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民,趙 芳,郭蜀豫,劉 楊(廣東省深圳市觀瀾人民醫(yī)院血透中心 518110)
誘導期血液透析是從終末期腎臟病的保守治療到規(guī)律性透析治療的過渡期,一般是患者在耐受條件下進行的小劑量、短時間、多次數(shù)透析,大多數(shù)患者2周左右完成[1]。此期患者由于對疾病認識上的限制、治療費用的擔心以及對透析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可能不耐受,容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甚至可能會拒絕血液透析治療[2]。因此,為了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促進患者的主觀能動治療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順利進入規(guī)律透析,心理護理就顯得至關重要。本文通過調(diào)查測評30例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狀態(tài)及疾病認知度,制定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明顯改善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焦慮、抑郁、恐懼心理及對疾病認知度加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院腎內(nèi)科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病例納入標準為:(1)確診為終末期腎臟病需要血液透析治療;(2)小學以上文化程度;(3)意識清醒、智力、聽力正常,能進行正常溝通交流。(4)排除心、腦等其他系統(tǒng)并發(fā)癥,愿意合作,能配合完成量表檢查。入選患者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采用德國生產(chǎn)的貝朗Dialog+透析機進行治療。選用面積為1.2m2聚砜膜透析器,血流量100~180mL/min,透析時間2~3小時/次,連續(xù)3d后改為1周3次,2~3小時/次。
1.2 方法
1.2.1 測評方法 對符合要求的30例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入院后3d內(nèi)(干預前)及心理干預行血液透析2周后,分別采用自行設計的疾病認知量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疾病認知度進行測評?;颊咦栽u之前,首先由工作人員對SDS、SAS及疾病認知量表各項內(nèi)容、涵義、填寫方法解釋清楚。然后讓患者作出獨立、不受外人影響的自我評定,所有量表在20min內(nèi)填完。
1.2.2 干預方法 (1)透析前的環(huán)境支持及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透析觀念:對于首次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在得到預約透析的醫(yī)囑后,由護士對患者進行透析前訪視,先做自我介紹,說明訪視的目的,與患者進行誠懇交談,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接觸時注意語言交流的意義和技巧,切忌敷衍了事;向患者耐心細致講解血液透析的目的、方法和意義及透析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認識到透析能起到“人工腎”作用,通過充分透析可使病情得到較長時間穩(wěn)定;對產(chǎn)生幻想、懷疑心理的患者,護士要改變其認知,讓其相信科學,使患者明白病情暫時緩解是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讓患者到血透中心參觀,介紹機器設備的安全性,監(jiān)控功能等,與治療中的患者進行交流,以消除患者對血液透析治療的陌生感與恐懼心理。同時,向患者主動介紹中心環(huán)境,保證室內(nèi)空氣清新、安全、舒適、整潔,在患者正前方安置電視機,播放舒緩的音樂或畫面,設床欄、床桌;主動介紹主管醫(yī)生和護士,使患者盡快適應環(huán)境,讓患者在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中,身心和諧的狀態(tài)下接受血透治療。(2)透析治療中,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關心患者,對患者充分尊重、同情、理解和信任。保護患者的隱私,在透析中要保護好血管通路部位肢體,指導患者如何活動肢體及活動量范圍,如何采用不影響血流量的體位,避免拖拉血管通路,讓患者感到安全。由于在誘導治療期間急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較普遍,透析患者對自己在治療期間的變化較為敏感,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全面情況,掌握病情變化,用溫和輕松的語氣詢問患者感覺如何?有何不舒服?鼓勵患者主動向醫(yī)務人員反映自我感覺,如出現(xiàn)打哈欠、冷汗、心慌、便意、眼花等不適時采取緊急措施,及時處理,消除患者恐懼、緊張的心理,保證患者生理、心理上的舒適和安全感。在透析過程中,還要保持透析區(qū)的安靜,減少不必要的探視,護士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向患者及家屬作健康宣教,同時在透析候診區(qū)準備一些報紙、雜志、健康宣教小冊子,及時分發(fā)給患者及家屬閱讀,讓患者和家屬得到有益于健康的知識,體現(xiàn)以患者為中心,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的護理宗旨。(3)透析結束時,護士要以嫻熟的操作為患者做好血管通路的護理,并告知患者如何保護好血管通路。對動靜脈直接穿刺的患者,穿刺點局部壓迫2h以后,逐步放松,注意觀察有無出血、腫脹,創(chuàng)可貼24h揭下,在此期間保持穿刺處的清潔干燥以免感染。對臨時深靜脈置管的患者告知其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局部清潔干燥,禁止沐浴,插管處如有紅、腫、熱、痛、敷料脫落、污染等情況,應及時告訴醫(yī)務人員及時處理?;颊咭轮鴳獙捤桑P位時不要壓迫導管。