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曉明,李繼峰,肖伯濤
(1.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陽 471039;2.華中科技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4)
球墨鑄鐵中的石墨呈球狀,對基體的削弱和造成應力集中很小,故強度高,又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而且鑄造性能好、成本低、生產(chǎn)方便,在工業(yè)上應用廣泛。石墨球的數(shù)量、圓整度、大小、分布對球鐵的力學性能有顯著的影響。因此,對于球鐵中石墨的定量分析有著重要的意義。
近幾年,一些國家開發(fā)了功能齊全的金相組織分析系統(tǒng),但由于價格過于昂貴,許多企業(yè)無力承擔。ImageJ圖像分析軟件是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of Mental Health)開發(fā)的免費科學圖像分析工具,現(xiàn)廣泛應用于金相分析領域(可從http://rsb.info.nih.gov/ij/處下載到)。ImageJ軟件可以計算區(qū)域內分析對象的一系列幾何特征。分析指數(shù)包括:長度、角度、周長、面積、長軸、短軸、圓度、最佳橢圓擬合、最小外接矩形擬合以及質心坐標等。此外,ImageJ軟件還支持插件技術,用戶可根據(jù)自身需求用java語言編寫各種幾何特征分析程序[1]。
目前對于球鐵內石墨形態(tài)與分布多是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具有較強的主觀性,本文利用圖形處理軟件ImageJ,并運用體視學原理,對球鐵石墨進行了精確的分析,探索了一種研究球鐵石墨分布與形態(tài)的方法。本研究的特點有:
1)分析精確,在微米單位上對球鐵石墨進行各項參數(shù)分析。
2)設備簡單,僅在現(xiàn)有光學顯微系統(tǒng)的基礎上,運用圖像處理軟件,即可完成。
3)為球鐵材料性能研究提供了詳實的數(shù)據(jù)基礎和有力的理論支持,適用領域廣泛。
圖1 為進行球鐵石墨分析的流程圖,包括圖像的獲取、圖像前處理、獲得2值圖、設定比例及石墨分析,本實驗的石墨圖像通過MDS型金相顯微鏡獲得。
圖1 分析流程圖
金相顯微鏡抓取的球鐵石墨圖片為真彩色圖,首先應將其轉化為256階灰度圖即8-bit圖(見圖2 a))。其后對圖像進行降噪處理,這里采用中值濾波(median filter),中值濾波的最大的優(yōu)點是在過濾噪聲的同時,還能很好地保護邊緣輪廓信息,濾波對圖像的影響不大,濾波半徑選取2個像素(如圖2 b)).
圖2 圖像的前處理
為了實現(xiàn)對石墨定量統(tǒng)計,首先要進行圖像分割,圖像分割的目的在于要將256階灰度圖轉變?yōu)閮H有黑(灰度值為0)和白(灰度值為1)兩種顏色構成的所謂二值圖,方便以后的計算.這一過程是通過選取適當?shù)幕叶乳y值(thres hold)來實現(xiàn),超過閥值部分的灰度重新分配以最大灰度(即白色),而低于閥值的部分則分配以最小灰度(即黑色)。在球鐵金相圖中,亮的部分為基體,暗的部分為石墨球,在調整閥值時,把石墨轉變?yōu)楹谏ㄖ禐?),而把基體轉變?yōu)榘咨ㄖ禐?),這樣,得到的圖像就成了黑白二色圖[2],如圖3 d)所示。在具體分割時,經(jīng)過對分割前后的照片的反復對照比較,確定最佳的閥值在40~50之間,根據(jù)具體圖像略有變化(圖3).
圖3 二值圖的獲得
對圖像參數(shù)的測量由ImageJ自帶的功能完成,在測定之前首先要進行真實尺寸的標定。使像素與實際尺寸建立對應關系,不同金相顯微鏡獲得的圖像實際大小是不同的,在本例分析中,金相顯微鏡采集圖像的實際大小為1024 μm×768 μm,在ImageJ中打開時,其默認大小為1024×768像素,因此,設定其對應關系為1,如圖4。對于一般的情況,應計算出1 μm所對應的像素個數(shù),然后在setscale中設定即可。
圖4 設定比例參數(shù)
ImageJ以圖像中的每個黑色像素聚集區(qū)(即每個石墨球)作為單位測量對象,進行測量和計算??稍趨?shù)設置對話框中設置需要測量的參數(shù),如圖5 a),在本例中,我們測量的參數(shù)有石墨球個數(shù)、平均面積、百分比、圓度等。其中,石墨面積的測量是通過計算相鄰黑色像素總數(shù)獲得,外接圓直徑(feret)通過對象中任意個像素間距離的最大值獲得。ImageJ還為每個石墨球擬合了一個橢圓,并提供了該橢圓的主軸和副軸長,以及主軸與所在坐標系x軸的夾角。結果輸出欄有兩個,我們在數(shù)據(jù)分析設置時,選中Display Results和Summarize兩項如圖5 b),一個給出了每個石墨球的各項參數(shù),另一個為總結欄,除了給出當前圖像的處理閥值和總石墨球數(shù)外,還計算了石墨總面積、石墨面積分數(shù)和平均尺寸(面積)等。根據(jù)GB9441-88,在石墨統(tǒng)計時,濾去直徑小于20 μm的石墨顆粒。
