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解非·詩歌品鑒(當代詩人九家)

      2013-12-12 11:36:19解非
      天津詩人 2013年2期
      關(guān)鍵詞:意象詩人詩歌

      韓作榮·火狐

      韓作榮:197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多次榮獲國內(nèi)各種文學獎項多種,著有詩集十一部、詩論集三部,隨筆集二部,報告文學集二部,詩集《韓作榮自選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火狐

      火狐從雪原馳過

      將山野劃出一道流血的傷口

      也許這是潛在的貼近本能的傷害

      就像風不能不在草尖上舞蹈

      與寂靜相鄰,是因失血而蒼白的憂傷

      淡泊了優(yōu)雅且有節(jié)制的情感

      眼含古老的液體洗刷晝夜

      便澆熄了瞳仁里兩堆焦灼之火

      火狐仍然漂亮著,像燦爛的謊言

      誘惑將我?guī)朊菜破届o的暴戾

      哦,你虛假的火,施展魔術(shù)的紅布

      迷茫中我計數(shù)你謎一樣的足印

      一滴埃利蒂斯的雨淹死了夏季

      你虛設(shè)的嘴唇再也不會卷起風暴

      太陽已經(jīng)遠離,不在我的脈管運行

      品鑒:

      火狐是怎樣的性情?韓作榮先生為什么對它情有獨鐘?

      火狐在北方也叫草狐,棲息于森林、灌叢、草原、荒漠、丘陵、山地、苔原等多種環(huán)境中,適應(yīng)能力非常強,一般都是獨自棲息,通常夜里出來活動,白天隱蔽在洞中睡覺,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50多公里……。一如:“火狐從雪原馳過/將山野劃出一道流血的傷口”。而這樣的開篇讓我們分明感受到的就是詩人力圖擺脫周圍世界的一切束縛,像個桀驁不馴的火狐一樣自由自在的陶醉在自己對世界一霎那的體悟中,甚至將時間與體驗分離,全身心的投入,但在情感上很有節(jié)制,很有現(xiàn)代性的生命感和時空觀。

      我們通常所說生命的體驗有兩個層次,客觀的身體體驗和主觀的精神體驗,什么是人生的歸宿?也就是詩人所說的尋求精神的棲居家園,生存的終極意義呢?其實,在這首詩歌中詩人與火狐,時而幻化成為一體,時而又神形分離各自獨立,生命稍瞬即逝而時空無限,面對的便正是這火狐一樣的來自于無限時空體驗的自我反思與警醒,大自然中的火狐尚能自強不息,那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怎能固步自封?然而,直面現(xiàn)實,生存的雙重體驗最后也只能是:“太陽已經(jīng)遠離,不在我的脈管運行”。同時,詩人化用了希臘詩人埃利蒂斯《海倫》中詩句:“第一滴雨淹死了夏季”。

      波德萊爾曾深有感觸:“詩人用混合一切感覺的方法,把自己的體驗翻譯成超驗世界的象征,成為超感覺世界的意象?!睆脑娙诉x用的意象來看,火狐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智慧化身,但是,現(xiàn)實讓它:“眼含古老的液體洗刷晝夜/便澆熄了瞳仁里兩堆焦灼之火”,這樣的情感是“狐”還是“人”?這情真意切正可謂是滲入了韓作榮先生對生命存在的體驗與思考,加之詩人獨特的性格和處世態(tài)度,以及傳統(tǒng)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比興、象征、典故引用等在詩歌中的具體體現(xiàn),使其形成了言近旨遠,渾厚和雅,體趣幽深的詩歌藝術(shù)風格。

      羅廣才·白蘞

      羅廣才:(1969— )作品散見于國內(nèi)外報刊雜志,被收入國內(nèi)九十余種詩歌選本。其詩歌《為父親燒紙》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著有詩集、文集三部,現(xiàn)為《天津詩人》詩刊總編輯。

