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臨夏川塬灌區(qū)冬油菜玉米大豆間作套種栽培技術(shù)

      2013-12-17 05:21:30任佐錄曾建兵李小宇鄧玉芳汪蘭英徐國平
      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 2013年2期
      關(guān)鍵詞:冬油菜保苗乳油

      任佐錄,曾建兵,李小宇,韓 宏,鄧玉芳,汪蘭英,徐國平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甘肅 臨夏 731100)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黃河上游,甘肅省南部,溫帶半干旱氣候,為農(nóng)業(yè)與畜牧業(yè)的過渡地帶。全州總耕地面積14.5萬hm2,平均海拔1 800m,年均氣溫8.1℃,年日照時數(shù)2 520 h,無霜期163 d以上,年均降水量484mm。地域平坦,氣候濕潤,土質(zhì)良好,四季分明,極適宜油菜、玉米、大豆等作物生長。冬油菜套玉米間作大豆高效種植模式能充分利用光、熱及土地資源,具有產(chǎn)量高、效益好、易操作、適宜臨夏州川塬灌區(qū)推廣種植。臨夏回族自治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于2006—2009年從11種間套模式中篩選出3行冬油菜與2行玉米、2行大豆間作套種的立體復(fù)合種植模式,經(jīng)示范,冬油菜平均產(chǎn)量2 314.5 kg/hm2,玉米平均產(chǎn)量12 334.5 kg/hm2,大豆平均產(chǎn)量916.5 kg/hm2,經(jīng)濟(jì)效益顯著。

      1 選地施肥

      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塊,前茬以豆類、小麥、馬鈴薯為好。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滅草,蓄水保墑。結(jié)合深耕一次性施入腐熟農(nóng)家肥75 000 kg/hm2。

      2 茬口安排

      采用1.7m帶幅,3行冬油菜+2行玉米+2行大豆種植模式(圖1)。冬油菜上年9月上旬播種,翌年6月下旬收獲;玉米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大豆5月上旬播種,9月下旬收獲。

      3 冬油菜栽培技術(shù)

      3.1 施肥

      圖1 冬油菜、玉米、大豆間套作田間種植示意

      冬油菜全生育期施尿素240 kg/hm2、磷酸二銨150kg/hm2,其中磷肥和50%的氮肥于9月上旬結(jié)合播種施入,其余50%的氮肥翌年返青后行間開溝施入。

      3.2 選用良種

      選擇植株高度適中(130 cm左右)、抗病、抗逆性強(qiáng),豐產(chǎn)性好、品質(zhì)佳的冬油菜品種,如天油5號、天油8號等。

      3.3 適時播種

      臨夏川水地區(qū)9月上旬(氣溫降到16~18℃時)采用人力3行式播種機(jī)條播,3行區(qū),行距28 cm,播種量4.5 kg/hm2,保苗密度27萬株/hm2。

      3.4 田間管理

      3.4.1 間苗、定苗 油菜播種后5~7 d即可出苗,苗齊后2~3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間苗要掌握間弱留壯、間小留大、間密留勻、間雜留純的原則。雨天或土壤過濕時不宜間苗,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時要及時補(bǔ)苗。

      3.4.2 水肥管理 立冬前后(土壤晝消夜凍)灌冬水1次,現(xiàn)蕾、開花、灌漿期各灌水1次。冬季干燥,土壤表面出現(xiàn)裂縫時及時鎮(zhèn)壓,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及提高地溫及越冬率。灌水后及時中耕除草以保墑增溫。油菜是需肥量大、耐肥力強(qiáng)的作物,對氮、磷、鉀及硼肥反應(yīng)敏感,于開花期晴天的上午用硼砂7.5~15.0 kg/hm2對水375 kg葉面噴施效果良好。

      3.4.3 植株捋、束 在冬油菜盛花期、結(jié)莢期,按油菜按長勢方向?qū)⑵滢垌樤谛袃?nèi)并捆束,以防冬油菜植株向玉米行間攤開而影響玉米的正常采光。

      3.5 病蟲害防治

      冬油菜主要病害為霜霉病、病毒病,主要蟲害為蚜蟲。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用20%鹽酸嗎啉雙呱·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或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

      3.6 適時收獲

      冬油菜為無限花序,由上而下陸續(xù)開花結(jié)角,成熟期有一定差異。當(dāng)全田70%~80%的植株黃熟、角果呈黃綠色、分枝上部尚有綠色角果,大部分角果內(nèi)的種子、種皮處于變色時為最佳收獲期,收獲時注意不要碰折玉米和踩傷大豆。收獲后的油菜堆放3~5 d應(yīng)脫粒并充分?jǐn)倳瘢蚜:蕿?%~10%時可入倉貯藏或運(yùn)輸加工。

      4 玉米栽培技術(shù)

      4.1 選用良種

      選用株型緊湊、根系發(fā)達(dá)、抗病性強(qiáng)、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的玉米品種,如豫玉22號、金凱3號等。

      4.2 合理施肥

      玉米全生育期施尿素918 kg/hm2、磷酸二銨570 kg/hm2。全部磷酸二銨和20%的尿素于4月下旬起壟覆膜時作基肥施入,剩余80%尿素作追肥,其中拔節(jié)期追施30%、大喇叭口期追施50%。

      4.3 起壟覆膜

      4月下旬起壟覆膜,壟面寬45~50 cm。壟高15 cm,用幅寬70 cm、厚0.005~0.008mm的超薄地膜覆蓋。覆膜時要拉緊地膜,使膜面緊貼地面,地膜兩邊用土壓實(shí),以防大風(fēng)揭膜。