圖5 參數(shù)的設定
根據(jù)GB9441-88球墨鑄鐵金相檢驗標準,選取以下幾個參數(shù)對球鐵石墨形態(tài)進行分析[3]:
1)石墨球的個數(shù):每張金相圖中,石墨球的總個數(shù)。
2)石墨比例:石墨在金相圖中所占的面積百分數(shù)。
3)石墨的平均面積及分布:石墨平均面積可以反映石墨的整體粒度大小,石墨的面積分布可以反映各種粒度的石墨所占的比例,即石墨的均勻性。
4)石墨球的形狀系數(shù)K及分布:石墨的面積為A,石墨的周長為 L,則K=4 πA/L2,以此反映石墨的形狀,K的取值在0~1之間,越接近1,石墨顆粒越圓整。
5)石墨球的外接圓直徑:每個石墨球中,任意兩個像素間距離的最大值,即擬合橢圓的長軸長度。在球化率的分析中,做為外接圓直徑。
6)石墨的取向角:石墨顆粒的擬合橢圓長軸與水平方向所成角度,用于石墨走向的判定。
對圖3 d)中的石墨進行分析統(tǒng)計,結果輸出包括兩部分,石墨各項參數(shù)的總結表和明細表。表1所示為總結表,從中可以得到石墨個數(shù)、平均面積、百分比、周長、取向角、形狀系數(shù)及外接圓直徑信息,通過表1,可以了解石墨球的整體性能,對以上參數(shù)值進一步處理,可以得到石墨球更詳細的信息,如等周長圓直徑、等面積圓直徑等。明細表即每個石墨球的具體參數(shù),因其篇幅較大,此處不做列出。
表1 石墨各項參數(shù)總結
石墨球的大小及圓整度對球鐵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以往對石墨球的大小及圓整度分析多為整體分析,沒有考慮到其分布規(guī)律。這里,通過對明細表中的石墨面積和形狀系數(shù)參數(shù)進行排序、統(tǒng)計得到表2和表3,石墨面積與形狀系數(shù)的分布圖如圖6和圖7.從圖6可以看出,石墨大小主要集中在 0 μm2~800 μm2,占了總石墨數(shù)量的 77.8%.從圖7可以看出石墨球的形狀系數(shù)主要集中在0.7~0.9,占了總石墨數(shù)量的77.8%.通過考察石墨大小與形狀系數(shù)的分布,可以更好地分析石墨的性能。
表2 石墨面積分布
表3 形狀系數(shù)分布
圖6 石墨面積分布圖
球化率是分析球墨鑄鐵的一個常用指標,對于球化率的計算,首先算出面積率,再把面積率和球狀修正系數(shù)對照如表4,對每個石墨進行分類統(tǒng)計,把所得結果代入球化率公式中,計算出球化率數(shù)值,對照球化率分級表如表5,即可得到球化率級別[4]。根據(jù)G B 9441-88,計算球化率時,壓邊的石墨球不完整,不能計算在內,因此對圖像的壓邊石墨進行填充處理,如圖8 a)中圈內是需要剔除的壓邊石墨,圖8 b)為處理后的圖像,對圖8 b)進行分析,得到石墨各項參數(shù)的總結表與明細表見表6.
圖7 石墨形狀系數(shù)分布圖
圖8 壓邊石墨的剔除
表4 面積率和球狀修正系數(shù)對照表
表5 球化率分級表
表6 剔除壓邊石墨后的石墨各項參數(shù)總結
1)面積率的計算及石墨的分類統(tǒng)計
石墨的面積率=石墨的實際面積/石墨最小外接圓面積,每個石墨的面積及最小外接圓直徑在明細表中已經(jīng)列出,在excel中編輯公式,實現(xiàn)對每個石墨面積率的計算,然后對其進行排序,統(tǒng)計結果為表7.
2)球化率的計算及球化級別的確定
表7 球狀修正系數(shù)對應的石墨顆粒數(shù)
其中 n1.0,n0.8,n0.6,n0.3,n0分別代表五種修正系數(shù)的石墨顆粒數(shù),將表7統(tǒng)計結果代入球化率公式,得到球化率的結果為75.76%.對照表5可以得到球化級別為4級。與國家標準對比(圖9),完全符合。
圖9 與國標對比圖
1)在現(xiàn)有金相顯微鏡的條件下,借助imagej軟件,開發(fā)了一種球鐵石墨定量分析的新方法,該方法能精確分析球鐵中的石墨相,計算石墨球的個數(shù)、面積、百分比、形狀系數(shù)、取向角;能快速精確的計算球化率。
2)該方法操作簡便,易于普及,有效地解決了人工測量的繁瑣及誤差,提高了測量的精度和準確性。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體視學的發(fā)展,圖像分析軟件被廣泛地應用于金相分析中,金相分析技術正從定性或半定量的工作狀態(tài)向定量方向發(fā)展。
[1]湯國華,楊俊和,張琢,等.一種定量分析多孔材料孔隙結構的新方法[J].煤炭轉化,2004(1):71-75.
[2]姜兆輝,金劍,肖長發(fā),等.高均一性聚丙烯/炭黑薄膜的制備及炭黑分散性的定量表征[J].分析測試學報,2011(3):330-335.
[3]劉洋,楊弋濤,趙凌,等.基于Matlab的球鐵石墨定量分析[J].鑄造,2006(7):707-710.
[4]謝建林,厲丹,王爽.基于面積率的球墨鑄鐵圖像球化率評級[J].科技資訊,2008(3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