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松
(貴州水利實業(yè)有限公司,貴陽550002)
某水庫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溢洪道及引水遂洞等組成。面板堆石壩壩頂高程850.8 m,最大壩高68.8 m,壩頂設計長155 m,實際長165 m,壩頂寬7.4 m,上游壩坡1∶1.4;下游壩坡在802.33 m與826.8 m兩處分別設置寬3 m的馬道,干砌石壩坡1∶1.3,綜合壩坡1∶1.4。由上游至下游分別為蓋重及鋪蓋區(qū)、0.45 m厚混凝土面板、水平寬4 m墊層區(qū)、水平寬4 m過渡區(qū)、主堆石區(qū)、主堆石排水區(qū)、次堆石區(qū)及0.4 m厚干砌石護坡。溢洪道布置在左岸,為閘控開敞式,堰頂高程843.00 m,溢流堰凈寬30 m,設計最大下泄流量567 m3/s,設3扇10 m×5 m(b×h)弧形工作閘門,泄槽寬34 m,消能方式為挑流消能。
大壩右岸趾板以上邊坡設計開挖坡度1∶0.2~0.3,左岸趾板以上邊坡原設計1∶0.3,后因不良地質(zhì)因素調(diào)為1∶0.75。
大壩土石方開挖分為左、右岸坡,趾板區(qū)及河床基礎開挖。
左壩肩開挖量大,但地形相對較緩,易于布置便道,開挖時在上下游中部各開設一條臨時出渣便道,便道上部石渣可直接裝車運至棄渣場或存料場,便道下部采用挖掘機甩至河床后再裝車運走。
右岸由于地形較陡,壩頂850.8 m高程以上邊坡利用下游側上壩公路出渣;而壩頂850.8 m以下岸坡較陡,近似90°的直壁陡巖,局部還存在懸?guī)r,開挖難度較大。因受地形限制無法開設出渣便道進入開挖區(qū),為減少甩方量,同時避免造成二次削坡,開挖時要求一次成型,因爆破臨空面較好,大量石碴可直接拋至河床,少量石碴再利用挖掘機甩至河床后裝車運走。
因岸坡石方部分須用于壩體填筑,在進行爆破設計時除考慮邊坡爆破質(zhì)量外,還須對石料的爆破塊度進行控制,防止超徑量過大,增加二次解小工作量[1]。因岸坡爆破要求一次成型,在對地形地質(zhì)條件分析后,決定對設計邊坡線采用預裂爆破、開挖體采用梯段爆破、并從外至里依次延時起爆的爆破方案。以每個臺階(10 m)作為一爆破作業(yè)區(qū),采用φ50潛孔鉆造孔,梯段孔布置3排主炮孔與1排緩沖炮孔,預裂孔按設計坡度沿開挖邊線布置。爆破參數(shù)為:預裂孔孔距0.6 m,線裝藥量0.2 kg/m;梯段孔主炮孔孔距4 m,排距3 m,堵塞長度2.5 m,單位耗藥量0.6 kg/m3,緩沖孔孔距2 m,排距2 m,堵塞長度1.5 m,單位耗藥量0.5 kg/m3。經(jīng)對爆破成型邊坡進行檢查均能滿足質(zhì)量要求。
趾板區(qū)采用分層開挖方式。緊鄰趾板建基面時,預留約1.5 m的保護層采取密孔、淺孔、少藥量的松動爆破,爆破預留約20 cm采用風鎬人工撬挖至設計建基面,并將松動巖塊及石碴清除干凈。但因趾板區(qū)受溶洞、溶槽、裂隙、強風化等不良地質(zhì)條件的影響,大面積存在超挖。
進入河床開挖時,先用挖掘機將表層覆蓋土、松碴等清除,再采用預留保護層的分層梯段爆破法開挖。其梯段爆破參數(shù)與岸坡開挖相同。
整個壩基經(jīng)爆破開挖后,松動巖塊、石碴、雜物等全部清除干凈,無尖角、薄邊、反坡等;受泥槽、溶洞、軟弱破碎及強風化等不良地質(zhì)條件影響部份均按設計、監(jiān)理要求進行了清除。
采用梯段爆破進行開采。先用手風鉆爆破形成臺階后,便開始進行潛孔鉆爆破作業(yè),爆破順序自上而下,由里至外,其炮孔剖面圖見圖1、爆破參數(shù)見表1。
圖1 主、次堆石料爆破布孔剖面圖
表1 壩體填料爆破參數(shù)表
起爆采用“V”型起爆方式。由于段數(shù)多,為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串段”或“重段”現(xiàn)象,均采用孔內(nèi)延時接力傳爆,孔外用電雷管連接,孔內(nèi)用1~12段雷管延時起爆,排與排之間時間差控制在50 ms左右。“V”型起爆的特點是更能加強巖塊之間的碰撞程度,從而獲得級配較好的石料。墊層料采用新鮮灰?guī)r軋制成粒徑80~100 mm的碎石與灰?guī)r軋制的人工砂(細度模數(shù)3.0)進行摻配,比例為碎石60%,人工砂40%,用裝載機摻配均勻;特殊墊層料為粒徑<40 mm的碎石摻配45%的人工砂而得。
