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03至2012年石家莊地區(qū)細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特征研究

      2013-10-25 08:40:54郭玉梅秦麗云徐保紅呂國平張慧賢
      微生物學雜志 2013年5期
      關鍵詞:沙門埃希菌致病菌

      郭玉梅,秦麗云,徐保紅,王 莧,呂國平,張慧賢

      (1.石家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所,河北石家莊 050011;2.河北省血液中心檢驗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細菌性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中最為常見,主要是人們攝入含有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導致食物中毒。動物性食品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類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變質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魚、奶、剩飯等。本次調查系統(tǒng)分析了石家莊地區(qū)2003至2012年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fā)生情況與分布規(guī)律,為全面掌握細菌性食物中毒發(fā)生規(guī)律、流行特征,更好地預防和控制細菌性食物中毒發(fā)生及對食源性致病菌的主動監(jiān)控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樣品來源 2003至2012年石家莊地區(qū)發(fā)生242起細菌性食物中毒所采集的所有可疑食品,食物中毒病人及疑似病人的糞便(含肛拭子)、嘔吐物以及食品操作間和相關人員手的涂抹樣等。

      1.1.2 材料 增菌與培養(yǎng)用干粉培養(yǎng)基和鑒定用微量生化管購自北京陸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API 20E和VITEK-32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儀購自法國梅里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沙門菌、志賀菌、致瀉大腸埃希菌診斷血清購自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2 方法

      1.2.1 檢測項目 根據(jù)病人癥狀和流行病學資料對所采集的樣品進行沙門菌、志賀菌、致瀉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蠟樣芽胞桿菌、變形桿菌、產氣莢膜梭菌等致病菌檢測。

      1.2.2 檢驗方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GB4789》[1]和《食品衛(wèi)生標準及相關法規(guī)匯編(上)食物中毒診斷標準》[2]進行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細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檢測情況

      2003至2012年10 a間石家莊地區(qū)共報告細菌性食物中毒242起,現(xiàn)場調查確定為細菌性食物中毒,但實驗室未檢出相應病原菌的有131起,檢出病原菌的111起,查明率為45.87%,其中單一致病菌引發(fā)89起,混合致病菌引發(fā)22起。在已查明原因的單一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由變形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31起,占27.93%(31/111);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 38起,占34.23%(38/111);沙門菌引起11起,占9.91%(11/111);蠟樣芽胞桿菌引起3起,占2.70%(3/111);致瀉大腸埃希菌引起 1起,占0.90%(1/111);副溶血性弧菌引起 1起,占 0.90%(1/111);產氣莢膜梭菌引起 1起,占 0.90%(1/111);肉毒梭菌毒素引起 3起,占 2.70%(3/111)。各類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構成比見圖1。已查明原因的22起混合型食物中毒病原菌構成比見圖2。

      圖1 石家莊地區(qū)2003至2012年各類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構成比Fig.1 Composition ratio of food-poisoning caused by kinds of bacteria from 2003 to 2012 in Shijiazhuang area

      圖2 石家莊地區(qū)2003至2012年22起混合型細菌性食物中毒構成比Fig.2 Composition ratio of 22 cases mixed food-poisoning from 2003 to 2012 in Shijiazhuang area

      2.2 細菌性食物中毒季節(jié)性分布

      2003至2012年石家莊地區(qū)發(fā)生的242起細菌性食物中毒1至12月各月份都有發(fā)生,除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外,已查明原因的有111起,主要分布在4至9月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食物中毒的發(fā)生率在高峰期中最低。各月份食物中毒情況見圖3。

      食物中毒所檢出的致病菌各月份分布情況見圖4,各類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呈明顯的季節(jié)性分布。變形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7至8月份發(fā)生率最高,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除1月份外,其余各月份均有較高的發(fā)生率;沙門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4至6月份多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7至8月份多見,致瀉大腸埃希菌僅在4月份和10月份出現(xiàn)過。

      圖3 石家莊地區(qū)2003至2012年細菌性食物中毒月份分布表Fig.3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food-poisoning from 2003 to 2012 in Shijiazhuang area

      圖4 石家莊地區(qū)2003至2012年細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月份分布表Fig.4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isolates from bacterial food-poisoning from 2003 to 2012 in Shijiazhuang area

      2.3 食物中毒年份分布情況

      石家莊地區(qū)2003至2012年共發(fā)生食物中毒242起,其中111起檢出致病菌,2004至2006年食物中毒報告率較高,檢出率也較高,這與人們對食物中毒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維權程度高有關。變形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近3年來報道呈下降趨勢,而沙門菌食物中毒近2 a呈聚集性暴發(fā),引起食物中毒的血清型為都柏林沙門菌、腸炎沙門菌、鼠傷寒沙門菌、圣保羅沙門菌和依麥克沙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十年來每年都有發(fā)生,致瀉大腸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產氣莢膜梭菌、蠟樣芽胞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偶有發(fā)生。肉毒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近3 a每年都有發(fā)生。結果見表1。

      表1 2003至2012年石家莊地區(qū)各類細菌性食物中毒年度分布表Table 1 Annual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bacterial food-poisoning from 2003 to 2012 in Shijiazhuang area

      2.4 食物中毒致病菌在各類中毒樣品的分布

      石家莊地區(qū)2003至2012年共采集可疑中毒樣品1355份,其中439份檢出致病菌444株,檢出率為32.40%。以可疑食品檢出率最高為39.15%,涂抹物檢出率最低為20.13%。剩余食品、食品中7種致病菌均有檢出,嘔吐物中主要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致瀉大腸埃希菌,涂抹物中主要檢出奇異變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果見表2。

      表2 各類食物中毒樣品病原菌檢出情況表Table 2 Pathogens detection results of various types of food-poisoning samples

