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敏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 528241)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轉化,高血壓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而高血壓患者可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內(nèi)皮功能不良、胰島素抵抗以及左室肥厚,對高血壓進展及預后產(chǎn)生直接影響。本研究通過對76例高血壓患者給予伊貝沙坦進行治療患者取得不錯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期間本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76例,其中男47例,女29例;年齡48~71歲,平均(52.14±6.37)歲。所有患者均符合 WHO高血壓診斷標準,且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嚴重心律失常;排除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排除糖尿病及其他內(nèi)分泌疾病;排除近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者。
1.2 方法
1.2.1 患者入院后對血壓進行監(jiān)測,使用標準袖帶式水銀柱血壓計,每天同一時間臥位進行2次測量,取平均值。所有患者均給予伊貝沙坦進行治療,每天給予150mg伊貝沙坦口服。2~4周如血壓不能下降至有效水平,則改為300mg/d口服,如血壓仍大于140/90mm Hg,則在此基礎上給予25mg雙氫克尿噻進行治療。于24后后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2.2 監(jiān)測指標監(jiān)測患者用藥前后血管緊張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血內(nèi)皮素1(ET-1);監(jiān)測用藥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島素以及餐后2h胰島素;通過超聲心動圖對測量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以及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EDD)進行測量,并計算左室質(zhì)量指數(shù)(LVMI)。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且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治療 NO為(176.05±28.21)ng/L,與治療前相比明顯升高;AngⅡ 及 ET-1 分 別 為 (72.55±8.84)μmol/L 和(50.11±9.38)ng/L,與治療前相比明顯降低。治療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島素以及餐后2h胰島素水平分別為(5.92±1.35)mmol/L、(11.52±1.48)mU/L 和(43.62±17.85)mU/L,與治療前相比明顯下降。經(jīng)過治療IVST、PWT、EDD以及LVMI分別為(11.34±2.06)mm、(9.37±1.12)mm、(47.17±4.38)mm和(92.84±20.37)g/m2,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上述指標治療前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治療前后患者內(nèi)皮功能、胰島素抵抗以及左室肥厚情況比較(x±s)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通過積極治療可明顯減少患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不良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預后[1]。理想的降壓藥物在有效降低血壓的同時,應對器官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內(nèi)皮細胞可以通過產(chǎn)生和釋放NO而引起血管擴張,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和移行以及內(nèi)皮素的合成。當NO合成減少時ET-1以及AngⅡ明顯升高,氧自由基升高,從而對血管內(nèi)皮造成損傷。胰島素抵抗可以導致機體代謝紊亂,特別是脂代謝紊亂,從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2]。伊貝沙坦是繼氯沙坦后的又一新型血管緊張肽,可通過阻斷AngⅡ受體而達到相應生物學效應。實驗室研究結果顯示,伊貝沙坦能強勁促進心肌細胞的生長及增殖,還具有一定的正性肌力作用。伊貝沙坦通過對AngⅡ產(chǎn)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預防并逆轉心室肥厚。將伊貝沙坦用于32~140d齡的原發(fā)性高血壓鼠后,該小鼠的心肌肥厚及血管增殖得到有效逆轉,表現(xiàn)為心肌壁厚度、心室腔內(nèi)徑和血管壁厚度、血管腔直徑比值減小[3]。伊貝沙坦與安慰劑進行對照試驗研究表明,其不良反應并不比安慰劑明顯,且和其他血管緊張肽試劑比較,其沒有明顯的咳嗽抑制作用[4]。
本研究資料顯示,經(jīng)過伊貝沙坦治療,高血壓患者的NO水平較治療前有明顯升高,而ET-1以及AngⅡ水平明顯降低,即其對血管內(nèi)皮功能有保護作用;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以及餐后2h胰島素水平均明顯下降,說明伊貝沙坦對胰島素抵抗有改善作用。本研究中通過無創(chuàng)性超聲檢測的方法,對左室肥厚程度進行評價,證實高血壓患者經(jīng)過伊貝沙坦的治療,左室肥厚同樣得到有效改善,與其他研究一致[5]。因此使用伊貝沙坦治療對于高血壓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胰島素抵抗以及左室肥厚有著較為確切的改善作用,為臨床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用藥方案制定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1] 張如富.伊貝沙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24h動態(tài)脈壓及血漿內(nèi)皮素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6,8(6):634-635.
[2] 包玉倩,賈偉平,陸俊茜,等.中國人高血壓個體胰島素抵抗的影響因素[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8):483.
[3] 馬建國,王文英,曹廣智.纈沙坦對高血壓病患者內(nèi)皮功能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高血壓雜志,2002,10(1):47-48.
[4] 黃震華,徐濟民.新型血管緊張肽受體阻斷劑伊貝沙坦[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0,19(2):135-137.
[5] 張昀昀,顧水明,薛曉培,等.伊貝沙坦能改善高血壓患者左室肥厚和胰島素抵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6,8,14(8):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