      白蘞

      在山野 在路邊草叢

      愛與不愛都是事實

      支上畫架 勾勒一座山

      著上顏色 渲染一片林

      撕掉重來 淌出一溪清泉

      傳奇。芬芳。絢麗

      抵不住肉體里無盡的糾纏

      所有的空所有的疼所有的快感

      終不過是草本一樣的

      幻生

      何時再遇到自己

      紅褐色的前世和層層脫落的來生

      依舊體輕、脆硬還是在彎曲中折斷

      空出所有的空 苦出所有的苦

      還是要重回人間啊

      為被水火燙傷的人民

      清熱解毒

      品鑒:

      白蘞,又名山地瓜、野紅薯等,一種可以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的中藥。羅廣才先生以一種中藥入詩又入世,其旨意何在?

      禪學中講,人的佛性與生俱來,即:“本來心”。人落入塵世后能夠不為外物所誘惑,以“本來心”去做好這入世的事情也是人修行的一種境界,羅廣才先生以白蘞為依托有感而發(fā),情郁結(jié)于心而生詩文,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形象性,他的詩歌貴在真實,大多數(shù)是情真意切的淡遠之作,這首詩歌的意象含蓄凝練,滿懷著對美好理想的追求,詩中“白蘞”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在遣詞造句上的良苦用心,簡潔準確,質(zhì)樸流暢,優(yōu)美和諧,含蓄明快,樸素的語言與生命體驗完美地統(tǒng)一,使哲思靈動自然地流于字里行間,達到真切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

      羅廣才先生的詩性話語正是他生命體驗的真實記錄,他的目光由“支上畫架 勾勒一座山/著上顏色 渲染一片林樹”之大處落墨,繼而轉(zhuǎn)向白蘞“終不過是草本一樣的/幻生”,最后投向一種心境:“為被水火燙傷的人民/清熱解毒” 。詩人對生活實質(zhì)的描寫緊扣詩題,用閑適靈動的筆來描述自己心靈的執(zhí)著的追求,用白蘞的命運來隱喻人類的命運,寓情于景,恬靜山野為大背景,它與野生的白蘞和諧地構(gòu)成一幅有層次、有深度的詩意畫卷,讓我們感覺到白蘞就在天地中,但幾乎不著痕跡的呈現(xiàn)出一種詩性之美,人格之美,藝術(shù)之美。

      詩人將自己內(nèi)心情感與自然生命有機融合,生死輪回在無形之中就透著一個“悟”字,通過白蘞深刻地悟出人之生命也同樣是本真的自適,詩人本身就是生活的一份子,生活本身賦予詩人一種不平凡的使命,詩性的品質(zhì)和人性的品質(zhì)密不可分,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tǒng)一需要情感和理性不斷的融合才能實現(xiàn),而作品的高度和深度正是取決于詩人的人格境界,白蘞以“清熱解毒 ”的藥性入世,詩人以“拯救”之詩歌精神在自己的詩歌中找到了真實的歸宿,思想的敏銳穿透力、意蘊的內(nèi)在沖擊力喚起一種人類的共識,靈動機智的跳出托物言志的窠臼,以詩歌的移情、詩歌的抽象彰顯一種大詩歌精神,取常見題材,道他人之所未道,展示了詩人深湛的創(chuàng)作功力??梢?,詩歌藝術(shù)的確是屬于內(nèi)心獨特體驗的藝術(shù),蘊涵著詩人的智慧哲思,意境悠遠、意蘊深長為這首詩劃上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句號。

      西川·風(之一)

      西川:原名劉軍,江蘇人,知識分子寫作詩群代表詩人之一。以及各種詩歌大獎。著有詩集五部,其中《西川的詩》榮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

      風(之一)

      風終將吹來,啟示命運

      風的馬、風的鷹,昨夜已在

      我的夢中張掛了風鈴

      夏季疲倦于干渴,風終將吹來

      有人已將蠟燭端出居室

      有人已在娓娓低語,講述天堂——

      一陣風

      一陣風將在人間吹起波瀾!

