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茂軍 杜金紅 朱玉成 肖 利
(吉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重力加速度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概念,在中學階段比較準確地測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實驗是單擺實驗,用到了轉(zhuǎn)換的方法.[1]但由于計時等原因,利用單擺實驗測量重力加速度亦存在誤差.[2]
為此,筆者根據(jù)不同的實驗原理,利用PASCO傳感器來測量重力加速度,數(shù)據(jù)準確,而且可以在實驗數(shù)據(jù)圖表中觀測實驗過程,取得了非常準確的效果.
將運動傳感器正對擺錘擺動方向,用來測量擺錘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保持單擺擺動角度小于5°.利用DataStudio軟件將測量的圖像進行“正弦擬合”,測量出單擺周期,通過進一步計算即可獲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我們設(shè)計了V形雙線擺來確保擺錘在一個平面內(nèi)擺動,便于測量.實驗裝置原理圖如圖1.
圖1
(1)實驗圖表如圖2所示.通過“正弦擬合”直接得到周期大小為1.68s.
圖2
(2)實驗結(jié)論:實驗過程保持擺長70cm不變,多次測量單擺周期平均值為1.68s,通過計算得到重力加速度的值為9.79m/s2.
傳統(tǒng)的落體法是通過在物體下落過程中安裝2個光電門來測量重力加速度,[4]操作較為麻煩,且容易產(chǎn)生誤差.
我們直接運用運動傳感器來測量做自由落體運動物體(此實驗使用的是乒乓球)的速度,測量出“v-t”圖像,選取某一個自由落體運動過程,利用PASCO傳感器自帶軟件DataStudio中的“線性擬合”工具即可測得速度的斜率,即為重力加速度的值.實驗裝置及原理圖如圖3所示.
實驗時將運動傳感器正面對著地面(或桌面),距離1m左右,點擊“開始”時釋放小球,運動傳感器可以記錄小球連續(xù)做自由落體運動的“v-t”曲線.
圖3
(1)實驗圖表如圖4所示.通過“線性擬合”直接測得重力加速度的值為9.79m/s2.
圖4
(2)實驗結(jié)論:通過實驗,可以準確測量出“v-t”圖表.選取某一完整的自由落體運動過程做“線性擬合”,如圖4中加粗所示,斜率即為重力加速度的值.通過多次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為9.8m/s2.
利用PASCO傳感器自帶的光電門系統(tǒng),釋放一個塑料“條形柵欄”,上面有均勻分開的不透光黑條紋.當通過光電門時,柵欄上每一個不透光條紋阻斷了光電門光波的傳播,并且從一個阻斷到另一個阻斷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知道了2個不透光條紋的距離,DataStudio軟件會計算出一個條紋到另一個條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和時間的斜率為下落物體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5]實驗裝置及原理圖如圖5所示.
圖5
(1)實驗圖表如圖6所示.選取某一個實驗圖表,通過“線性擬合”直接測得重力加速度的值為9.77m/s2.
(2)實驗結(jié)論:通過多次實驗可以看到,“v-t”曲線為一條直線,而且多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曲線基本是平行的,斜率即重力加速度,實驗平均值為9.8m/s2.
通過對實驗圖表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利用PASCO傳感器可以非常準確地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且可以非常直觀地記錄整個實驗過程,便于學生理解實驗原理.
PASCO傳感器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與中學物理實驗整合的成功范例,是開展中學物理實驗設(shè)計、實現(xiàn)物理實驗數(shù)字化的一個理想平臺.[6]
圖6
1 劉茂軍.中學物理實驗設(shè)計思想方法拾萃.物理教師,2012(1):17-18
2 吉恒.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的誤差分析.物理教師,2010,31(9):19-20
3 劉茂軍,肖利.動量定理的實驗設(shè)計與研究.中學物理,2012,30(2):42
4 李繼紅,張清早.用落體法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方案選擇.物理通報,2009(3):36-37
5 肖利,劉茂軍等.探究物理實驗.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25
6 劉茂軍.基于傳感器的牛頓第二定律實驗設(shè)計與研究.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1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