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義彬
兒童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 達0.5%~5%, 其累計患病數(shù)已居小兒非感染性疾病之首[1]??人宰儺愋韵?CVA)是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 臨床表現(xiàn)無哮喘典型癥狀,常以慢性咳嗽為主要表現(xiàn), 臨床極易誤診為呼吸道感染疾病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F(xiàn)將本院2011 年3月~2013 年3 月門診及住院治療的CVA患兒59例回顧性分析, 對59例患兒進行霧化治療, 并與同期60例非霧化治療的患兒進行對比,取得了滿意的結(jié)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臨床研究的兩組患兒均符合我國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標準[2]:①慢性咳嗽, 常伴有明顯的夜間刺激性咳嗽;②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 或呼氣峰流速日間變異率≥20%?;蛑夤苁鎻堅囼炾栃?;③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有效。觀察組59例CVA患兒中, 其中男34例, 女25例, 年齡1歲~10歲, 反復或持續(xù)咳嗽時間最短1個月, 最長1年, 平均病程3.4個月。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42例, 輕度升高17例, 分類均正常。血清支原體抗體檢測陽性者23例(38.98%), PPD試驗全部陰性。胸部X線攝片僅肺紋理增粗者24例(40.67%), 合并肺炎者8例(13.56%), 正常者27例(45.76%)。59例病例中, 確診前被誤診者45例, 誤診為反復呼吸道感染18例, 誤診為支氣管炎8例, 誤診為支原體肺炎10例, 誤診為慢性咽喉炎6例, 誤診為上氣道咳嗽綜合征3例。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病, 冷空氣刺激誘發(fā)者23例(38.98%),呼吸道感染誘發(fā)者36例(61.01%), 有家族或個人過敏史者46例(77.9%)。59例患兒均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癥狀, 無喘息癥狀。其中夜間咳嗽為主者40例(67.79%), 晨起咳嗽為主者9例(15.25%), 晝夜咳嗽均明顯者10例(16.95%)。活動后咳嗽加重者31例(52.54%);刺激性干咳43例(72.88%), 有少許痰者9例(15.25%);體溫正常51例(86.44%), 輕微發(fā)熱者8例(13.56%);聽診肺部無任何陽性體征者41例(69.49%), 呼吸音粗糙者13例(22.03%), 偶可聞及干羅音者4例(6.78%), 聞及不典型哮鳴音1例(1.69%);伴胸悶者10例(16.9%)。選擇同期60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作為對比, 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分析, 無顯著性差異, 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抗炎, 抗病毒, 止咳,化痰等治療。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 盡可能脫離致敏環(huán)境。因患兒不配合等多種客觀原因, 在征得家長知情同意的前提下, 暫時不給予霧化吸入治療。觀察組患兒確診后全部停用抗生素, 選用沙丁胺醇霧化液、布地奈德霧化液壓縮泵霧化, 沙丁胺醇霧化液≤3歲用0.25 ml/次, >3歲用0.5 ml/次,1~3次/d, 布地奈德霧化液≤3歲用1 ml, >3歲用2 ml/次, 1-2次/d, 霧化同時給予口服酮替芬, 小于3 歲每次0.5 mg, 大于3 歲每次1.0 mg, 2 次/d。3天后對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
1.3 療效判斷 顯效:治療3天內(nèi)咳嗽明顯減少, 氣促緩解。有效:治療3天咳嗽減少, 氣促減輕。無效:治療3天上述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作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標準。
觀察組59例患兒用藥3 d癥狀明顯減輕, 2~3周癥狀緩解。緩解后選用必可酮或輔舒酮吸入治療, 定期復查, 調(diào)整藥量, 6個月后如無復發(fā)逐漸減量至停藥。隨訪后, 其中2例復發(fā), 2例轉(zhuǎn)變成典型哮喘, 其余均無復發(fā)。兩組患兒治療3d后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達100.00%。對照組總有效率76.67%。兩組患兒治療結(jié)果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分析,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表(n, %)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臨床癥狀與典型哮喘不同, 無明顯喘息、氣促等癥狀或體征, 但是有氣道高反應性(AHR)。