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潔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yī)院,天津 300100)
嬰兒濕疹(infantileeczema)是嬰兒最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病因復雜,好發(fā)于1~12個月的新生兒,以1~3月齡嬰兒發(fā)病率最高。皮疹主要發(fā)生在嬰兒頭面部、頸部,少量在軀干和四肢,主要為紅色斑點或丘疹,伴有瘙癢、煩躁和易哭鬧等癥,臨床治療多以單一中藥或西藥外用。近年來,本院以川百止癢洗劑和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聯合外用治療嬰兒濕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2月本院兒科門診收治嬰兒濕疹病例96例,年齡為1~12個月,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對照1組32例,對照2組32例。治療組中男15例,女17例;平均月齡1.8月。對照1組男18例,女14例,平均月齡2.1月。對照2組男16例,女16例,平均月齡2.0月。三組患兒均為首次發(fā)病,三組患兒性別、年齡、臨床癥狀及喂養(yǎng)方式等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 依據新生兒濕疹主要發(fā)生在嬰兒的頭、面頰和外耳部,甚至遍及整個顏面部和頸部,嚴重的手、足和胸腹部皮膚表面出現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炎癥反應明顯,伴有皮膚灼熱感和瘙癢感,以及患兒易煩躁、易哭鬧等典型癥狀確診[1]。
1.3 治療方法 對照1組單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天津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均勻涂于患處,輕揉1 min后再涂藥1次,2次/d,連用5 d。對照2組單用川百止癢洗劑(北京貞玉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涂洗,頭面部和頸部的濕疹,原藥液和潔凈水,按照1∶1的比例稀釋,涂患處,2次/d;軀干和四肢濕疹,原藥液和潔凈水,按照1∶5的比例稀釋洗澡,1次/d,連用10 d。治療組予川百止癢洗劑涂洗聯合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外涂,方法同對照組。三組患兒均于治療10 d后復診,評價臨床療效。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紅斑或小丘疹數量消退>90%,無新出濕疹,瘙癢不明顯。有效:紅斑或小丘疹數量消退40% ~90%,少量新出濕疹,伴隨輕微瘙癢。無效:紅斑或小丘疹數量消退<40%,濕疹瘙癢癥狀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有效率為93.75%,對照1組有效率為75%,對照2組有效率為43.75%,治療組與對照1組和對照2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三組療效比較
嬰兒濕疹的病因復雜,中醫(yī)學認為,濕疹主要是由心火上亢,脾失健運,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夾攻而致?!吨T病源候論》曰:“夫內熱外虛,為風濕所乘,則生瘡,所以然者,肺主氣,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氣虛則膚腠開,為風濕所乘,內熱則脾氣濕,脾氣濕則肌肉生熱也,濕熱相搏,故頭面身體皆生瘡,其瘡癰如皰,須臾生汁,熱甚者則變?yōu)槟?,隨瘥隨發(fā)?!币虼?,內有濕熱,外受風侵為濕疹的主要病因。西醫(yī)認為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與變態(tài)反應有關的皮膚病,一般在出生后1~3個月發(fā)病,多與遺傳因素、過敏食物、生活環(huán)境有關,0.5歲后逐漸減輕,1.5歲后大多數病兒逐漸自愈。如果嬰兒父母雙方中的一方曾患有過敏性疾病,或曾得過濕疹,嬰兒患濕疹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嬰兒容易發(fā)生濕疹還有本身的因素,因為嬰兒的皮膚角質層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所以易生濕疹[2]。
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外用治療小兒濕疹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及減少滲出作用。該藥經皮膚吸收,在肝中代謝,從尿中排出。激素類藥物治療小兒濕疹起效快,但是,長期及過多使用可引起皮膚痤瘡樣改變,局部皮膚色素沉著或輕度萎縮,并易使病情反復[3]。
川百止癢洗劑含有苦參、西河柳、蛇床子、馬齒莧、荊芥、白蘚皮、百部、露蜂房、桃枝、柳枝、槐枝、川芎、白蒺藜、地膚子、白芷、艾葉,苦參清熱燥濕,用于濕熱蘊結之皮膚瘙癢,白蘚皮清熱解毒,除濕止癢,馬齒莧清熱涼血,川芎活血行氣祛風,蛇床子、地膚子祛風燥濕,荊芥祛風解表止癢,白芷祛風、燥濕、消腫、排膿。諸藥合用發(fā)揮疏風止癢,燥濕解毒之功,適用于濕熱內蘊、外感風邪及外侵腠理所致的皮膚瘙癢癥。嬰兒濕疹單用中藥顯效比較慢,對一些嚴重的濕疹瘙癢不能立即見效,使嬰兒情緒煩躁,睡眠不安,不愿配合治療。針對嬰兒皮膚薄嫩的特點,本院采用西藥控制癥狀,同時使用中藥外洗治本。與傳統單純使用中藥或西藥治療方法比較,療效顯著,副作用少,復發(fā)率低。此種方法簡便易行,患兒順應性好,無痛苦,避免單純使用激素治療后,病情出現反復,值得臨床推廣。
1 劉曉雁,楊明 ,甄甄.嬰兒濕疹診斷和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8):588
2 張小芳.淺談嬰兒濕疹的好發(fā)因素與調查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7):117
3 丁敏,張建中.短期大量外用糖皮質激素引起皮膚萎縮紋1例[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20(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