      把固執(zhí)的雪萊吹得嘩嘩作響

      把老鼠們吹得翩翩起舞

      一陣風將閉力推開

      鰥夫的房門,邀他登高望遠

      望見心花怒放的姑娘

      走在風中

      對于收藏歲月的孩子,風是

      崇高的幫助:吹落父親的帳木

      母親的信札,讓他彎腰拾起——

      風終將吹來,當夏季結(jié)束

      我們這些窮人將啜飲

      一杯清水,閱讀一部描寫風聲的

      書籍

      品鑒:

      詩歌能夠震撼人心的力量一般都來源于深刻的理性思辨,文化內(nèi)涵和精神內(nèi)涵的豐富與深刻,自然會讓詩歌具有一種豁達睿智的審美情韻,可以說一首詩歌的意象就是言外之意的傾訴,詩者之間的心有靈犀就來自于詩歌意象的生命之音,而西川先生歷來善于采用奇特的意象和別具匠心的比喻,以無聲勝有聲去追求詩境的言外之意,表達了心靈深處最直接的意念與渴望,貌似不動情,實則不然,有一種沉郁悲凄的情感節(jié)奏在富于節(jié)奏韻律的詩性語言中流露出來,產(chǎn)生一種靈動的氣韻來展現(xiàn)生命中最本質(zhì)的真實。

      在這首詩歌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詩人的構(gòu)思奇特,情感曲折,其中幽默,抑或嘲諷,以及發(fā)自肺腑的情素都有機地溶于詩中,有著明亮透徹而又情趣盎然的哲學意味。比如:“一陣風將在人間吹起波瀾!/把固執(zhí)的雪萊吹得嘩嘩作響/把老鼠們吹得翩翩起舞”這樣的詩句看似平淡卻道出了“風”的天性,簡潔明白的表達了一種情緒、一種精神,通過“風”把全部屬于人的感覺都喚醒了,使之復(fù)活在詩意的文字語言中,人才能從實用的功利中解放出來,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完整的人,而這樣的詩歌審美品格又何嘗不是詩人審美人格的一種延續(xù),一種超越呢?

      西川先生的詩歌的思想性與藝術(shù)性往往不局限于形式,而是指向了人性之道,抑或說是一種向上的自我超越,他的詩歌給我的感覺一直是去探索一種精神,在藝術(shù)的追求中為生存開辟一條讓心靈走出困境的道路,同時,體悟不同語境中的變幻不定的意義來擴展心象視野,讓人感覺親切樸實而又清新流暢,睿智豁達而又柔情細膩,不刻意地雕章琢句,而是筆墨傳神韻,在不經(jīng)意間就潤生出一個超現(xiàn)實的想象,以致達到了一個精微深奧的詩意境界。

      吉狄馬加·彝人談火

      吉狄馬加(1961—)彝族,著名詩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多次獲得中國國家級的文學獎,現(xiàn)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中國詩歌學會常務(wù)副會長、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長。是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副主席。出版詩集六部。

      彝人談火

      給我們的血液,給我們土地

      你比人類古老的歷史還要漫長

      給我們啟示,給我們慰藉

      讓子孫在冥冥中,看見祖先的模樣

      你施以溫情,你撫愛生命

      讓我們感受仁慈,理解善良

      你保護著我們的自尊

      免遭他人的傷害

      你是禁忌,你是召喚,你是夢想

      我們無限的歡樂

      讓我們盡情地歌唱

      當我們離開這個人世

      你不會流露絲毫的悲傷

      然而無論貧窮,還是富有

      你都會為我們的靈魂

      穿上永恒的衣裳

      品鑒:

      千百年來在人們的信仰意識中,火神是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關(guān)系最為密切的神抵之一,被各民族人們頂禮膜拜,拜火可以說是很多民族居于首位的宗教儀式。在著名的波斯神廟中火是神圣的象征,耶路撒冷廟中的長明燈更是永不熄滅。而火又是生存和生活的重要能源,人們敬仰它又懼怕它?;鹕駨膯渭兿笳髯匀涣Φ纳竦o演化為超越自然力本身的人文精神。

