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宇彤
金牌不是遮羞布,它的光芒并不能遮蓋下面呈現(xiàn)出來的唯獎牌論催生的各種扭曲現(xiàn)狀,折射的唯上、唯利的政績觀則更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當今官場許多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共識”
第十二屆全運會剛剛落下摘金搶銀的大幕,盡管各省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悲喜過后,他們的目光又不約而同地望向了下一屆。只不過,金牌不是遮羞布,它金燦燦的光芒并不能遮蓋下面呈現(xiàn)出來的唯獎牌論催生的各種扭曲現(xiàn)狀,折射出的唯上、唯利的政績觀則更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當今官場許多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共識”。
四年一度的全運會當然值得期待和重視,它已成為各省體育界名副其實的頭等大事,不惜血本,絞盡腦汁。不僅其它國內(nèi)賽事無條件讓路,就連國際賽事也是點到為止,國家游泳運動管理中心花游部主任俞麗一語道破:“地方隊為國家隊輸送人才,幫助國家隊在奧運會取得佳績,現(xiàn)在地方隊需要完成全運會任務,國家隊不能不支持?!?/p>
進入全運會時間后,放眼望去,遍是國字號與地方隊沖突、個人與集體沖突帶來的平衡與妥協(xié)。除了賽事上的丟車保帥,在畸形政績觀的護航下,各省備戰(zhàn)全運會時的人財物供給更是一路綠燈。去年,陜西省政府就給參加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等大賽取得前八名的陜西運動員明碼標價,全運會冠亞季軍分獎40萬、20萬、10萬元。為確保省內(nèi)重點項目射擊在本屆全運會上有更多斬獲,斥資280萬購買西北地區(qū)最先進的電子靶,聯(lián)系省體科所為參賽隊員一對一輔導,根據(jù)每人口味量身做飯,甚至邀請醫(yī)學院心理團隊對隊員進行心理輔導。不唯陜西,各省因隊員出國集訓、邀請外籍隊員陪練而動輒幾百上千萬元的投入早已司空見慣,河北省體育局副局長張建新更是直言“我們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為了河北體育的尊嚴,我們的目標是拼死一搏”。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盧元鎮(zhèn)擔憂這樣的做法與價值理念遲早毀掉中國體育。在他看來,允許低年齡組的三大球比賽進來,把奧運會的金牌算進來,尚未比賽就分出近130枚金牌,導致有限的后備力量都流向經(jīng)濟實力較強的省份,這種用金牌帶動發(fā)展的做法使得業(yè)余訓練一年年萎縮下去,所有人都在急功近利,不想種地,就想拔苗,現(xiàn)在的全運會離體育的目的和手段越來越遠。
小中大學真“證”畢業(yè),先坐機關(guān),后做傳媒,人間冷暖,入眼入心。
“錦標主義”泛濫的體壇實際上是官場政績觀的生動縮影,它的愈演愈烈至少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近日網(wǎng)上發(fā)布的一組全運會賽場空無一人的看臺則給人帶來另一種“震撼”,使得長期以來公眾嘖有煩言的體育場館和設施奇缺的話題再度熱爆起來:一面是平日里眼巴巴地看著場館想進不能進,一面是賽事期間大量的看臺虛位以待但就是沒人進,這巨大的反差不知算不算當下力反的奢靡之風?所以,只要那些學校的操場大門節(jié)假日仍然緊閉,只要千千萬萬中小學生的體質(zhì)不斷下滑,只要是為了排名、分數(shù)、獎金不擇手段、丑聞不斷,無論是誰,都沒有資格奢談什么尊嚴。
這一怪象完全是行政意志過度干預體育賽事的結(jié)果,使其“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zhì)”的初衷異化為地方政績的競技場,金牌出干部,金牌定仕途,由于官辦色彩稀釋了體育精神,因此,暗箱操作、弄虛作假屢見不鮮。李娜的自傳《獨自上場》中透露,湖北省某領導游說她帶傷參加全運會時毫不隱晦地說:“相信我!我是過來人,世界前十沒有全運會冠軍重要?!?/p>
“錦標主義”泛濫的體壇實際上是官場政績觀的生動縮影,它的愈演愈烈至少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考評機制不變,頂層設計不改,今天牢騷過后,明天還會一切照舊。只有“功成不必在我”的風氣大行其道,才能切實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這道極簡又極難的考題,才能最終將賽場上的金杯和全民健身的口碑雙雙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