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萍 吳 蔚 (沈陽醫(yī)學院沈洲醫(yī)院心血管一病房,遼寧 沈陽 110002)
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加重腎臟疾病發(fā)展和終末腎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1〕。控制血壓,延緩腎衰竭的進展,減少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治療該病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貝那普利和氯沙坦均有減少蛋白尿、降血壓、改善腎功能及延緩腎臟病進展的作用〔2〕,但目前關(guān)于兩藥聯(lián)合應(yīng)用治療慢性腎臟疾病高血壓的報道較少。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慢性腎臟病高血壓患者應(yīng)用貝那普利聯(lián)合氯沙坦進行治療,旨在探討其降壓效果及對腎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腎臟病高血壓患者106例。入組標準:①均患有慢性腎臟疾病,且排除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等繼發(fā)性腎損害;②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3〕,排除惡性高血壓及各種原因所致繼發(fā)性高血壓。其中男57例,女49例,年齡31~71〔平均(51.2±7.4)〕歲。病程1~7年,平均(3.2±1.1)年。慢性腎小球腎炎60例,慢性腎盂腎炎35例,多囊腎11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個各53例。兩者患者在年齡、性別及腎功能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停用降壓藥物1 w,期間給予安慰劑治療,并完善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腎功能等檢查。對照組給予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 mg口服,1~2次/d,并根據(jù)患者情況適當給予利尿劑。觀察組在此基礎(chǔ)上,加用氯沙坦(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口服,50 mg/d。兩組療程均為8 w。若治療2 w后出現(xiàn)低血壓,則給予生脈注射液50~100 ml靜脈注射。治療結(jié)束后復查尿常規(guī)、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及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Cr)等腎功能指標。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收縮壓下降>30 mmHg,并逐步降至正常,舒張壓降至正常;有效:治療后收縮壓下降>19 mmHg,舒張壓下降10~19 mmHg;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其中顯效+有效視為總有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yīng)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6.2%和8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的改變比較 兩組治療前Scr、Ccr及UAE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治療后,兩組的Scr、Ccr及UAER均顯著改善(P<0.05)。兩組治療后各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的改變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的改變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組間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 n Scr(μmol/l)Ccr(ml/min)UAER(g/24 h)觀察組 53 治療前237.5±46.6 43.6±6.3 3.15±0.70治療后121.4±24.21)2)50.3±7.61)2)2.23±0.461)2)對照組 53 治療前 234.7±48.7 42.5±7.1 3.21±0.82治療后 157.3±28.81) 55.24±7.41) 1.37±0.311)
2.3 兩組不良反應(yīng)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yīng),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頭暈及癥狀性低血壓等,觀察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分別為18.9%(10/53)和15.1%(8/5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壓增高,其發(fā)病率約占所有腎臟疾病的19.6%~57.7%,其中少數(shù)可發(fā)展為惡性高血壓〔4〕。一旦出現(xiàn)高血壓可進一步損害腎功能而促使血壓繼續(xù)升高,形成惡性循環(huán)。慢性腎臟病高血壓患者有效血壓控制對防止腎臟病變進展、惡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5〕。
研究證實,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ARB)聯(lián)合應(yīng)用具有良好的降壓效果,既可降低腎臟病高血壓,還對保護心血管、腎臟等重要靶器官〔6〕。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降低腎性高血壓,并激活某些細胞因子或信號傳導途徑,減少尿蛋白的滲出,改善腎臟血流動力學,從而起到腎臟保護作用。貝那普利是一種ACEI類藥物,可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降低其介導的血管作用。ARB類藥物氯沙坦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的激活,阻斷心血管組織、腎臟及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而發(fā)揮降壓作用,同時減少炎性趨化因子聚集,降低滲透選擇性而減少蛋白尿〔7,8〕。
本研究說明貝那普利聯(lián)合氯沙坦可有效控制血壓,使收縮壓及舒張壓均明顯下降。同時兩組的Scr、Ccr及UAER均顯著改善(P<0.05),但觀察組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未增加不良反應(yīng),說明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yīng)用降壓有協(xié)同作用,還可明顯改善腎功能,對延緩腎功能的損害和惡化具有重要作用,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
1 孫 電,何維熊,雷繼敏,等.氯沙坦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高血壓病伴腎臟損害30例〔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4;7(4):359-60.
2 王正榮,張建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及其拮抗劑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2;23(2):69-72.
3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0-30.
4 陳灝珠.實用內(nèi)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541.
5 Schrier RW.Renal volume,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hypertension,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patients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J〕.J Am Soc Nephrol,2009;20(9):1888-93.
6 凌漢新,蔡倩彤,孫升云.氯沙坦合用苯那普利對慢性腎炎腎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9;9(5):869-70.
7 Gerdts E,Okin PM,De Simone G,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left ventri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uring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the Losartan intervention for endpoint reduction in hypertension study〔J〕.Hypertension,2008;51(4):1109-14.
8 萬榮文,唐建軍,蔣德林,等.氯沙坦和依那普利聯(lián)合用藥對腎性高血壓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