      我參加過彝族的火把節(jié),時間從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起,歷時1至3天,白天人們相互飲酒祝賀,舉行摔跤、斗牛、射箭、賽馬……,夜晚舉行篝火晚會,燃起無數(shù)支火把在田間迥轉(zhuǎn)奔跑,表示向天蟲宣戰(zhàn),他們還有祭奠火塘的習俗,拜火也是他們的一種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以祈求火神不要降臨火災(zāi)。其神性延展到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領(lǐng)域中,彝人世世代代與火結(jié)下不解之緣,而做為彝人的兒子的吉狄馬加先生他要通過這首詩歌告訴我們什么?

      吉狄馬加先生的詩歌屬于生養(yǎng)他的故土家園,他的一生都在為他的民族歷史和民族文化而放聲歌唱,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都成了精神的一個征兆,心靈的一個跡象。比如這樣的詩句:“當我們離開這個人世/你不會流露絲毫的悲傷/然而無論貧窮,還是富有/你都會為我們的靈魂/穿上永恒的衣裳”。 詩人對“火”的情感融入了獨特的理解,的確充滿了令人解頤、發(fā)人深省的思考,一是超驗意義的終極訴求;一是經(jīng)驗意義的人間關(guān)懷,構(gòu)成了自己詩歌本質(zhì)上的人性與神性的人文精神、以及理性與信仰的宗教精神。

      他寬廣豪放的胸襟,曠達通脫的人生態(tài)度,詼諧幽默的個性氣質(zhì),形成了他的詩歌所特有的直抒胸臆、質(zhì)樸剛健、溫和悲憫的抒情風格,他擅長于用質(zhì)樸的語言簡煉地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筆力雄壯的發(fā)掘那些和自己主觀情感相契合的意象,獨具匠心將它們再現(xiàn)出來形成一種氣象渾厚的大境界。而且,全詩幾乎處處用比興,使詩意明白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卻能夠啟迪人們的智慧,引導(dǎo)人們?nèi)マq證、全面地認識和把握世間萬事萬物。

      車延高·給自己的來世寫生

      車延高:(1956-)自1977年起在國內(nèi)報刊雜志發(fā)表散文、雜文、報告文學作品,雜文在省市報刊多次獲獎,2出版詩集三部,其中《向往溫暖》榮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

      給自己的來世寫生

      當一陣風把五月灌醉

      我會跟著兩條腿翻越籬笆

      把一枝夾竹桃斜插在陽光的鬢角

      打發(fā)走云

      在一蔓牽?;ǖ母舯诘嚷愤^的姐姐

      和她的微笑碰面,這彼此的堂會

      不要開場的鑼鼓和響板

      一對虎牙和另一對虎牙對白

      一招一式都在亮相

      先聽一只蜜蜂在園子里唱戲

      再看一群蝴蝶替莊周搖扇

      用撲粉的翅膀調(diào)好空氣

      給沒有做夢的花朵上妝

      我會用漂亮的鼻子嗅今年的氣味

      跟著姐姐追蝴蝶年輕的靈動

      累了,就躺在暖暖的陽光下

      用大膽的想象給來世寫生

      姐姐恬靜,勸她變一棵綠油油的白菜

      大方清秀,人見人愛

      即使長出菜蟲,也舉止得當

      我喜歡熱烈,準備變一棵辣椒

      小的時候,當自己的飾品

      到了秋天,打扮得紅紅火火

      讓枝頭掛滿異型的燈籠

      品鑒:

      這首詩歌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現(xiàn)實人事物象,而是一種心象,由許多類似事件、類似感受的綜合、凝聚、虛化,生成的一種典型化的空靈多蘊的心理情境,這種詩歌藝術(shù)由于追尋者和被追尋者的虛化,讓那些看來生活中的是真實的意象,比如:籬笆、牽牛花、蜜蜂、蝴蝶、白菜、辣椒、燈籠等都成了虛擬的象征性意象,創(chuàng)造出一種似花非花的意境。

