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貝母屬觀賞植物種質(zhì)資源及其園林應(yīng)用價值

      2013-12-09 08:36:58袁燕波郝麗紅于曉南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3年5期
      關(guān)鍵詞:貝母植物

      袁燕波,郝麗紅,于曉南,2*

      (1.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 園林學(xué)院,北京100083;2.國家花卉工程技術(shù)中心,北京100083)

      貝母(Fritillaria)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常用中藥之一,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1],在我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應(yīng)用與研究歷史,這使其來源從初期的同名異物逐漸演變?yōu)閱我活惾旱闹参?,繼而又根據(jù)功效分為川貝、浙貝[2]。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類群植物的概貌已有了很大的變化。由于具有獨特的花型、斑斕的花色等特點,使其具備了較高的觀賞價值及經(jīng)濟價值,近年來在歐美國家得到廣泛的開發(fā)和利用,我國貝母屬自然種質(zhì)資源豐富,但對貝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藥用方面,對其觀賞特性方面的開發(fā)應(yīng)用研究較少。因此本文旨在對其觀賞植物種質(zhì)資源及其它問題作一總結(jié)與探討,以便能夠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本屬植物資源的價值。

      1 貝母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概述

      1.1 貝母屬植物的起源與分布

      貝母屬的建立可追溯至16世紀50年代,由林奈以“Fritillaria L.”命名于《植物種志》與《植物屬志》中[3]。據(jù)記載該屬約有120種,分為5組:貝母組 Sect.Fritillaria、多花組 Sect.Rhinopetalum、聚花組Sect.Petillium、單鱗組 Sect.Theresia、多鱗組 Sect.Liliorhiza[4],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歐、亞及北美洲的溫帶地區(qū),尤以地中海北岸、伊朗、土耳其等地區(qū)分布的種類最為豐富[5-7]。分布區(qū)的范圍約在北緯26°~65°之間,在歐亞分布區(qū)的北界約為北緯58°~60°,如 F.camtschatcensis和 F.meleagris兩種的分布就可到達上述地區(qū)。分布最南的種如F.cirrhosa在我國的云南橫斷山區(qū)的漾濞、大理、祿勸一帶,約北緯26°。分布最東的種(F.camtschatcensis)約在東經(jīng)160°,分布最西的種(F.lusitania)約西經(jīng) 9°。在北美洲,分布區(qū)北界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威爾士,約為北緯 65°、西經(jīng) 168°,F(xiàn).camtschatcensis的分布屬于上述地區(qū),這是貝母屬在北美洲分布的西界和北界。其南緣約為北緯32°,如F.biflora。貝母屬在地中海地區(qū)分布的種類最多,有46種8亞種,占總種數(shù)的41.5%。而在伊朗-土耳其雖然只分布39種3亞種,占總種數(shù)的32.3%,但該區(qū)卻具有從原始的Sect.Fritillaria 至特化的 Sect.Petillium,Sect.Rhinopetalum和Sect.Theresia等4個組,只有貝母屬中演化水平較高的Sect.Liliorhiza沒有分布在該區(qū)。該區(qū)不僅有較多原始性狀的種,而且有較特化的類群。因此,伊朗-土耳其是貝母屬種類分布的多樣化中心。但貝母屬在該區(qū)由于受環(huán)境的影響,其種類在該區(qū)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而在地中海地區(qū),貝母屬的種類主要是Sect.Fritillaria的種類得到較大的發(fā)展,因此,地中海地區(qū)是貝母屬的多度中心[4,8]。

