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斌,谷華菩,卞 僉
(湖南工業(yè)大學商學院,湖南 株洲412007)
良好的績效管理有利于提高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推動社會和諧及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馬家河鎮(zhèn)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河西,總面積67平方公里,現轄11個行政村,共28 139人。馬家河鎮(zhèn)在湖南鄉(xiāng)鎮(zhèn)政府中頗具代表性,加強11個行政村的管理是馬家河鎮(zhèn)工作的重點。而對鎮(zhèn)上11個行政村的績效考核是社區(qū)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為社區(qū)人員的任用、獎懲、薪酬及培訓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如何客觀、科學地分配馬家河鎮(zhèn)11個行政村的績效考核指標和權重,怎樣對11個行政村的績效考核進行定量分析和優(yōu)劣比較則是研究的重點。
馬家河鎮(zhèn)的績效考核從無到有,從主觀式的評價到現行的客觀考核,雖然,本質上已有很大進步,
1.層次分析法的設計思想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美國運籌學家沙旦(T.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實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標的決策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起來,按照思維、心理的規(guī)律把決策的過程層次化、數量化。設計思路是:首先將所要分析的問題層次化,根據問題的性質和要求達到的總目標,將問題分解成不同的組成因素,依照因素間的相互管理及隸屬關系,按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形成一個多層次分析結構模型,最終歸結為最底層(方案、措施、指標等)于最高層(總目標)相對重要程度的權重或相對優(yōu)劣次序的問題。表1為層次分析法的比率標度。
表1 層次分析法的比率標度
然后專家比較意見,采用對標比較法得到各個層級的判斷矩陣:
并對給出的判斷矩陣各層進行單排序和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A有如下特征:
(1)aii=1;
(2)aji=1/aij;
(3)aij=aik/ajk。(i,j,k=1,2,….n)
只要矩陣中的 aij滿足以上三條關系式時,就說明判斷矩陣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判斷矩陣一致性指標 C.I.(Consistency Index)公式:
當C.I.=0時,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C.I.愈大,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就愈差。判斷矩陣是否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主要依據C.I.的取值大小,其中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值如表2所示。但是績效考核研究仍舊處于探索階段,有待完善。從調研情況來看,該鎮(zhèn)績效考核還存在很多問題,如績效考核權重分配受到領導主觀評估的影響太多,績效考核權重這根“標尺”分配不合理,無法保證客觀公平的績效考核結果;考核指標比重只是人為認定,沒有科學依據,缺乏明確的尺度和量化標準,導致評估不科學;考核過程中考核者與被考核者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許多時候考核由領導說了算,導致考核不能真實反映馬家河鎮(zhèn)行政村的績效水平;績效考核結果幾乎屬于上級定性分析,沒有多角度對人員考核評價等等[1]。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對馬家河社區(qū)11個行政村的績效考核指標進行量化分析,然后根據模糊綜合評價法對績效考核結果量化處理,按最大隸屬度原則確定考核等級,最后獲取各個行政村的綜合評價得分,從而使馬家河鎮(zhèn)的績效考核更清晰、公平、完善。
表2 階~10階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表
當CR<0.1時,我們認為判斷矩陣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否則,當 CR≥0.1時,就需要調整判斷矩陣,直到滿意為止。
2.模糊評判法的基本原理
模糊評判法是借助模糊數學的一些概念,對實際問題提供某種綜合評價的方法。應用模糊關系合成的原理,將一些邊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從多個因素對事物的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評價。模糊評價法的步驟:首先,確定模糊評價指標集U={u1,u2…um};然后,確定指標等級的評價集V={v1,v2…vn},單獨從一個因素出發(fā)進行評價,以確定評價對象對評價集合V的隸屬程度。定性指標的隸屬度用模糊統計的方法求得。模糊統計是由專家或與評價問題相關的專業(yè)人員根據評判等級對評價對象進行打分,并統計打分結果,然后根據絕對值求得rij,并由此得出因素評價矩陣R=(rij)(i=1,2,…,m;j=1,2,…,n);其次,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因素的權重 W=[w1,w2,…wm];最后作模糊變換,綜合評判,根據Y=W×R計算結果,對模型作出具體的評判[2]。