      3 討論

      對石家莊地區(qū)近10 a食物中毒資料分析顯示:與沿海地區(qū)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瀉大腸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首位[3-4]不同,本地區(qū)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呈多樣性分布,單一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查明原因食物中毒的80.18%(89/111),混合型食物中毒占查明食物中毒的19.82%(22/111)。在已查明由單一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以變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為主,分別占27.93%(31/111)和34.23%(38/111);另外致瀉大腸埃希菌、沙門菌、蠟樣芽胞桿菌、副溶血性弧菌、產氣莢膜梭菌[5]、肉毒梭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也有發(fā)生?;旌闲褪澄镏卸驹诓槊髟蚴澄镏卸局姓加休^大的比例,這在國內的報道中較少見[6]。

      各類細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4至9月份,呈現(xiàn)2個高峰期,分別是4至5月份和7月份。這與夏季食物易變質,食用隔夜食物或未加工熟透的食品易引起食物中毒有關。變形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7至8月份發(fā)生率最高;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除1、2月份外,其余各月份均有較高的發(fā)生率,尤其5月份高發(fā)。在細菌性食物中毒高發(fā)季節(jié),混合型食物中毒也呈較高發(fā)生態(tài)勢。

      對石家莊地區(qū)2003至2012年細菌性食物中毒資料分析顯示:細菌性食物中毒總體呈下降趨勢,這可能與人們的衛(wèi)生意識提高和就餐環(huán)境條件的改善有關。近3 a均有B型肉毒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發(fā)生,均為食用自制臭豆腐引起,應盡量不要自制和食用臭豆腐類制品,以防止食物中毒。連續(xù)2 a有6起沙門菌食物中毒的報告,且為多種血清型沙門菌引發(fā),在對6起沙門菌食物中毒的溯源分析顯示,有聚集現(xiàn)象,提示可能為同一來源的沙門菌所致病,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和防控部門應提高警惕,嚴控沙門菌食物中毒的發(fā)生。

      各類細菌性食物中毒均有腹瀉的癥狀,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蠟樣芽胞桿菌食物中毒還有嘔吐癥狀,主要與這2種細菌產生的腸毒素有關,在嘔吐物樣品中,以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符合葡萄球菌腸毒素引起嘔吐的一般規(guī)律。另外,致瀉大腸埃希菌在食品和嘔吐物中的檢出率相當,提示可能與其產生的腸毒素有關。致瀉大腸埃希菌除引起食物中毒外,還可進入膽汁引起膽道感染[7]。

      2003至2012年10 a間石家莊地區(qū)共報告細菌性食物中毒242起,現(xiàn)場調查確定為細菌性食物中毒、但實驗室未檢出相應病原菌的有131起,占54.13%(131/242)。其有多方面原因:一是病人自行用藥沒有保留嘔吐物和排泄物;二是可疑食品沒有剩余或沒有保留;三是有些食物中毒并非是常見細菌引起,而是一些超出流行病學調查范圍和實驗室檢測范圍外的微生物所致。

      建議食品監(jiān)督部門在食物中毒高發(fā)季節(jié)繼續(xù)加強中小型餐飲服務單位、流動攤點的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嚴格規(guī)范食品生產、運輸、保存、銷售等環(huán)節(jié)的衛(wèi)生要求,提高餐飲服務單位和個體經營者的食品衛(wèi)生管理意識,加強衛(wèi)生監(jiān)督力度,做好食物中毒的防控工作。另外,消費者也應提高衛(wèi)生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食源性疾病的安全防范能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GB/T478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2]食品衛(wèi)生標準及相關法規(guī)匯編.(上)[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3]楊慧,甘莉萍,陳應堅,等.2003~2010年深圳市龍崗區(qū)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病原菌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1,26(7):543-546.

      [4]賀漓漓,楊小養(yǎng),康富俊,等.桂林市2008~2010年疑似細菌性食物中毒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1,27(4):436-438.

      [5]郭玉梅,秦麗云,徐保紅,等.中毒食品中首次檢出產氣莢膜梭菌的檢測報告[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20(3):669-670.

      [6]仝玉平,賈桂華,毛斐.2006~2010年許昌市細菌性食物中毒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12,28(12):1476-1477.

      [7]盧寶衛(wèi),劉墅竹,孫菊芬.膽道疾病患者343份膽汁細菌培養(yǎng)與藥敏分析[J].微生物學雜志,2010,30(6):101-103.

      猜你喜歡
      沙門埃希菌致病菌
      一株雞白痢沙門菌噬菌體的發(fā)酵及后處理工藝研究
      中國飼料(2022年5期)2022-04-26 13:42:36
      沙門菌噬菌體溶菌酶LysSHWT1的制備及抑菌活性分析
      2013-2017年北京市順義區(qū)腹瀉病例中沙門菌流行特征
      SSEL結合多重PCR同時快速檢測生菜中4種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檢測方法的探討
      522例產ESBLs大腸埃希菌醫(yī)院感染的耐藥性和危險因素分析
      獼猴桃采后致病菌的分離及中草藥提取物對其抑菌效果初探
      產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尿液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類整合子分布及結構研究
      尼勒克县| 左权县| 察雅县| 永济市| 张家口市| 潞城市| 西峡县| 镇赉县| 河东区| 文山县| 赫章县| 金华市| 瓮安县| 合肥市| 华阴市| 福鼎市| 三门县| 张家界市| 西宁市| 怀远县| 巴楚县| 毕节市| 宝鸡市| 外汇| 礼泉县| 大洼县| 扶风县| 夹江县| 喀喇| 榆树市| 福鼎市| 永寿县| 嵊泗县| 青川县| 永仁县| 共和县| 永济市| 临清市| 榆树市| 临沂市|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