      我國對該屬植物的調(diào)查源于其藥用的功效,至70年代末《中國植物志》十四卷出版,調(diào)查工作告一段落,結(jié)果表明:中國產(chǎn)本屬植物為20種2變種,除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江西等省外,其它省區(qū)均有分布,其中以四川(8種)和新疆(6種)種類最為豐富[9]。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醫(yī)藥新資源的調(diào)查與開發(fā)研究的不斷深入,本屬新植物種不斷增加,其數(shù)目早已超過原有種。該屬植物現(xiàn)有統(tǒng)計有61 種,50 變種,5 變型[10]。下表(表1)是對貝母屬部分觀賞植物種質(zhì)資源的簡要介紹,從表中可以看出該屬植物不僅葉型葉色賞心悅目,而且花色燦爛斑斕,最難能可貴的是一些種花香幽雅馥郁,沁人心脾,綜合來說具有較高的觀賞特性。

      表1 百合科貝母屬觀賞植物種質(zhì)資源及其分布

      續(xù)表1

      1.2 貝母屬植物的分類

      貝母屬種類繁多,全球各地廣泛栽培,歐洲非常盛行。我國各地爭相種植,其中面積較大的有平貝母(F.ussuriensis)、暗紫貝母(F.unibracteata)、甘肅貝母(F.przewalskii)、棱砂貝母(F.delavayi)、浙貝母(F.thunbergii)、伊貝母(F.palliflora)、湖北貝母(F.hunpehensis)、新疆貝母(F.walujewii)、川貝母(F.cirrhosa)及其變種康定貝母(F.cirrhosa var.ccirrhosa)等,其中川貝母干燥鱗莖是我國傳統(tǒng)名貴藥材之一,具有清涼熱潤肺、化痰止咳、開郁散結(jié)等功能,用于治療熱肺、痰多胸悶等癥,具有良好的功效。在荷蘭、英國、法國等歐美國家,貝母栽培也較多,且多以觀賞為目的。主栽種類為花貝母,又名皇冠貝母(F.imperialis),原產(chǎn)于土耳其北部至南亞北部地區(qū),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挺拔,株高60~100 cm,地下具肉質(zhì)肥厚鱗莖,葉片互生,淺綠色,波狀披針形,長7~15 cm,先端卷須狀,花較大,花被鐘狀倒垂,長6 cm左右,多朵聚生莖頂,有紅、黃、橙、紫等多種顏色,蒴果,膜質(zhì),春季開花,花期持續(xù)2~3周,秋季果熟;波斯貝母(F.persica),株高 80 cm,花穗長,初夏開花,可以用作花境;展瓣貝母(F.raddeana),株高達1 m,花序有花多達20朵,花闊圓錐形,淡黃色或黃綠色;中型品種有黃花貝母,雀斑貝母,黑貝母,比利牛斯貝母,彎尖貝母,黑海貝母等。矮型品種有禾貝母,又名米其拉維基貝母,株高20 cm,葉片細,灰綠;花穗小,花鈴形,下垂,花期初夏,可作地被、巖石園等;潔貝母等[28]。其中尤以花貝母觀賞價值最高,育成的品種也最多,高桿品種適用于切花栽培、庭院種植、布置花境或基礎(chǔ)種植均可,矮生品種則適合盆栽,觀賞性極強[29]。

      隨著對貝母屬植物的調(diào)查研究的不斷深入,陸續(xù)有一些新分類群發(fā)表[30],對貝母的鑒別方法和分類依據(jù)采用性狀鑒別、顯微鑒別及理化鑒別等傳統(tǒng)方法進行分類鑒定。而采用現(xiàn)代的鑒別技術(shù)-色譜法和光譜法以及差熱分析等對貝母屬藥用植物進行鑒定只是近 10年來的事[31-34]。通過這一方法探討了特征性化學(xué)成分在貝母屬藥用植物分類學(xué)方面的意義,尤其值得關(guān)注的是DNA芯片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從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貝母屬藥用植物的種類鑒別。

      2 貝母屬植物的生物學(xué)特征

      由于我國氣候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復(fù)雜多樣,該屬植物的發(fā)展早已突破單一起源的方式,現(xiàn)在的概貌是其分支發(fā)展和階段發(fā)展的系統(tǒng)發(fā)育結(jié)果。盡管這些植物在中國的分布海拔高度差至幾千米,鱗莖大小或鱗片數(shù)目相差數(shù)倍,花期4月至7月不等,但在生物學(xué)上有如下的共同性。