整個模型共有三個層次,按元素的支配關系分層,即總目標層(A)定位評價的總目標即馬家河鎮(zhèn)社區(qū)的績效考核,準則層B由城市管理(B1)、計劃生育 (B2)、社保統計(B3)、綜治工作(B4)、財務管理(B5)五大部分組成。每部分被分為不同指標,其中由城市管理(B1)分為衛(wèi)生保潔工作(C1)、城鄉(xiāng)同治工作(C2)、城市管理宣傳工作(C3)三個指標;計劃生育(B2)分為清查社區(qū)出生狀況(C4)、流動人口孕檢工作(C5)兩個指標;社保統計(B3)分為城居養(yǎng)老保險新增續(xù)保工作(C6)、及時上報保險的統計報表(C7);綜治工作(B4)分為治安巡邏、降低可防性案件發(fā)案率(C8)、調查處理矛盾糾紛(C9)、項目建設跟蹤服務(C10)、信訪接待,答復處理各類信訪件(C11)、法制宣傳教育(C12)五個指標;財務管理(B5)分為上報財務當月交賬報賬(C13)、向上級單位爭取資金支持(C14)、年季度理財工作、惠農補貼基礎工作(C15)、經濟合同的審批、公證、存檔工作(C16)等。如表3所示:
表3 馬家河鎮(zhèn)社區(qū)績效考核模型
1.指標權重的確定
根據層次分析法對馬家河鎮(zhèn)社區(qū)績效考核的城市管理 (B1)、計劃生育(B2)、社保統計(B3)、綜治工作(B4)、財務管理(B5)及其下一級指標的權重進行確定。其權重如表4所示:
表4 一級指標權重表
最大特征值λmax=5.066 8;一致性比率CR=0.014 9 < 0.1
故一級指標的一致性是可接受的。統計分析表4中對于“城市管理”的權重為:0.434 8;“計劃生育”的指標權重為0.210 4;“社保統計”的指標權重為0.085 5;“綜治工作”的指標權重為0.157 0;財務管理的指標權重為0.112 2;并且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
按照相同的方法分別得到馬家河鎮(zhèn)社區(qū)績效考核的“城市管理”“計劃生育”“社保統計”“綜治工作”“財務管理”中的三級指標的權重(如表5、表6、表7、表8、表9所示),并通過一致性檢驗。
表5“城市管理”指標權重表
最大特征值λmax=3.018 3;一致性比率CR=0.017 6 < 0.1
表6“計劃生育”指標權重表
最大特征值λmax=2;CI=0
表7“社保統計”指標權重表
最大特征值λmax=2;CI=0
表8“綜治工作”指標權重表
最大特征值λmax=5.074 6;一致性比率CR=0.016 7 < 0.1
表9“財務管理”指標權重表
最大特征值 4.045 8;CR=0.017 2
2.馬家河鎮(zhèn)績效考核模糊層次綜合評價
根據德爾菲法的討論結果,馬家河鎮(zhèn)績效考核的結果分別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差四個層次。遵循正態(tài)分布的規(guī)律,使馬家河鎮(zhèn)績效考核結果中的優(yōu)秀、良好、一般、差按照強制分布法設定,優(yōu)秀的比率不超過15%,對不及格的比例不宜作具體規(guī)定。
1) 確定因素集
U{U1城市管理,U2計劃生育,U3社保統計,U4綜治工作;U5財務管理}
U1={衛(wèi)生保潔工作,城鄉(xiāng)同治工作,城市管理宣傳工作}
U2={清查社區(qū)出生狀況,流動人口孕檢工作}
U3={城居養(yǎng)老保險新增、續(xù)保工作,及時上報保險的統計報表}
U4={治安巡邏、降低可防性案件發(fā)案率,調查處理矛盾糾紛,項目建設跟蹤服務;信訪接待,答復處理各類信訪件,法制宣傳教育}
U5={上報財務當月交賬、報賬;向上級單位爭取資金支持,年季度理財工作、惠農補貼基礎工作,經濟合同的審批、公證、存檔工作}
確定評語集為:V={優(yōu)秀,良好,一般,差}
通過專家一致性討論,確定100-90分為優(yōu)秀;89-75分為良好;74-60分為一般;59-60分為差。
將評語中的等級用1分制數量化,得到的評價等級為
H={1.0,0.7,0.5,0.3}
2)確定權重向量
A1={0.443 4,0.169 2,0.387 4}
A2={0.67,0.33}
A3={0.67,0.33}
A4={0.247 5,0.307 2,0.113 7,0.189 2,0.142 4}
A5={0.365 9,0.232 6,0.277 8,0.123 8}
A={0.434 8,0.210 4,0.085 5,0.157 0,0.112 2}
3)建立單因素矩陣
考核過程中首先要考核對象的上級、同級、下級及考核對象自己對其進行評價,經過統計得到考核對象的每項考核因素及考核得分,然后對照考核1分制量化表建立考核模糊評價矩陣。下面以某行政村為例建立模糊矩陣
表10 某行政村的模糊矩陣
4)做一級綜合評判
B1={0.105 6,0.556 36,0.299 3,0.038 74}
B2={0.167,0.532,0.301,0}
B3={0.134,0.767,0.099,0}
B4={0.168 96,0.308 93,0.461 1,0.061 01}
B5={0.404 24,0.418 21,0.154 39,0.023 26}
5)一級因素集
U={U1,U2,U3,U4,U5}權重
A={0.434 8,0.210 4,0.085 5,0.157 0,0.112 2}
令總單因素評判矩陣為
做二級綜合評判得 B={0.164 391,0.514 842,0.291 646,0.029 032}
6)評判結果的綜合處理
將 2 級 綜 合 評 價 {0.164 391,0.514 842,0.291 646,0.029 032}視為權重向量,按照加權平均法,馬家河鎮(zhèn)某行政村的績效模糊評判{U1城市管理,U2計劃生育,U3社保統計,U4綜治工作;U5財務管理}的綜合評價為:0.730 797