(4)透析后的飲食護理知識。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控制入水量,掌握低鹽、低磷、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譜;對于首次透析的患者,如果存在高鉀血癥,還需指導患者避免進食含鉀高的食物,如:蘑菇、海菜、豆類、蓮子、卷心菜、榨菜以及香蕉橘子等;教育患者識別高鉀血癥的表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心率減慢,四肢及口周感覺麻木等癥狀,應及時告知醫(yī)務人員。(5)有效利用社會、家庭支持系統(tǒng)。有調(diào)查顯示,良好的社會家庭支持,對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護作用[3]。護士要主動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鼓勵營造良好的家庭休養(yǎng)環(huán)境,不要在患者面前討論醫(yī)療費用,給予無條件的物質(zhì)及精神支持,對特困自費患者,通過新聞媒體和愛心人士以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讓患者感到親人的可貴,生活的美好。鼓勵其盡量恢復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滿足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1.2.3 觀察指標 采用SDS和SAS各20個項目進行測評。按癥狀出現(xiàn)頻率評分,分4個等級,依次評粗分為1、2、3、4分,將總粗分乘以1.25得出標準分;50分為劃界限,50~59分為輕度抑郁或焦慮,60~69分為中度,>69分為重度。疾病認知量表共10個項目,按透析相關知識認知評分,分4個等級,依次評粗分為4、3、2、1,標準分越高,認知度越高。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結果用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0例患者干預前后SDS、SAS和疾病認知量表測評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SDS、SAS和疾病認知量表測評結果(,分)
表1 SDS、SAS和疾病認知量表測評結果(,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1。
時間 SDS SAS 疾病認知度干預前48.15±8.23 46.91±8.47 40.25±10.25干預后 31.53±9.66* 30.41±9.67* 65.31±8.13*
誘導期心理干預血液透析患者從保守治療到規(guī)律透析治療改變的過程中,有一個過渡期,多數(shù)患者在2周左右完成。此期患者因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病情加重,同時又介于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對透析效果及預后缺乏系統(tǒng)了解,還有環(huán)境的改變及經(jīng)濟負擔的加重以及誘導透析期間可能出現(xiàn)出現(xiàn)各種不良反應,會影響患者對疾病治療方面的認識[4]。正如心理學家羅斯所描述的心理失落和悲哀的情感過程,患者對于喪失腎功能的過程會經(jīng)過否認、自閉、憤怒、商討、抑郁和接受幾個階段[5]。有研究表明,74%的初期心理干預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抑郁狀態(tài)[6]。因此本文應用SDS和SAS及疾病認知量表對30例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程度及疾病認知度進行評定,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干預后的患者SDS、SAS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患者的疾病認知度明顯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果表明,通過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恐懼心理,充分調(diào)動誘導期心理干預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對疾病認知加深,提高治療依從性,護患間的相互關系也由“主動-被動”型變?yōu)椤爸笇В献鳌毙?,使患者能順利渡過誘導期進入規(guī)律的血液透析治療。
[1]魯新紅,姚景鵬,魏軍,等.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需求調(diào)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705-707.
[2]文艷秋.實用血液凈化護理培訓教程[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84-86.
[3]張敬麗,史建莉,姜玉芳.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調(diào)查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57-58.
[4]單巖,史小艷,時秋英,等.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身體癥狀困擾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4):1252-1254.
[5]牛兆清,王惠英.如何滿足血液透析患者對信息的需求[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6):14.
[6]黃平,張曉良,楊金芳,等.初期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狀態(tài)的分析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