      2.1 形態(tài)特征

      該屬植物均為多年生草本。鱗莖深埋土中,鱗片2到數(shù)枚。莖直立,不分枝;葉著生形式有對生、輪生或散生,先端卷曲或不卷曲,基部半抱莖?;ㄧ娦危┐?,輻射對稱,偶有兩側(cè)對稱,單朵或多朵排成花序,具葉狀苞片,花被片基本形為長圓形。雄蕊6枚,花藥近基著或背著;花柱3裂或不裂,柱頭常伸出雄蕊之外;子房3室;朔果具6棱,棱上常有翅,室背開裂,種子多數(shù)。

      2.2 個體發(fā)育

      楊永康[15]等研究發(fā)現(xiàn)該屬植物個體發(fā)育獨特性突出而統(tǒng)一性顯著。其個體生長發(fā)育均需要經(jīng)過一匹葉(一年生)、雙飄帶(二年生)、樹兒子(三年生)、燈籠花(四年生)、燈籠花或八卦錘(五年生)等循序漸進的各個階段才能完成。而余世春等[22]在太白貝母和暗紫貝母上觀察證實了個體發(fā)育的一致性,即有性繁殖周期形態(tài)上需經(jīng)歷以下幾個階段:一根針(一年生)、雞舌頭(二年生)、一匹葉或雙飄帶(三年生)、樹兒子或燈籠花(四年生)、燈籠花或八卦錘(五年生),與楊永康曾經(jīng)報道的有所不同。

      2.3 受精條件

      該類群植物受精方式為蟲媒。Zych和Stpiczyńska[35]的觀察結(jié)果表明,在花格貝母的研究群體中,主要的傳粉者是大黃蜂中的女王,這和Knuth[36]的研究數(shù)據(jù)一致。在 Hedstrom[37]的研究發(fā)現(xiàn)花粉的訪問者是多種多樣的。

      余世春等[22]認為,雖然貝母4月開花與6月開花者分布區(qū)相距甚遠,但其受精氣溫均為20℃左右。而 Goulson等[38-39]的研究表明大黃蜂可以在零度以下的氣溫下訪花,而蜜蜂一般活躍在6~15℃或更高的溫度環(huán)境下。Hedstrom[37]在瑞典觀察到相似的情況,就是蜜蜂訪花出現(xiàn)在氣溫在15℃以上的溫暖環(huán)境下。

      在我國貝母屬植物中,從其形態(tài)演化趨向看,趨于進化的性狀有:較原始的性狀如花被內(nèi)外同型、無蜜腺窩或不明顯、無方格斑紋、柱頭不裂或極淺裂、果棱無翅、葉散生、葉端不卷曲以及花兩側(cè)對稱、全株被乳突狀毛、雌蕊特異等。

      3 貝母屬植物的價值

      3.1 貝母屬植物觀賞價值

      貝母屬植物的花婀娜多姿,果、葉形態(tài)奇特誘人,花色絢麗斑斕,而且有些種花香幽雅馥郁,沁人心脾[12]。在國外,波斯貝母(F.persica)、方格斑貝母(F.Meleagris)、浙貝母已做花卉栽培[42]。近年來,歐美國家以觀賞為目的,用于庭院種植或容器栽培,布置環(huán)境,使貝母屬植物的觀賞價值得到很好的開發(fā)利用。在國內(nèi),僅有少量的種類用做園林綠化美化。如伊貝母和平貝母屬于早春短命植物,是中國北方地區(qū)早春花卉及園林綠化美化的優(yōu)良種質(zhì)資源。而浙貝母在林下栽培,適合陰生環(huán)境的綠化[41]。

