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二玲
擁有一雙手,是我年幼時最大的夢想!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發(fā)清晰地知道:那是一個永遠也無法實現的夢!因為沒有雙手,我需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辛苦,用殘缺的雙臂達到生活自理。
實現了生活自理,我便有了新的夢想——上學。為了這個夢想,我每天都會讓姐姐教我寫字,用殘肢夾著筆不停地練習。八歲那年,我寫的幾個字終于得到了小學校長的認可,使我有機會走進盼望已久的學校。
入學不到一年,我就完全克服了寫字難題。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沒有身體優(yōu)勢,要立足社會就必須依靠知識。經過兩次高考,我終于圓夢邁入了大學的殿堂。可家庭拮據,為了實現我的大學夢,父親把爺爺留給他的祖宅都賣了。那時,我暗暗發(fā)誓:當初父母沒有因為殘疾把自己扔掉,現在又賣房子供我上大學,我一定要學成歸來,回報雙親。
進入大學后,很多人都在幫助我,使我在遠離親人的異鄉(xiāng)再一次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從那時起,我也深刻地意識到:社會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融,我們每個人都承擔著一份責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心,就會淡化痛苦、減少眼淚,讓人間充滿笑聲,讓社會充滿愛。
2006年7月,我大學畢業(yè)了,那時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份工作,掙錢回報父母,為貧困不堪的家庭盡一份力。可許多單位都因我是殘疾人,婉拒了我,幾經周折后我才找到一份辦公室內勤工作。可這與我的專業(yè)毫無關系,如何發(fā)揮好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怎樣使自己有真正的用武之地?經過一番思考后,我決定參加全國司法考試,做一名律師。
為了這個夢想,2007年我參加了全國司法考試。之后有幸到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在那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眾多弱勢群體對法律的渴求,體會到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真正內涵。由此我改變了自己當初的夢想,萌生了新的信念:法律援助工作者是幫助困難群體維護公平正義的使者,我要做一名光榮的法律援助律師。
2008年,我終于通過了司法考試,取得了法律執(zhí)業(yè)資格證,實現了自己做法律援助律師的夢想。
盡管我不能幫助每個當事人都圓滿地打贏官司,但與接受援助的當事人坐在一起,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講解一些法律知識,讓原本不懂法的人能夠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讓他們在面對困境時能夠鼓起勇氣,每當聽到他們得到答復后心滿意足地說著“謝謝”時,我便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法律援助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意識到自己不僅僅代表著個人,而是代表著法律援助者這個群體。法律援助帶給受援者的幫助直接體現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我要沿著這條道路堅持不懈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