      這樣意境的整體象征來描述愛情,可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能比愛情使兩個人靠得更近,也沒有什么能比愛情使兩個人離得更遠。沒有什么比愛情帶給人的希望更大,也沒有什么比愛情帶給人的失望最多,我記得羅蘭曾說過:“愛情是一種宗教?!?/p>

      車延高先生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個神奇的詩與美的圖景,飄溢著人世間最優(yōu)美芳醇的情思,它們來自一個詩人最真實的心靈世界,看似是一種單純的謳歌,實則在以情造景,這種以情造景是為了更好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體驗和人生感悟,并把一種美好的憧憬寄托于“來世”,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物象而又不滯于物象,可謂是 :“德體內(nèi)蘊”(《詩式》)。

      其最精致之處還在于“興在象外”,就好似一幅畫面,畫面中心是詩人“把一枝夾竹桃斜插在陽光的鬢角/打發(fā)走云/在一蔓牽?;ǖ母舯诘嚷愤^的姐姐/和她的微笑碰面”其中 “碰”字用得很巧妙,有一種賓至如歸之感,帶來了一股溫暖的氣息。夾竹桃,陽光的鬢角,云,牽?;?,姐姐,層次分明,有遠有近,有聲有色,形成了“微笑碰面”的畫境,而這畫境是一個“象”,就有了“興”中寓含不盡的韻味。

      詩人以清冷淡遠,細密委婉的情思就是為了《給自己的來世寫生》:“姐姐恬靜,勸她變一棵綠油油的白菜”,這綠油油的色調(diào)使人不由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守著一份清雅、一份樸實、一份人間煙火氣;“我喜歡熱烈,準備變一棵辣椒”進而成為“異型的燈籠”,可見,詩人用心良苦,在客觀事物和主觀感情上架起了一座橋梁,呈現(xiàn)一幅情景交融的生動畫面,他對于感情脈絡(luò)的了悟,語言的巧妙運用,讓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他在詩歌藝術(shù)上造詣頗深,情感真切的創(chuàng)作了這樣獨具藝術(shù)個性的含蓄蘊藉,澄澈虛空,境界幽遠的詩篇。

      何三坡·灰喜鵲

      何三坡:(1964-)土家族,文化批評家,詩集《灰喜鵲》。主編《藝術(shù)札記》6卷等。

      灰喜鵲

      這些白花花的陽光

      從藍天上倒下來

      院子里的綠樹就明亮了

      幾只灰喜鵲在樹上跳躍

      發(fā)出歡快的叫聲

      山崗

      在清晨,在燕山上

      在萬丈陽光里

      樹葉里躲藏著錦雞和百靈

      一陣風帶走了閃爍的流水

      此刻,我愿意做一個

      沒有理想的人

      我愿意一直陪你坐到衰老

      像草木一樣安靜

      品鑒:

      何謂“灰喜鵲”?在民間,喜鵲還有一個很別致的名字叫:神女,為留鳥。千百年來灰喜鵲一直被人們視為吉祥之鳥,它有長長的尾巴,背部灰藍色,很招人喜愛。但從它的潛質(zhì)來說它也是兇猛的攻擊性鳥類。那么,何三坡先生這部詩集到底蘊藏著怎樣的一顆詩心呢?

      《灰喜鵲》之美主要是來自于他詩歌意象的生動和優(yōu)雅,意象是獨特的審美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shù)形象,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jié)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是生活的景象與詩人的情思的有機融合,是思想情感與具體物象的完美結(jié)合。這首詩歌蘊含著情、意、理、趣、味的自然而然的契合,也應(yīng)了司空圖說的:“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讀后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情懷和綿長的韻律,有一種悠遠幽深的意境或一種超越時空的精神。

