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
陪友參觀葛洲壩工程。汛期,洪峰過壩,濤聲如雷霆萬鈞,洪峰似萬馬奔騰,友驚呆了。我自豪地指著17號泄水閘墩說:“這是當年我澆筑的喲!”
時光倒回三十多年。那時我二十多歲,剛調入葛洲壩工程局廣播站。為確保泄水閘在1981年通航發(fā)電前達到設計高程,葛洲壩工程局開展了“大會戰(zhàn)”,后方機關人員,包括醫(yī)生護士一起上工地。我代表廣播站參加了局機關會戰(zhàn)突擊隊,任務是澆筑前的鋼筋綁扎和混凝土沖洗打毛。
初到工地,在高低不平的閘墩間爬上爬下,步步驚心,尤其是走竹跳板,腿發(fā)抖,心發(fā)怵,往往還沒開始干活,已是熱汗涔涔。好在隊里的老師傅有經驗,教我掌握了走跳板的竅門,膽子漸漸大了,后來扛著鋼筋也行走自如。如今我雖年逾花甲,外出游玩爬高下低,不輸年輕姑娘。
再說綁扎鋼筋,要用扎絲把鋼筋交叉部分扎緊。拿筆的手無縛雞之力,緊扎絲時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勁兒,即便如此,也常常被質檢員要求返工。一個班下來,手腕酸得端不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