      貝母屬植物有觀賞與藥用的雙重價值,其花期早(2~5月),花朵鐘形下垂,花被片顏色多樣(黃色,黃色帶紫斑點,黃綠色帶紫色方斑,紫紅色帶白色斑點,白色等),莖綠色或紫紅色,葉寬綠如帶(安徽貝母)或細柔如絲(皖南貝母),葉先端孤形或卷曲等觀賞特征,是適合早春觀賞的特色花卉。其中的安徽貝母、銅陵黃花母、皖南貝母、白花貝母的觀賞價值較大,適宜于庭園、路旁栽種。它們均易栽種與繁殖,引種至合肥均生長繁衍良好[42]。

      福建陳璋[43]報道了歐洲非常流行花貝母,我國各地種植較多、面積較大的有平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浙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種植,布置花境或基礎(chǔ)種植均可。矮生品種則適合盆栽,觀賞性極強。并介紹了皇冠貝母的形態(tài)特征、生態(tài)習(xí)性、栽培要點及黃花貝母、勘察加貝母、總苞貝母、深裂柱貝母、波斯貝母、浙貝母、阿爾泰貝母、平貝母等觀賞貝母的形態(tài)特征。

      蘇州蔡曾煜[44]也報道了貝母的觀賞特性,寫到貝母花鐘狀,有些種類花色鮮艷,有的在花瓣上具有特殊的方格花紋,深受人們喜愛。國外常將貝母用于庭院栽培與家庭盆栽。許多以賞花為主的品種,常見的有皇冠貝母、阿爾泰貝母、波斯貝母、雷蒂寧貝母、米基拉維基貝母等。這些以觀花為主要目的貝母,通常稱為花貝母。其中皇冠貝母因其獨特的花序形態(tài)與亮麗的花色更受青睞,也是近年新興的球根花卉。目前已有許多園藝栽培品種,國內(nèi)也開始少量引進。

      葉劍秋[45]也報道了國際流行花貝母,花貝母原產(chǎn)于土耳其南部,為百合科多年生球根花卉。鮮鱗莖較大,株高70 cm左右,莖直立,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株頂著花,數(shù)朵集生,花冠鐘形,下垂生于葉狀苞片群下?;r紅,橙黃,黃色,花期5月,可以用于球根花園、切花等?;ㄘ惸甘峭瑢僦杏^賞價值最高的種類之一,另有波斯貝母株高80 cm,花穗長,初夏開花,可以用作花境,禾貝母,又名米其拉維基貝母,株高20 cm,葉片細,灰綠;花穗小,花鈴形,下垂,花期初夏,可作地被、巖石園等。

      3.2 貝母屬植物藥理作用

      貝母屬藥用植物的分類最早見于清代《本草綱目拾遺》,書中按照功效明確的將貝母分為2大類:川貝母與浙貝母。臨床用藥也將貝母分為“浙貝”和“川貝”2大類群?!按ㄘ悺保源ㄘ惸笧橹?,包括西北和東北產(chǎn)的伊貝母和平貝母等,它們均含有同一量大的生物堿——西貝素,均具清熱潤肺止 咳之功,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 、咯痰帶血。而“浙貝”以浙貝母為主,包括長江流域地區(qū)產(chǎn)的湖北貝母,東陽貝母等 ,它們含有2種量大的生物堿——浙貝甲素和浙貝乙素,均具清熱化痰、止咳、開郁散結(jié)之功,用于熱痰咳嗽、肺癰、乳癰、凜病、痰核。隨著人們對貝母屬藥用植物的研究和發(fā)現(xiàn),到目前為止,貝母類中藥材已不下幾十種?!吨袊幍洹?005年版收載的有川貝母、平貝母、伊貝母 、浙貝母以及湖北貝母,而川貝母包括百合科貝母屬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 、棱砂貝母等,伊貝母包括百合科貝母屬植物新疆貝母和伊犁貝母[46]。