      他的《山崗》有遠景有近景,有仰視有俯視,有冷色有暖色,有人聲有水聲。有機地把繪畫美、音樂美與詩歌美充分地結(jié)合起來,把“意”與“象”結(jié)合起來,表達了“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的精神境界,詩人體味到的山水之神韻有著生命的活力和靈性,詩人自身之神韻也有了超拔脫俗的生命意識,以及情致之中的人生哲思。他的詩歌能夠于山水自然中去感悟,而人生哲理中的神韻與自然山水中蘊藏的神韻天衣無縫的融和。

      何三坡先生詩歌大都是意象單純,主題明朗,自然蘊含著詩人的一顆本真的童心,詩意自然真切、信心滿懷、噴薄而出,向世人展示一個不拘一格的詩性世界。詩歌意象美主要源于心象之美,是詩人情感對應(yīng)客觀外物的一種移情符號。亞里斯多德說:“心靈沒有意象就永遠不能思考?!逼纷x何三坡先生的詩歌,大多是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他身之所居,游蹤所至,皆是美景在目,心意所感,頗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把繪畫的精髓帶進了詩歌,以靈性語言和生花妙筆描繪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靈、或淡遠的傳神之作。

      齊宗弟·陽光之上

      齊宗弟:(1963-)承德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詩集有《過程》、《齊宗弟短詩選》(中英文對照)、《在風中》等。

      陽光之上

      陽光上的傷痕越來越多

      血 早已失去往日的光澤和美麗

      此時 大地就像陣痛中的母親

      握緊雙拳 沒有一點點呻吟

      深秋 成熟的莊稼把愁苦掩蓋著

      那些樹木 站立成孝順的孩子

      摟在懷里的暖漸漸隨目光散盡

      春天 黎明十分的一聲吆喝

      日復(fù)一日 糾纏那些躁動的根

      手上那么多的漢字

      一個一個不安的種子

      拒絕腐朽 拒絕懶惰 拒絕黑暗

      幻想一滴雨 一縷風 沐浴

      脊背上皸裂的土和堅硬的沙

      渴望 黃昏打開一扇窗 點燃一盞燈

      與大地而視 聽水由東向西

      脫去滿身光的灰塵和詛咒

      敵意全無……

      品鑒:

      中國當代新詩雖說借鑒了國外的文化思潮,可我始終認為儒家兼濟天下、仁政愛民的思想一直是中國詩歌的精髓,而齊宗弟先生的詩歌正是體現(xiàn)了這樣的文化底蘊,自然而然弘揚了這樣的人文精神,他充分發(fā)揮詩歌的社會功能,不粉飾現(xiàn)實,不阿諛奉承,有補于世。他的詩歌往往是把發(fā)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穎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熔鑄一體,來服人以理、動人以情的。

      詩歌的深度是詩歌存在的一種定式,齊宗弟先生的詩歌中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憂患的哲學意識,詩歌意象自然而生動,依托豐厚的文化傳統(tǒng)的底蘊來質(zhì)樸練達的表達, 生動形象、寓意深廣、純凈雅致的文字,使人感到格外親切,詩中有色、有味、有象,有聲……,還有意境,似若直率而情意無限,讓自然情感的真實流淌,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詩歌魅力。

      他還擅長從生活的細微處提煉出個人獨特的見解,這首詩歌以一種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想象力來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詩意境界,同時,栩栩如生的塑造了一個大地母親的形象,詩句動人心魄:“陽光上的傷痕越來越多/血 早已失去往日的光澤和美麗/此時 大地就像陣痛中的母親/握緊雙拳 沒有一點點呻吟”??梢哉f正是大地母親的隱忍與堅強,讓萬物生靈對她頂禮膜拜,化解敵意,在《陽光之上》詩意的、自由的、快樂的舞蹈。

      其實,詩歌就是一種精神,就是這:“手上那么多的漢字/一個一個不安的種子”,這些種子要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而這不正是一個詩人的某種絕對精神和終極價值的確定嗎?一個真正的詩人對于生命意義與價值的追尋是他責無旁貸的使命,對個人的內(nèi)心聲音的挖掘的同時無不是關(guān)注時代的脈搏和人類的命運,詩歌不僅是一種藝術(shù)實踐,還應(yīng)該是民族的文化特質(zhì)。詩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是息息相關(guān)的,而齊宗弟先生也正是通過自身的寫作來提升自己詩歌的審美品位,展示詩歌獨有的內(nèi)在的精神特征,而這樣的精神特征就是一首詩歌的靈魂,正如他自己說的:今生今世惟一想做到的就是守住靈魂。