      4.4 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當(dāng)5~10 cm地溫穩(wěn)定在10~12℃時播種為宜。臨夏州川水地區(qū)于4月25日至5月5日為最佳播種期。穴播,每壟2行,行距40 cm,穴距15~20 cm,播深3~5 cm,每穴播種子2~3粒,播種量為30.0~37.5 kg/hm2, 保苗60 000株/hm2。

      4.5 田間管理

      出苗后及時放苗,以免高溫?zé)?,放苗時苗孔要用土壓嚴(yán),以防大風(fēng)揭膜,二次放苗時要及時查苗、補(bǔ)苗,確保全苗。3葉1心期間苗,5葉1心期定苗,每穴留苗1株,拔除弱苗病苗,留壯苗,地頭地邊保苗密度適當(dāng)增大,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并摘除分蘗。拔節(jié)期追施尿素275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09 kg/hm2,開花期葉面噴施10~20 g/kg尿素+4~5 g/kg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施肥后用細(xì)土壓住追肥口,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4.6 病蟲害防治

      玉米病害主要為大斑病、小斑病,害蟲主要有地老虎、紅蜘蛛、棉鈴蟲、玉米螟、蚜蟲。大斑病、小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 d噴1次,連噴2~3次。地老虎可用2.5%敵百蟲可濕性粉劑與炒香的米糠或豆餅按1∶3比例拌制成毒餌,按30 kg/hm2撒于地面誘殺;紅蜘蛛可用50%三氯殺螨醇乳油1 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棉鈴蟲可用20%速滅殺丁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顆粒劑防治,每株心撒施7~8粒;蚜蟲可用2.5%溴氫菊酯乳油4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

      4.7 適時收獲

      當(dāng)90%以上玉米植株的中、下部葉片變黃、基部葉片干枯、果穗包葉成黃白色而松散、籽粒變硬并呈現(xiàn)出品種固有色澤時及時收獲。

      5 大豆栽培技術(shù)

      5.1 選用良種

      選擇株型緊湊、結(jié)莢率高,抗逆、抗病性強(qiáng),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與玉米同期成熟或較玉米早熟的大豆品種,如黑河47、北豆9號、合豐50等。

      5.2 適時播種

      5月上旬(當(dāng)土壤耕層5~10 cm溫度為8~10℃時)在冬油菜與玉米行間穴播大豆,穴距20 cm,播深3~5 cm,每穴播種子3~4粒,播種量27.0~36.0 kg/hm2,保苗密度120 000株/hm2。

      5.3 田間管理

      5.3.1 苗期管理 大豆出苗后應(yīng)及時檢查苗情,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立即浸種補(bǔ)種。大豆3葉1心時間苗,第一片復(fù)葉展開前按保苗數(shù)一次性定苗。

      5.3.2 灌水施肥 大豆生長期缺水將會降低產(chǎn)量,而鼓粒期缺水對大豆產(chǎn)量影響最大。開花期缺水,花和嫩莢敗育增多。為了獲得高產(chǎn),全生育期需灌水3~4次,一般在分枝期、開花期、結(jié)莢期、鼓粒期各灌水1次。當(dāng)大豆生長較弱時,結(jié)合始花期灌水追施尿素37.5~60.0 kg/hm2,或硝酸銨1 500 kg/hm2;籽粒形成期可根據(jù)地力狀況追施尿素45.0 kg/hm2,或葉面噴施3 g/kg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以增加千粒重,提高產(chǎn)量。

      5.3.3 疏導(dǎo)大豆植株 冬油菜收獲后,應(yīng)人工疏導(dǎo)大豆植株向玉米寬行間生長,以增大采光面積,延長光照時間,增強(qiáng)光合作用,提高產(chǎn)量。

      5.4 病蟲害防治

      大豆病害主要為霜霉病、立枯病,蟲害為大豆食心蟲、豆莢螟、蚜蟲。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可用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大豆食心蟲、豆莢螟可用50%的殺螟松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

      5.5 適時收獲

      當(dāng)大豆莖葉變黃、豆莢呈黑褐色時收獲。一般于陰天或晴天的早晚收獲為好,以避免大豆裂莢落粒而影響產(chǎn)量。

      猜你喜歡
      冬油菜保苗乳油
      “60%敵畏馬乳油”農(nóng)藥對家蠶殘毒性調(diào)查
      冬油菜返青后這樣管
      重慶擬增種冬油菜40萬畝
      電腦迷(2022年10期)2022-11-08 02:41:30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部署冬小麥抗旱保苗工作
      扇貝保苗池水質(zhì)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上)
      凌海市創(chuàng)建玉米高產(chǎn)示范區(qū)技術(shù)措施
      魚藤酮乳油中魚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測定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學(xué)施肥技術(shù)研究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學(xué)用藥推薦名錄
      冬油菜葉片的物質(zhì)及養(yǎng)分積累與轉(zhuǎn)移特性研究
      南昌市| 云霄县| 普定县| 五华县| 石嘴山市| 巩留县| 虎林市| 大港区| 北票市| 崇义县| 准格尔旗| 阳曲县| 温州市| 沙湾县| 浪卡子县| 织金县| 如东县| 江西省| 兴城市| 关岭| 上饶市| 昌都县| 偃师市| 新和县| 德化县| 东乡| 安庆市| 桃源县| 海淀区| 博湖县| 海安县| 安顺市| 靖宇县| 天峨县| 农安县| 蒙城县| 茌平县| 布拖县| 香格里拉县| 怀仁县|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