      各種研究表明,貝母的藥理作用體現(xiàn)在一下幾個方面:呼吸系統(tǒng)方面的藥理作用;心血管系統(tǒng)方面的藥理作用;胃腸平滑肌方面的藥理作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方面的藥理作用等。姚麗娜等[47]考察了湖北產(chǎn)3種貝母總堿湖貝、鄂貝、紫花鄂貝總堿舒張離體氣管平滑肌作用,結(jié)果湖貝96.52%,鄂貝58.34%,紫花鄂貝20.42%,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均差異有顯著性(均p<0.05)。李 萍等[48]分別考察了2種生物堿單體對豚鼠的平喘效果,其中鄂貝定堿在劑量3.0,0.3 mg·kg-1時均無平喘作用。閆琳等[49]得出寧夏貝母總堿具有與蛇膽川貝口服液類似強度的止咳作用。蔣文躍等[50]則報道了浙貝有降低全血粘度、明顯抑制紅細胞的聚集和提高紅細胞的變形能力等作用。湖貝醇提物對乙酰膽堿(Ach)所致回腸收縮有明顯松弛作用,其作用比川貝、浙貝略強,湖貝和鄂貝總堿也具有此作用。胡凱文等[51]得出浙貝母堿在體外具有逆轉(zhuǎn)白血病細胞多藥耐藥活性,并指出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增加耐藥細胞內(nèi)抗癌藥物濃度,抑制耐藥細胞P-gp蛋白表達有關(guān)。

      4 貝母屬植物在我國發(fā)展前景的討論

      我國貝母屬自然種質(zhì)資源豐富,但對貝母的研究主要在藥用方面,對其觀賞特性的開發(fā)應(yīng)用研究較少。如果不加以開發(fā)利用,也無法轉(zhuǎn)化為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诖?,筆者認為應(yīng)該注重結(jié)合以下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從而加快貝母屬植物在我國的普及和發(fā)展。

      4.1 加強保護,合理利用

      建立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基地,加強對野生貝母植物資源的保護。難能可貴的是新疆貝母屬植物中的裕民貝母和塔城貝母,是已知136種世界貝母中唯一開藍花的種,已引起國內(nèi)外有關(guān)方面的重視,需及時制定以保護為基礎(chǔ)的利用計劃。

      4.2 引種馴化,深入研究

      新疆野生貝母種類繁多,類型豐富,花色繽紛,花香襲人,加之早春開花,是十分珍貴難得的花卉資源。在國外,波斯貝母、方格斑貝母、浙貝母已作為花卉栽培。所以應(yīng)進一步進行深入的資源調(diào)查,查清資源的種類、分布、數(shù)量、觀賞特性及其生長環(huán)境,制定詳細的引種馴化計劃,并開展繁殖和栽培研究。

      4.3 綜合評價,重點開發(fā)

      綜合評價貝母屬植物的觀賞特性,結(jié)合目前的市場需要,重點開發(fā)具有明顯優(yōu)勢花色、花期以及具有特定功效的種類,如開發(fā)早春蜜源植物。野生貝母,尤其是栽培貝母,花朵中的蜜腺分泌著淚水般花蜜,是早春稀有的蜜源植物。貝母花蜜,不久將成為新的藥用保健珍品。開發(fā)香料植物資源,新疆貝母屬植物中的裕民貝母,不僅花朵具有濃烈香氣,鱗莖中也含有較豐富的香豆精,有望成為香料植物。

      4.4 培育新品種

      目前,荷蘭、日本、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利用中國的野生草本植物資源,已經(jīng)培育出大量的新品種,而我國仍處于野生狀態(tài)[52]。因此,應(yīng)加快育種步伐,盡快利用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野生植物資源,通過有性雜交、多倍體誘變、輻射育種、花粉單倍體育種以及遺傳工程和現(xiàn)代化手段培育具有香氣、重瓣和保健作用的貝母花卉新品種,達到觀賞價值高、適用性強、成本低、市場競爭能力強的目的,并盡快在園林中推廣應(yīng)用,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 楊繼祥.人參、貝母、天麻栽培與加工[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7:138.