因1#料場無用層較厚,開采工作量較大,供料緊張,為確保安全渡汛,經(jīng)各方研究,決定另開辟3#料場。經(jīng)對料場地形地質(zhì)條件進行分析,并結合供料量及相鄰建筑物安全進行考慮,最終決定采用洞室爆破方案[2-3]。
2.2.1 藥倉布置
根據(jù)山體地形條件,設計布置3排藥倉,抵抗線6.3~14.8 m,根據(jù)前排地形的變化情況布置一排抵抗線從6.3~10 m不等的集中藥包作為輔助,由于大塊率主要發(fā)生在有前排藥包和坡面表層孤石,因此,設計時將前排藥包密集系數(shù)調(diào)整到1,埋深比控制在0.7~0.9??紤]到頂部的破碎度,計劃在頂部布置2個豎井。
2.2.2 爆破參數(shù)設計
1)根據(jù)料場地質(zhì)情況,確定炸藥的標準單耗為1.44 kg/m3。
2)通過綜合山體的坡度、拋距、石料級配要求等情況,將n值確定為0.58~0.9。
3)藥量計算公式(鮑式公式),即集中藥包(鮑式公式)計算公式為:
式中:e為炸藥換算系數(shù),m;W為最小抵抗線,m;L為藥室長度,m。
4)爆破漏斗幾何要數(shù)
壓縮圈半徑計算公式為:
式中:μ取10,Δ取850kg/m3。
上破裂半徑計算公式為:
式中:β值取1.016。
下破裂半徑計算公式為:
藥包間距計算公式為:
式中:W1、W2為相臨兩藥包的最小抵抗線。
爆破參數(shù)計算值見表2。
表2 洞室爆破參數(shù)計算值
2.2.3 藥室、導洞開挖設計
根據(jù)主要藥包位置布置1條主洞,6條支洞,導洞橫斷面設計為底寬1.4 m,頂寬0.8 m,高1.6 m的梯形斷面,斷面面積1.65 m2,藥室擴大系數(shù)取1.3,裝藥密度850 kg/m3,因此藥室的橫斷面設計成1.5m×1.5m×1.5m。
主洞最長開挖長度35m,整個洞室設計開挖總
長度220 m。
2.2.4 裝藥、堵塞及起爆網(wǎng)絡設計
爆破設計采用復式塑料導爆管與非電導爆索起爆網(wǎng)絡,非電延時起爆雷管直接裝入起爆藥中,導爆管牽入主洞中,然后用導爆索串聯(lián)成回路,在洞口引出兩個傳爆線頭,洞外用電雷管起爆,前后排藥包的起爆時差≥100 ms,同排相鄰藥包之間時差≥50 ms。特別應注意的是,在回填堵塞中,起爆網(wǎng)絡應沿著洞壁上方鋪設,避免施工中損壞網(wǎng)絡。
裝藥方式:先在藥室里裝50%銨銻炸藥,再小心放入起爆體,在起爆體周圍用剩余的50%銻炸藥將其包圍起來。
堵塞方式:堵塞物主要用舊紡織袋裝土沙混合物進行堵塞,如采用全堵塞方式,對爆破效果和防止飛石無疑是有利的,但會占用大量勞動力及工作時間,還會對起爆網(wǎng)絡造成破壞,易造成瞎炮、早爆等危害,因此,采用部分堵塞方式,即支洞全堵塞,主洞堵塞≥6 m的方式,實踐證明該堵塞方式能達到設計要求,設計堵塞總長度共100 m。
目前,各地大型工程項目不斷,而爆破作為一種比較常見、實用的工程技術,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十分頻繁,因而,提高爆破設計方案的安全性與科學性十分重要。本文以某水庫的壩料開采以及爆破施工設計為實例,具體探討了水庫工程中的壩料開采以及爆破設計方案。但是,爆破設計方案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在實際設計時要對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性考慮,確保方案的可行。同時在爆破施工中也要注意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
[1]李志鑫,張保勝,于秀明.柏葉口水庫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料填筑碾壓試驗[J].山西水利科技,2011(03):37-38.
[2]楚艷春.安康黃石灘水庫筑壩材料設計[J].西北水力發(fā)電,2005,21(z1):37-39.
[3]吳利平.九甸峽水利樞紐工程筑壩材料特性研究[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10(0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