的,眼眶也就濕濕的了。
我不想聽導游背書,一個人到那像葫蘆似的池邊,呆呆地站在那里:這世上的私家花園千千萬,而獨這沈園,歷經(jīng)多個朝代修繕而聲名不朽,這是愛情的魅力,還是那首千古絕唱《釵頭鳳》詞的魅力?
兩只白鵝,一前一后向我“啊,啊”地游來。那是兩只鵝,還是那對已故情人的代言?
公元1144年,兩個相愛的人結婚了。兩個有情人,婚后纏綿,耳鬢廝磨。婆婆看不慣了:如此沉溺于兒女之情,兒子荒廢了學業(yè),何言仕途?加之婚后兩年無子,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棒打鴛鴦,你們離婚吧。
離婚后,陸游難違母命,另娶她人為妻,而唐婉亦另嫁紹興名士趙士程。
10年后的一個春天,陸游來游沈園,恰逢唐琬和丈夫趙士程亦游此園。
葫蘆池上的橋很長也很短。10年相思,隔池相看,不歡而散。
征得丈夫趙士程的同意,唐婉派丫鬟送來一壺黃藤酒,幾個小菜,給那個仍在沈園發(fā)呆的表哥陸游。
黃藤酒,紅酥手,才子一飲淚雙流!酒在情中,燃燒愁腸,一腔哀怨揮筆向粉墻上,于是那首泣血的千古絕唱《釵頭鳳》,在春日的陽光里,栩栩發(fā)光。那光像雷、像電,在唐婉的心胸震蕩,在她的眼前閃爍。面對粉墻,面對表哥陸游思念、哀怨的目光?!笆狼楸。饲閻?,雨送黃昏花易落?!碧仆褚嗥獡]筆合闕。
不到一年,唐婉在不停地念叨著表哥“錯,錯,錯”的捶胸頓足后悔中怏怏而卒。時年30歲。
嗣后約百年,那個大詞人元好問的《摸魚兒》:“問人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也許就是為陸游、唐婉寫的吧?
我想沈園值得一看。看了沈園,正在相愛的人,彼此會倍加珍惜;被愛所傷的人,會知道該如何去珍惜。
相隔10年,再一次來到西湖。沒來之前,已有了準備——了卻10年前那個遺憾,把蘇堤逛完。
如此向往蘇堤,既沒有什么依戀,也沒有什么理由,要說有,那就是——寂靜的水面,桃紅柳綠的堤岸,一個人把腦袋放空,清除一切世事紛繁,靜靜地在那里流連。這便是我時而喜山好水,耽于寂寞的性格之使然。
從杭州旅游圖上看,“若把西湖比西子”,蘇堤,就是“西子”臀部與腰之間一根花紅柳綠的腰帶。堤長約3公里,中有小橋6座。上一次來,那個導游說:“有時間一定要去蘇堤轉一轉。蘇堤又稱情人堤,一對陌生男女,一起從堤的這頭走到堤的那頭,沒有感情,有了愛情?!?/p>
觸景生情——也許這便是蘇堤的獨具魅力之美。
因來得早,堤上游客寥寥。偶有赤膊的男子,在堤中間的游車道上健身小跑。
沿著湖邊臨水的小道,目視湖中的3個小島,不急不慢地向前走去。堤上滿植桃、柳、香樟和一些我說不出名字的花木。每棵古老的樹上都有一個身份證。名木約千年,蘊藏著蘇堤的內涵。
遠觀青山如黛,仰面綠葉如綢,低頭賞花如熾;側耳細聽湖水和堤邊巖石在竊竊私語。偶爾還有“嘰嘰喳喳”的一聲鶯啼。這些,便是西湖的容顏和西湖的語言。
遠處,一片柳葉似的游船,緩緩地向我們劃了過來。單槳劃水的老者沖我們喊:要船嗎,太太、老板!我朝他擺擺手,和妻找一個面朝“三潭”的椅子坐了下來。
初秋的天氣,淡淡的晨霧夾著些許的涼意。微風吹皺湖面,蕩漾著散碎的浪花。迎著朝陽,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個太陽,于是,整個湖面上,目光所及的地方,水面都變得金光燦爛的了。垂柳戲水,魚躍水面。陽光下的西湖,山清水秀,盡顯花紅柳綠,這也許就是蘇東坡說的:“波光瀲滟晴方好”——陽光下的西湖之美吧。
從堤的北頭逛到堤的南頭,約一個小時。每過一座橋,妻都把我和橋以及橋的名字拍下來。約9點鐘的光景,一簇一簇的游客接踵而至。寂靜淡雅的蘇堤,一會兒變得老少云集,人聲鼎沸。
西湖之美 ,已漂洋過海,據(jù)說,國內外的山寨版“西湖”已有幾個。
星轉斗移,世事難料。920年前的今天,我想,別說蘇東坡想不到,杭州的市民更想不到,——當年為了疏浚西湖,那些難以處理的爛泥就近在湖中筑成的這條堤,如今已不僅僅是西湖中的一道風景,更重要的是,她在西湖眾多的景點中,是最吸引游客的一道最美的黃金堤。
也因這堤,當年蘇東坡這個杭州太守,不僅沒有被西湖之水蕩滌,被歷史塵埋,而他卻和這條堤一樣,越來越年輕美麗,越來越無法被歷史和人們忘記。
“通守錢塘記大蘇,取之無盡適逢吾。長堤萬古傳名姓,肯讓夷光擅此湖?!边@是1751年乾隆游西湖時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