      [2] 余世春,肖培根.中藥貝母的藥用歷史及發(fā)展方向[J].中國中藥雜志,1990,15(8):6.

      [3] 梁松筠.百合科(狹義)植物的分布區(qū)對中國植物區(qū)系研究的意義[J].植物分類學(xué)報,1995,33(1):27 -51.

      [4] Terrill W B,Sealy JR.Studies in the genus Fritillaria(Liliaceae)[J].Hooker’s Icons Plant Arum,1980,39(1 -2):1 -280.

      [5] Lin G,Li S L.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Fritillaria isosteroidal alkaloides,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Beimu,the antituss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J].Chromatogram A,2001,935:321.

      [6] Hua R,Sun S Q.Discrimination of fritillary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origin with 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scopy[J].Pharm Biomed Anal,2003,33:199.

      [7] Li S L,Lin G,Chan S W,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major is steroidal in bulbs of Fritillari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J].Chromatogram A,2001,909:207.

      [8] Rechinger K.Flora of lowland Iraq[M].New York:Heffner Publishing Co,1964:147 -155.

      [9] 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14卷[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79:97.

      [10] 徐良.藥用植物創(chuàng)新育種學(xué)[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60-264.

      [11] 段咸珍,鄭秀菊.新疆貝母屬植物分類研究[J].植物分類學(xué)報,1987,25(1):56.

      [12] 段咸珍,鄭秀菊.新疆貝母屬植物研究初報[J].園藝學(xué)報,1987,14(4):283 -284.

      [13] 羅毅波,陳心啟.新疆貝母屬的訂正[J].植物分類學(xué)報,1996,34(1):77 -85.

      [14] 段咸珍,鄭秀菊.國產(chǎn)多輪貝母訂正[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1):14 -16.

      [15] 楊永康,吳家坤.國產(chǎn)貝母屬的新分類群(續(xù))[J].武漢植物學(xué)研究,1987,5(2):125.

      [16] 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13卷[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79

      [17] 余國奠.中藥貝母類的研究-Ⅳ.湖北貝母屬藥用植物資源[J].南京藥學(xué)學(xué)報,1985,16(3):25 -31.

      [18] 王影,周守標.安徽貝母屬植物的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J].生物學(xué)雜志,2005,22(4):8 -9.

      [19] 王影.安徽貝母屬植物微形態(tài)及核型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xué)碩士論文,2006.

      [20] 陳心啟,夏光成.中藥貝母名實考訂[J].植物分類學(xué)報,1977,15(2):31 -45.

      [21] 鄭曉軍.河南野生草本紫花觀賞植物資源與園林應(yīng)用研究[J].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9,43(1):73.

      [22] 余世春,肖培根.中國貝母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及其應(yīng)用[J].中藥材,1991,14(1):18 -23.

      [23] 朱旭東.3種觀賞貝母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6,(4):70 -72.

      [24] 成海鐘.皇冠貝母引種栽培研究[J].中國花卉園藝,2007,(8):18-21.

      [25] Roy Genders.Bulbs:a complete handbook of bulbs,corms and tubers[M].London:Robert Hale& Company.1973.

      [26] http://www.fritillaria.org.uk/Image%20Pages/fritillaria_meleagris.htm.

      [27] http://www.fritillaria.org.uk/Articles/growing_fritillaries_by_cyril_lafong.htm.

      [28] 克里斯托佛·布里克爾.世界園林植物與花卉百科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3:396-434.

      [29] 湯甜.三種貝母的快繁及離體保存技術(shù)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碩士論文,2008.

      [30] 王書軍.百合科貝母屬藥用植物分類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6):1609 -1614.

      [31] 房杏春,李萍,田琳,等.裂解-高分辨氣相色譜-模式識別在貝母類中藥分類分析中的應(yīng)用[J].中國藥學(xué):英文版,1992,1(2):65.

