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然落梅
春日。發(fā)亮,又柔軟的布帛
上面鑲嵌的繡片令人目?!?/p>
然而沒有詩。
我拉開窗簾,看見對面樓頭的少婦
在春光里梳頭,瞇著眼
嘴里嘟囔了一句什么。
我們相視而笑——
然而沒有詩。
然而沒有詩,在雪化后
松軟的湖岸上
我彎腰揀起一根擋在腳下的槐枝條
它完全枯了——
它期待燃燒,而不是腐爛。
沒有詩。只有火在等著
等著被點燃。
被殺死的嬰兒在等著,等著長大
草根下的枯骨在等著——
等著發(fā)芽,再開一次花。
暮色中,湖水鋪開宣紙。
蝙蝠們在聚集,盤旋——這些墨汁淋漓
的漢字
和詞語
在晚風里亮出發(fā)光的新翅膀——
清清嗓子,迫不及待,要發(fā)言了。
鷹之點評:
什么是詩人最大的痛苦?當然是“眼前美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不過此刻的翩然落梅比當時的太白更痛苦,因為若說李白當年僅僅因為有某處景道不得,那么她所面對的則是一個悶在茶壺中的大千世界道不得了,你看早春新織的鮮錦,懷春女攤開的瀑布般的長發(fā),還有急著去投胎的那段枯枝的悸動,當然更嚴重還是那個兩月胎兒脖子上那圈罪惡的黑手印……這些都讓人怦然心動怦然心痛,但卻沒有詩……
這首詩整體讀來酣暢,美中不足那個“被殺死的嬰兒”和前面美景并列,在語境上略顯不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