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賢才 崔 陽 劉學超
近年來,湖北省宜都市不斷加強公共財政體系建設,運用財政政策資源,規(guī)范建設資金管理,全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實施“三建一補”模式,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重要途徑。一是快速建設廉租住房。投資3140萬元新增廉租房526套,安置居民526戶1473人。二是棚戶區(qū)改造不斷加快。投資5142萬元完成城市棚戶區(qū)改造802套,安置居民802戶2246人;投資3004萬元完成工礦棚戶區(qū)改造610套。三是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投資1550萬元改造新增公共租賃住房740套,安置居民740戶2072人。四是租金補貼“提標擴面”。發(fā)放廉租住房補貼109.07萬元,惠及2505戶5511人。
于四個方面同時出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共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694套,解決了中低收入群體5199戶13055人的住房困難問題。同比新增投資4114.87萬元,增長46.52%;同比新增保障性住房963套,增長55.63%。
1、領導重視。宜都市委、市政府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實事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強力組織推進。專門成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政府與相關部門簽訂住房保障工作目標責任書,財政部門負責資金保障,建設部門負責建設管理,房產(chǎn)部門負責項目建設,相關施工建設單位具體負責項目工程建設和質量保證,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運行。
2、制度保證。在認真調研基礎上,先后制定出臺了《宜都市廉租住房保障辦法》、《宜都市城鎮(zhèn)最低收入、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租賃補貼實施辦法》、《宜都市棚戶區(qū)改造實施辦法》、《宜都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明確規(guī)定了建設項目申請、審批、復核、準入、退出和工程建設項目規(guī)劃、土地供應、施工許可、質量監(jiān)督、資金使用等相關管理程序;同時財政和建設部門還制定了《宜都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管理制度》、《宜都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財務管理制度》、《宜都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撥款操作規(guī)程》等一系列制度,對住房保障資金的來源、申報、分配、撥付、管理、監(jiān)督檢查等做了具體規(guī)定,對整個工程進行了規(guī)范化、制度化管理。
3、強化預算。根據(jù)年度住房保障計劃,科學、合理測算住房保障資金需求,并根據(jù)年度住房保障資金來源情況,做好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項目預算編制工作,報經(jīng)市人民政府討論通過并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批準后認真實施。
1、全力籌集資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最大的難點是資金保障。我們采取“四個一點”的辦法積極籌措資金15977萬元,保證了資金需要。一是對上爭取一點。市財政局通過與發(fā)改委和建設部門密切配合,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的申報工作,積極爭取中央、省級政策和資金支持,共籌集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0740萬元,省級補助資金114萬元。二是預算安排一點。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進行預算評審的基礎上統(tǒng)籌考慮,財政預算足額安排住房保障資金,本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1500萬元;同時將中央代發(fā)的地方政府債券優(yōu)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年安排地方政府債券資金2376萬元,全部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三是基金計提一點。嚴格根據(jù)國家相關政策規(guī)定計提土地出讓收益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當年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按10%計提544萬元,從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計提123萬元。四是社會籌措一點。通過企業(yè)捐助、銀行貸款支持等方式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580萬元,有效地緩解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壓力。
2、嚴格資金撥付。一是按進度撥付。按照工程進度和中標合同,實行“分段”撥款模式:預付撥款在完成招投標程序的基礎上,按中標合同投資額預撥30%作為工程啟動資金;總體工程在中標合同規(guī)定時間內完工后,撥付項目中標合同投資額的70%;竣工撥款即在工程竣工結算后,撥付項目中標合同投資額的95%,預留5%作為質量保證金;竣工驗收一年后,確認項目達標,一次性撥付5%質量保證金。二是按內容撥付。對中標項目按中標合同進度完成、支付下一階段合同工程款項時,財政部門協(xié)同發(fā)改委、建設部門,通過現(xiàn)場察看、走訪咨詢等方式,核實上一合同進度撥付資金的使用情況是否與中標合同內容相符,檢查有無拖欠材料款、勞務費等現(xiàn)象。對符合撥款條件的項目,按工程進度及時撥付資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的時效性;對不符合撥款條件的項目不予撥款,及時予以糾正,防止資金挪用和轉移,維護社會穩(wěn)定。三是按程序撥付。項目招投標后,中標單位要按要求在我市指定銀行開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專戶,以便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直達。同時,財政和建設部門還要與指定開戶銀行簽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銀行賬戶委托監(jiān)管協(xié)議》,該賬戶若出現(xiàn)資金異動情況,指定開戶銀行馬上凍結賬戶資金,并將情況及時反饋給財政和建設部門,從而實現(xiàn)對資金異動的實時監(jiān)控。
3、加強資金管理。實行“三?!惫芾怼<磳こ藤Y金實行專人、專賬、專戶管理。財政和建設部門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對各類住房保障資金分項目、分性質實行專戶管理、分賬核算,隨時掌握各項資金的收支余情況,確保??顚S茫坏媒亓?、擠占、挪作他用。2012年1月,國家審計署駐武漢特派辦對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設進行了專項審計,對宜都市財政局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管理及使用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資金管理及使用方面未發(fā)現(xiàn)違規(guī)違紀問題。同時,落實國家減免政策,制定了《宜都市住房保障建設項目優(yōu)惠政策》,為其提供“綠色通道”,規(guī)定對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項目,在無償劃撥土地的基礎上,免收城市配套建設費、墻改基金、人防費等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對土地測繪、評估費及房產(chǎn)測繪、評估、交易手續(xù)費等首次中介服務性收費,按收費標準下限的30%收取。
一是事前有評審。工程實施前,財政部門要聘請中介機構對項目進行預算評審,并將其結果作為公開招投標控制價,確保中標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二是事中有跟蹤。主要是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環(huán)節(jié)的跟蹤問效和跟蹤檢查,防止截留、擠占、挪用現(xiàn)象的發(fā)生,確保??顚S?。三是事后有審計。項目建設結束后,由財政、建設匯同審計部門對項目做決算審計,確保資金規(guī)范使用。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繁重,資金需求巨大,我們在下一步工作中要不斷拓寬籌融資渠道,加大財政投入和監(jiān)管力度,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運營的長效機制。
一是拓寬保障性住房建設渠道。在資金籌措上,要積極擴大建設資金的籌資范圍,通過財政資金引導、財政政策扶持的手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信貸資金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有效緩解資金壓力。在建設方式上,要積極引進新型的建設模式。如“BT”模式、“BOT”模式等。在保障范圍上,要不斷擴大保障對象范圍,將更多住房困難群體,如農(nóng)民工等農(nóng)村弱勢群體也逐步納入到保障體系中來,實現(xiàn)“住有所居”城鄉(xiāng)居民全覆蓋。
二是調高廉租住房套型限制面積。目前國家規(guī)定廉租住房最大套型建筑面積不得超過50平方米,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人們對居住環(huán)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小套型住房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到時再來拆房建房,無疑是公共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建議調高廉租住房套型限制面積,立足現(xiàn)實及長遠角度規(guī)劃發(fā)展保障性住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