      [32] 顧雪中,沈國芳.新疆貝母的紫外光譜鑒別[J].中草藥,2001,32(7):646.

      [33] 王曙,徐小平,譚昌勇,等.川貝母與其他貝母的薄層色譜鑒別[J].華西藥學(xué)雜志,2002,17(3):219.

      [34] Hue R,Sun SQ,Zhou Q,et al.Discrimination of fritillary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origin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R spectroscopy[J].Pharm Biomed Anal,2003,33:199.

      [35] Zych M,Stpiczyńska M.Neither protogynous nor obligatory outcrossed:pollination biology and breeding system of the European Red List Fritillaria meleagris L.(Liliaceae)[J].Plant Biology,2011,13(2):285 -294.

      [36] Knuth P.Handbuch der Blütenbiologie,Band II,Teil 2:Lobeliaceae bis Gnetaceae[M].Leipzig:Verlag von Wilhelm Engelmann,1899.

      [37] Hedstrom I.Kungsangsliljans pollinationsekologi[J].Svensk Botanisk Tidskrift,1983,77:313 -325.

      [38] Goulson D,Bumblebees.Their behaviour and ecol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9] Schoonhoven L M,van Loon JJA,Dicke M.Insect-plant biology[M].2nd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40] 吳曉清.基于ISSR分子標記的觀賞貝母親緣關(guān)系分析[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2010.

      [41] 丁自勉.觀賞藥用植物圖鑒[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8:14-19.

      [42] 謝中穩(wěn),劉鵬.安徽百合科野生觀賞種質(zhì)資源的分布與利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1994,22(3):261 -264.

      [43] 陳璋.歐洲盛行花卉花貝母[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04(6):4-5.

      [44] 蔡曾煜.貝母與花貝母[J].中國花卉盆景,2006,(11):2 -4.

      [45] 葉劍秋.國際流行花貝母[J].園林,2004(5):35.

      [4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5.

      [47] 姚麗娜.湖北貝母、鄂北貝母、紫花鄂北貝母總堿對呼吸系統(tǒng)的藥理作用[J].同濟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93,22(1):47 -49.

      [48] 李萍等.鄂貝定堿的藥理作用研究[J].中草藥,1993,24(9):475-477.

      [49] 閆琳,李漢清,戴貴東.寧夏貝母總堿的鎮(zhèn)咳與祛痰作用[J].寧夏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99,21(3):164 -165.

      [50] 蔣文躍.化痰藥半夏、瓜蔞、浙貝母、石菖蒲對大鼠血液流變學(xué)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2002,43(3):215 -216.

      [51] 胡凱文.浙貝母堿逆轉(zhuǎn)白血病細胞多藥耐藥的研究[J].中華血液學(xué)雜志,1999,20(12):650 -651.

      [52] 鄭曉軍.河南野生草本紫花觀賞植物資源與園林應(yīng)用研究[J].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9,43(1):73.

      猜你喜歡
      貝母植物
      不同產(chǎn)地的貝母中主要生物堿的含量比較及其毒性評價
      中國飼料(2022年17期)2022-09-08 03:52:02
      王瑩作品賞析
      言采其蝱說貝母
      植物的防身術(shù)
      把植物做成藥
      哦,不怕,不怕
      HPLC法同時測定新疆貝母中3種核苷類成分
      中成藥(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將植物穿身上
      植物罷工啦?
      植物也瘋狂
      肇庆市| 湖北省| 油尖旺区| 常州市| 郴州市| 武胜县| 永登县| 榆社县| 和龙市| 海南省| 阿瓦提县| 沭阳县| 遂宁市| 北京市| 崇明县| 孟津县| 名山县| 石渠县| 吴堡县| 淳化县| 两当县| 同德县| 合水县| 铜川市| 绿春县| 名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珲春市| 淳化县| 黎川县| 通辽市| 冀州市| 会宁县| 独山县| 增城市| 德庆县| 阿坝县| 衡水市| 新沂市| 会同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