      趙樹義·靈魂倒掛在樹梢

      趙樹義:筆名葉綠素,山西長子人,60年代生人,現(xiàn)居太原。供職于《人民代表報》社,曾出版詩歌、散文、小說雜集《且聽風走》,散文集《低于鄉(xiāng)村的記憶》。

      靈魂倒掛在樹梢

      驚悸或顫栗的時刻,我會看見你掛在樹梢

      我一直相信你是溫暖的,像一只鳥窩

      我一直懂得你的千瘡百孔,像那只鳥窩

      搖擺的是肆虐的風,不是你

      墜落的是鳥窩里光滑的蛋,不是你

      可我還是透過指縫看見了你的搖擺,看見你

      像一顆蛋,被人緊緊攥在手心

      苦汁破殼而出。一棵樹和春天剎那綠了起來

      掩映的鳥窩剎那濕潤起來

      可我還是喜歡你冬天里那副吊兒郎當?shù)哪?/p>

      喜歡你赤裸裸地倒掛在枯枝中間

      像一枚扎眼的釘子,刺穿慘淡的黃昏

      即使樹倒下,你也不會倒下

      品鑒:

      趙樹義先生的詩歌常常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境界美,其審美維度主要是以意象的角度切入,用出人意料的意象組合表達了他對世界、生活和生命的新鮮體驗,其自然意象:鳥窩、風、光滑的蛋、一棵樹、扎眼的釘子……,成為他的詩歌一個鮮明的價值取向,以小見大的塑造了詩歌的夢境與幻境的直覺性特點,他的詩歌探求人的生存價值和人性本質(zhì),一貫主張回歸人的自性本真,在自然意象的選取中,人的異化的東西去掉了,而人的自然美的東西顯現(xiàn)出來了。

      靈魂是什么?為什么說“靈魂倒掛在樹梢”?

      這是一個富有哲思的命題,真的讓人們在詩人這種超驗、直覺、神秘的意識流引領(lǐng)之下去悟性、去臆想、去問一個為什么。其實,詩歌的藝術(shù)哲學的探究正是在一定的審美維度之下,透過詞語的內(nèi)蘊去發(fā)現(xiàn)其后的一種精神氣質(zhì),在當代詩歌界能夠把詩歌內(nèi)涵的發(fā)掘抬升到哲學純思的成度的詩人不多,而趙樹義先生卻能從最自然狀態(tài)下的自我意識追尋自我價值,一方面讓詩歌充滿了一種奇詭的意識;一方面讓自己獲得了一種禪悟的明慧,以期達到其詩歌的“無我之境”(王國維語),他常常是退身世外,旁觀者清。

      如果說詩歌需要審美鑒賞,那么,這樣本真的詩歌自然需要我們能夠在形而上的維度上去領(lǐng)悟,即詩歌在其本質(zhì)深處是一種神圣的使命,它是由人生存的基本要求所派定的,我們透過這樣存在之境的分析,趙樹義先生的詩歌的背后真是蘊涵的自我與無我,這也是對詩歌棲居的生存方式的一種深刻的領(lǐng)悟。他的詩歌構(gòu)思謹嚴,立意高超,又靈動的透露出真情實感,善于抓住生活中最能激發(fā)自己想象的常見的物象“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來借題發(fā)揮,可見趙樹義先生也是一位極富于藝術(shù)感的詩人,對詩歌有獨特的會心之處,他能細致入微地摹寫事物,把自然界中最有詩意的都融進詩意中,既富于生活感受又具有人生的啟迪。

