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媒體評論員
機關復印暴利是壟斷作怪
王海
媒體評論員
既然壟斷產生,其價格必定高于市場均價。權力越不受限制,就越有自肥的可能。在權力鏈條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利益隨時準備見縫插針。
按市場價復印一張紙只要2毛錢,到了部分政府辦事機構收費超過兩三倍,有的花了高價錢還要受冤枉氣。
打印復印的營生,只需一臺機器一個人,不管是投資金額還是技術含量,進入的門檻都很低,因此也最具備充分競爭的條件。但是,打印復印的價格,卻有天壤之別。便宜的,比如大學周邊,只有幾分錢一張;貴的,比如政府機關內部,一兩元錢一張很常見。
價格的天壤之別,根源究竟在哪里?顯然,街頭和衙門里復印店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和權力沾不沾邊。比如復印卷宗,不少地方法院都規(guī)定只能在本院內復印室復印,而且每張1元,遠高于市場價,厚厚的一本材料往往要上千元。這種獨家壟斷、高收費的復印店,正是典型的權力營生。
權力是稀缺資源,權力之下的生意,不管大小,仔細觀察,都具備“壟斷行業(yè)”的基本特征。政府機關內部復印店的“壟斷”,不僅是取位置之便的“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且是進入門檻其實極高的“獨門生意”。
有人說,嫌機關復印店貴,您多走兩步去外面就成,談何壟斷?筆者親身遭遇過更露骨的壟斷:在某政府部門服務大廳,辦事群眾很多,復印資料量大,但街頭的復印店永遠不可能做到這個服務大廳的復印生意——大廳內的復印店,備有一枚“與原件核查無異”的印章,復印件只有蓋上這個章,窗口才肯收取。
壟斷,是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積弊,是改革的對象。因為壟斷的存在,許多行業(yè)服務質量低下,效率低下,卻依然暴利。暴利背后,是公眾利益受損。許多壟斷行業(yè)是腐敗滋生的溫床,暗藏著許多玻璃門、彈簧門。不與權力背后勾兌,誰想進入也難。
壟斷是權力經(jīng)濟,不是市場經(jīng)濟。既然壟斷產生,其價格必定高于市場均價。權力越不受限制,就越有自肥的可能。在權力鏈條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利益隨時準備見縫插針。
政府機關的高價復印店其實就是壟斷在作怪。據(jù)報道,合肥市出入境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稱,設立的綜合服務區(qū)是為了方便百姓,這些服務都是社會化經(jīng)營,在收費方面與本單位無任何關系。
但設在機關內部的高價復印店,是否收費真的與本單位無任何關系?有關部門一定要查清背后有無利益輸送的問題。
有復印“服務”的政府機關,都是為民服務的窗口,是政務架構中最接地氣的末端。政府的形象,群眾對政府的感受,都來自于這些窗口的服務。群眾辦事時被迫高價復印,給人的感覺不是接受“服務”,而是雁過拔毛。
當然,政府機關內部的復印店,并不都是高價。這也是一個細節(jié),一個窗口,從中可以窺見具體部門的為民服務意識,也可以看到具體部門對自身權力約束的誠意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