按照1分制該行政村的考核得分為0.730 797,屬于良好等級。其他10個行政村可以根據此類方法計算出考核得分,并結合行政村的實際情況,確定11個行政村的考核等次。
1.加強馬家河鎮(zhèn)的績效考核理念
馬家河鎮(zhèn)績效考核前要制定好考核程序的相關制度及規(guī)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要及時向被考核的社區(qū)進行宣導和培訓。做好績效考核的準備工作,對每個社區(qū)就考核的意義、內容、程序、標準和考核的結果應用等進行講解。通過培訓,端正績效考核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績效考核理念,提高績效考核人員的考核能力[3]。在績效考核過程中及時與社區(qū)人員進行溝通,認真聽取他們的反饋意見,并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合理的意見要積極回應或采納。針對考核觀念不清晰的社區(qū)應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引導,給予充分的知情權,讓所有的社區(qū)人員和考核者參與到績效考核過程中,使整個考核過程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同時要把推行績效管理當作提高馬家河鎮(zhèn)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與水平的重要手段,并在各個行政村形成廣泛的共識。
2.建立績效考核的監(jiān)督反饋機制
在績效考核的過程中,要建立績效考核的監(jiān)督和反饋機制。考核者應該及時將發(fā)現的問題反饋給被考核者,并進行溝通、協調和指導,溝通渠道要上下暢通。其次,建立考核結果異議申訴機制??己苏咭皶r將考核的客觀情況告知被考核行政村,如果產生異議確實要申請復議,考核者要告知相關的程序。在此過程中對于社區(qū)人員的意見要做好意見回應,確保雙方溝通的順暢,避免產生誤會;要及時發(fā)現并解決問題,促進雙方的良性互動,增加考核結果的客觀性。最后,通過績效考核反饋機制,發(fā)揮激勵和導向作用,促進有關工作的改進與發(fā)展??傊?,有效合理的監(jiān)督不僅能使被考核行政村比較客觀和認真地對待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同時也能保證績效管理部門對績效考核結果的監(jiān)督,并確??冃Э己私Y果的應用落到實處[4]。所以馬家河鎮(zhèn)績效考核小組要及時掌握各個行政村的基本情況,做好各個行政村的績效考核監(jiān)督和反饋工作。
3.落實考核成果,發(fā)揮考核功能
考核結果應該與職務升降、薪酬發(fā)放等工作相互銜接,充分重視考核結果的運用,以促進考核工作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己私Y果為優(yōu)秀的行政村應適當給予獎勵,社區(qū)人員的獎金發(fā)放主要從優(yōu)秀的行政村中考慮,干部提升優(yōu)先從考核評級連續(xù)優(yōu)秀的行政村中考慮;而考核中連續(xù)不合格的行政村應按考核規(guī)定給予行政處罰[5]。薪酬發(fā)放也要與考核掛鉤,將考評的結果與職稱、職務等等聯系起來,使績效考核真正成為獎優(yōu)懲劣的工具,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馬家河鎮(zhèn)社區(qū)人員的工作熱情和潛能,實現績效考核的初衷,推進馬家河鎮(zhèn)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
筆者希望能在馬家河鎮(zhèn)績效考核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更為完善和公正客觀的鄉(xiāng)鎮(zhèn)績效考核標準和體系。這應是一種多層次多指標的復合體,每個指標都有其獨特性,難以科學確定,經驗估值法、專家確定法在績效考核中的科學性有待考究。利用層次分析法,采用對評判矩陣進行模糊檢驗進行一致性分析,不僅能提高指標權重的精確度和科學性,而且有利于提高績效考核的信度和效度,更有利于績效考核的公平、合理。總之,科學的績效考核是一個動態(tài)的系統工程,它貫穿于社區(qū)工作的全過程,是社區(qū)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石。完善的績效考評制度能有效激發(fā)公務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辦事拖拉,推諉扯皮,不負責任的不良作風,樹立辦事講效率,講法制的良好風尚,為發(fā)現人才和培養(yǎng)人才提供依據??冃Э己诉€能從制度上激勵和引導公務人員創(chuàng)造出讓人民滿意的工作成果,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執(zhí)政水平。
[1]劉亞林,劉一凡.公務員的科學績效評估[J].人才開發(fā),2004(7):1-2.
[2]謝季堅,劉承平.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3]宋衛(wèi)平.事業(yè)單位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fā),2008(10):55-56.
[4]魏曉麗,伊士國.我國公務員績效評估制度存在的問題及改進[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6):116-118.
[5]朱厚任,楊善林,朱衛(wèi)東.基于關聯矩陣法的公務員績效評估分析[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05(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