      李朝暉·意象高原

      李朝暉:(1967—)自1994年前曾先后在省市級報刊發(fā)表作品十數(shù)篇(首),1994年后因疾病的侵擾造成身體殘疾,放棄寫作十多年,2007年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又開始文學寫作。先后在百余種各級各類報刊雜志發(fā)表詩歌、評論、隨筆和散文詩作品數(shù)百首(篇),有作品收入多種文集。

      意象高原

      一朵蓮花,承載十萬經(jīng)卷的呼吸

      日月的激情在萌動

      雪山下九千九百九十九條河流

      徜徉最初的年華

      而我的仰視,就在高原邊緣

      反芻一些隱秘的文字

      久遠的符號,銘刻滄桑與感動

      在自然的祭壇之上

      靈魂的告白已遠離視線

      欲望消融,舞動的羽毛

      隕落經(jīng)年時光

      一場春風過后,還原歲月的牽掛

      三月的書簡,在輪回里傾訴

      阡陌縱橫的深度

      刪除記憶界碑

      陽光奔跑,匍匐的身軀拓展虔誠

      格?;ǖ男叛?/p>

      在一次膜拜之后,盛開成天堂

      品鑒:

      這首詩歌用形象的比喻把情緒這個無形的心理感覺形象化、具體化,抓住了情緒與喻體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點,從而使眼里的心中的“高原”升華為“意象”,讓《意象高原》自然形成為飽滿的詩歌藝術(shù)形象,同時,李朝暉先生很巧妙地運用一些禪意經(jīng)典的意象,如:“一朵蓮花”“ 久遠的符號”“ 三月的書簡”“ 格?;ǖ男叛觥薄?。使意象介乎于感性直覺與抽象思辨之間,具有一種思維的超越性和詩意的哲理性,可謂是:“略形貌而取神骨”。

      李朝暉先生做為一個生長在青藏高原的漢子是關(guān)注靈魂和珍視精神的人,命定地為那些詩意的表達付出自已的一切,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深沉情感自然濃縮在一個個他的視覺意象里,其抒情的暗示性與音韻的流動性更接近于原滋原味的現(xiàn)實生活,朝圣的膜拜以一種含蓄雋永的富于想象力的鋪陳語句進行詮釋,側(cè)重于純粹的美感經(jīng)驗的表達,精確地把握外物與感覺的關(guān)系,構(gòu)思之精,意象之新,顯示出他的詩歌特有的含蓄婉曲、厚重情韻,充滿內(nèi)在的張力和向上的力量,將自己的人生詩意化、靈性化、真情化。

      艾略特曾提倡過:“思想知覺化”,也就是說作品思想情感的表達一定要借助一種客觀關(guān)聯(lián)物來形成一種意境,其審美心理與思維特點的范疇與理念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在情韻、氣勢、風趣、神味諸審美因素中細致入微的程度讓人嘆為觀止,全詩布局嚴密,氣勢開合動蕩,風格沉郁頓挫,又妙在虛處著筆,給詩歌留下極大的想象空間,不動聲色地增加了詩歌的敘事容量和情感強度,寫得靈活含蓄,色彩鮮明,厚重而不失飄逸,細膩而不乏豪放,一唱三嘆,一嘆三詠,使物象虛化為意象,使主體的自然情感幻化為審美情感,可以說,這讓首詩歌包涵著體味不盡的意蘊。

      猜你喜歡
      意象詩人詩歌
      詩歌不除外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fù)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玉人”意象蠡測
      夏邑县| 翁牛特旗| 晋宁县| 岐山县| 吐鲁番市| 邻水| 九龙县| 钦州市| 汉源县| 淮滨县| 泗阳县| 保山市| 教育| 泸水县| 天气| 横山县| 册亨县| 丰顺县| 瑞安市| 海城市| 高雄市| 灵璧县| 井冈山市| 登封市| 灯塔市| 平凉市| 沁阳市| 紫云| 新化县| 新巴尔虎右旗| 齐齐哈尔市| 肇源县| 阿勒泰市| 沙洋县| 积石山| 海阳市| 吉木萨尔县| 富锦市| 凤冈县| 东光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