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學武,運太來,王曉紅
為了做好軍隊離休干部醫(yī)療保健服務工作,搞好離休干部的慢性病防治,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合理用藥,綜合治療,使離休干部安度晚年。筆者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235例軍隊離休干部患病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F(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某基地所屬3個干休所并多次到駐軍醫(yī)院診治及體檢的離休干部共235例,均為男性,按年齡分為3組:小于80歲組(58人),80~89歲組(142人),90歲及以上組(35人)。年齡最小76歲,最大97歲,平均84歲。
1.2 方法 將干休所離休干部保健病歷和年度體檢結果逐一登記,并按《內科診療常規(guī)》診斷標準進行審核、記錄。根據病史、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及多次到駐軍三級甲等醫(yī)院就診記錄進行疾病診斷,其病史不少于5年。
235份病例中,經常就醫(yī)復診的疾病有12種,患病率最高為腦血管疾病87.6%,最低為慢性支氣管炎24.7%,按患病率高低順序排列依次為腦血管疾病(腦梗、腔梗),占 87.6%;前列腺肥大,占 81.7%;頸腰椎疾病(腰突癥、骨退行性病變等),占80.4%;高血壓病,占78.3%;冠心病,占72.8%(其中在170例冠心病中發(fā)生房顫的有54例,占31.6%),白內障,占59.1%;失眠,占58.7%;習慣性便秘,占 57.0%;糖尿病,占 50.2%;高脂血癥,占 36.6%;高黏血癥,占36.2%;慢性支氣管炎,占24.7%等。見表1。
表1 235例不同年齡組疾病分布情況[例數(shù)(%)]
本資料顯示,80~89歲為目前軍隊離休干部主要人群,其患病率高于普通老年患者,長期多次診治的疾病有12種,其中腦血管病患病率最高(87.6%),其次為前列腺肥大(81.7%)和頸腰椎疾病(80.4%),這可能與我國醫(yī)療條件飛速發(fā)展,超聲、X線、CT、MRI等廣泛應用,檢出率明顯提高有關。軍隊離休干部作為特殊群體,受到國家、軍隊及各級醫(yī)療機構的重視,在疾病診療過程中,就診率、診斷率、檢查率、治療率、服藥率均明顯高出普通人群。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致殘率也急劇增加,據有關資料報道,腦血管疾病有高齡化的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缺血性腦病逐年增多,高血壓、高脂血癥、高黏血癥、糖尿病、冠心病尤其是房顫,是大家公認的危險因素。而高血壓、高脂血癥、高黏血癥、糖尿病等與代謝有關的疾病比中青年更容易發(fā)生,軍隊離休干部離休后生活安逸、體力活動減少、生活水平提高是發(fā)生高血壓、高脂血癥、高黏血癥、糖尿病的重要原因[1]。有研究資料表明,高血壓、高脂血癥、高黏血癥、糖尿病在老年病人中患病率已高達14% ~18%[2],而本資料顯示已分別達到78.3%、36.6%、36.2%和50.2%。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影像學進步,人們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增加,骨質增生退變加快,造成頸椎間隙狹窄及頸動脈粥樣硬化,也是缺血性腦病明顯上升的主要因素。許多研究表明,50歲以后,每增加10歲,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會增加,其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關系,從中可以看出,老年人仍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本資料的患病率也說明了這一點。
本結果顯示,頸腰椎疾病患病率高達80.4%,已嚴重威脅著離休干部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是臨床上老年病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是一種與年齡有關的代謝性疾病,積極預防具有非常重要意義,早期普及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除不良習慣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手段。從治療上看,藥物治療療效甚微,綜合治療、康復治療是此病的治療方向。
糖尿病、高脂血癥、高黏血癥,在該群離休干部中發(fā)病相對較低,這與軍隊離休干部有條件接受更多教育、自我保健意識不斷提高有關。同時也說明,此類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人們不良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通過健康教育,提倡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心態(tài),是預防和控制這些慢性病及其并發(fā)癥的最有效手段[3],這也是老干部醫(yī)療保健工作中要引起重視的。
[1] 張彤,楊春暉.海軍保健對象主要疾病譜調查及醫(yī)療保健對策[J] .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1,6(3):253.
[2]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代謝綜合癥研究協(xié)作組.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關于代謝綜合癥的建議[J] .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2):156-161.
[3] 陳韋韋,韋鐵民.麗水社區(qū)人群血壓KAB水平及變化趨勢[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0,8(4):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