其臨床表現(xiàn)常為慢性咳嗽,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4]。因其缺乏哮喘典型癥狀, 故臨床常被誤診為反復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 而應用較多抗菌素, 收效甚微, 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一定困擾。CVA的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與典型哮喘相同,但CVA病變發(fā)生在中央氣道且致喘閾值較高, 而大氣道受損黏膜下迷走神經(jīng)更易受激惹, 咳嗽癥狀更加明顯;而典型哮喘則周邊氣道病變重于大氣道, 故臨床表現(xiàn)為喘息明顯。如果CVA得不到合理治療, 可以產(chǎn)生氣道重塑, 甚至形成慢性氣道狹窄, 發(fā)展為典型哮喘[5]。年齡是轉(zhuǎn)變成典型哮喘的危險因素。多數(shù)患兒有過敏體質(zhì)或家族過敏史, 對支氣管擴張劑反應好, 應用支氣管擴張劑1周咳嗽停止或明顯緩解;痰液細胞分析顯示嗜酸粒細胞增高或脫落上皮細胞增加[6]。
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表現(xiàn)為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 與性別年齡無關(guān), 刺激性干咳為主, 活動后加重, 多在清晨和(或)夜間明顯, 抗菌素及常規(guī)止咳治療無效。肺部影像學檢查多無異常, 肺通氣功能檢查和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是診斷和判斷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的重要指標, 當客觀檢查有限, 可診斷性治療。隨著哮喘發(fā)病機理的研究深入, 發(fā)現(xiàn)吸入療法起效快,不良反應少,吸入用沙丁胺醇霧化液、布地奈德霧化液是氣溶膠的形式輸出, 直經(jīng)在1~5 um, 而且是不規(guī)則的藥物顆粒,更易吸入下呼吸道其直接作用[7]。本組患兒均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及支氣管擴張劑霧化吸入, 2例復發(fā), 復發(fā)率3.38%, 2例轉(zhuǎn)化為典型哮喘, 療效較好。觀察組總有效率達100.00%。對照組總有效率76.67%。說明沙丁胺醇霧化液、布地奈德霧化液的確對患兒的康復起到了積極作用。
臨床醫(yī)生首先要對本病有充分認識, 詢問病史應全面,對抗菌素治療無效的慢性咳嗽患兒, 如有明確的過敏史和家族過敏史, 發(fā)作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 胸片正常, 應考慮到CVA。必要時過敏原試驗及肺功能檢查, 高度懷疑本病應及時用支氣管擴張劑進行診斷性治療[8]。同時給予PPD皮試、抗結(jié)核抗體、鼻竇攝片等以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
臨床一旦臨床確診CVA, 應盡早給予抗哮喘治療, 治療原則與典型支氣管哮喘相同, 所有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致病因素和誘發(fā)因素[9], 選用糖皮質(zhì)激素及支氣管擴張劑, 必要時加用抗變態(tài)反應及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的藥物, 療程要足夠。臨床醫(yī)生還應注重做好宣教工作, 讓家長及患兒了解病因及治療療程, 對防止發(fā)生典型哮喘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 吸入用沙丁胺醇霧化液、布地奈德霧化液治療感染后咳嗽, 緩解咳嗽喘息癥狀有顯著改善并減少副作用,提高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 可使治療事半功倍, 值得推廣使用。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 2009, 32(6):738-744.
[2]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中華兒科雜志, 2008, 46 (10):745.
[3]張曉波, 農(nóng)光明.兒童慢性咳嗽的臨床研究.中外醫(yī)療, 2010,29(3):58-59
[4]祝珠妹.兒童慢性咳嗽的臨床分析.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 18(9):1286.
[5]蔡柏薔, 李龍蕓.協(xié)和呼吸病學.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2005.
[6]線鐵軍.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肺功能及氣道高反應性的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9, 9(13):3054.
[7]羅炎姣.小兒慢性咳嗽176例病因的臨床診斷與分析.醫(yī)學臨床工程, 2009, 16(2):30.
[8]陳燕芬, 羅雁青, 梁爽.哮喘患兒家長的哮喘相關(guān)知識調(diào)查.護理管理雜志, 2012, 12(1):38-39.
[9]張海鄰.兒童慢性咳嗽的診治進展.中華兒科雜志, 2008,46(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