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有著地球上發(fā)育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丹霞地貌,素以碧水丹山奇觀出名。盡管蜚聲海內(nèi)外,但武夷山是盛名之下,仍保持著赤子之心的“隱士”,碧水丹山便是它朝天的素面。
武夷山是我國僅有的四個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之一,人稱“風景可比桂林、休閑可比三亞”。如果必須用一個詞來形容武夷山,我會選擇“純真”。這里的山純真,質(zhì)樸袒露的巖石像是肝膽相照的摯友;這里的水純真,撩起一捧碧綠便似聽到無邪少女發(fā)出的銀鈴般的笑聲。
天然氧吧,放逐水天一色間
乍到武夷山,空山新雨后空氣格外清新,深吸一口氣,便體驗到慣居渾沌都市里難以體驗到的心曠神怡。難怪這里有“天然氧吧”的美譽。
發(fā)源于武夷山主峰的九曲溪是武夷山的靈魂,一泓碧波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風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當?shù)厝苏f,不漂九曲溪就等于沒來武夷山。于是,顧上不長途驅(qū)車的疲勞,馬上趕到星村碼頭去坐竹筏漂流了。
武夷山有“三三、六六”之勝,“三三”是指迂回曲折的九曲溪,溪流纏綿悱惻;“六六”則是那溪兩岸的36座山峰。在九曲溪上漂流一趟,幾乎可以游覽武夷山風景區(qū)的大部分精華景點,對碧水丹山之美也就有個最直觀的了解了。
九曲溪次序是逆流而數(shù)的。武夷宮前,晴川一帶為一曲,有大王峰、幔亭峰等景點;從浴香潭北上為二曲,能看到大名鼎鼎的玉女峰,玉女峰是武夷山的旅游標志;經(jīng)雷磕灘,溪水折而向南,形成一人灣環(huán),是為三曲,有仙游巖、升日等景點;由臥龍?zhí)?,向北至古錐灘為四曲,有御茶園、小九曲等景點;從題詩巖、小九曲北上至平林渡口為五曲,有云窩、武夷精舍等景點;由五曲經(jīng)北至老鴉灘為六曲,有天游峰、曬布巖、仙掌峰等景點;經(jīng)老鴉灘,至百花莊附近的獺控灘,是為七曲,主要景點有三仰峰、天壺峰等;芙蓉灘東西為八曲,主要景點有上水獅石、象鼻巖等;從幛巖附近的淺灘至齊云峰下的星村鎮(zhèn),是為九曲,主要景點齊云峰、白云巖等。古人游九曲溪,是從武夷宮按曲序逆流而上。崇桐公路開通后,則是從九曲到一曲順流而下。
在漂流竹筏上,抬頭是蒼郁秀挺的群山,俯首是滑膩如玉的碧水,山與水仿佛纏綿廝守的情人,從九曲到一曲,逶逶迤迤,一曲一個景。漂流在碧水丹山之間,仿佛溶入了盈盈水天一色間。
不是山,一塊石頭玩半天
武夷山遠看并不覺得巍峨險峻,倒如盆景般的圓潤可愛,只有攀爬才能發(fā)現(xiàn)許多匠心獨運的奇特處。像天游峰、虎嘯巖之類的山峰與其說是山還不如說是一塊巨石,素有“一塊石頭玩半天”的說法。這說法傳神達意,把武夷山的妙處說了個透。
天游景區(qū)在三、四、五、六曲之北,號稱武夷山水“第一勝處”。天游是宋明以來名士隱居之地,他們留下了幾十處亭臺樓閣遺址和百余方摩崖石刻。初到天游峰,覺得很眼熟。原來它曾被用作連續(xù)劇《西游記》的主題歌的背景?!耙粔K石頭玩半天”指的就是天游峰下的曬布巖,曬布巖是塊如刀劈斧削橫空數(shù)里的巨石,果然一石就是一峰,攀一峰就覽武夷風光之大成。登上天游峰,九曲山水大部收進眼底,凌空生風,云潮變幻,真有在天上一游的感覺。
虎嘯巖是一個獨具泉石天趣的佳境,巖上有石洞,山風穿洞,有如虎嘯,聲傳空谷。前往虎嘯巖的途中,可一覽九曲溪南岸的群峰秀色。和虎嘯巖景區(qū)連在一起的是一線天景區(qū),從虎嘯巖步行不久即可到達。
一線天在一塊名叫“靈巖”的巨石中,“靈巖”巖端傾斜而出,覆蓋著三個毗鄰的巖洞,從洞口進入巖內(nèi),洞內(nèi)寒氣逼人,到了深處,抬頭但見巖頂裂開一罅,再沿著石階上走,非常逼仄,窄處只能側(cè)身而過,一線天內(nèi)的游人幾乎要摩肩接踵地挪動。進入“一線天”就意味著沒有退路了,只能順著人流朝前走。走在狹窄的縫隙之間,有時覺得連轉(zhuǎn)個身都困難,對頭頂那一線光線特別地渴望。等看到漏出的一線天光,那種柳暗花明的驚喜,讓人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有嘆為觀止了。
武夷山,巖茶飄香一場醉
正值采茶季節(jié),隨處可見采茶姑娘在茶林間纖指如飛,路上與戴著竹笠挑滿茶筐的茶農(nóng)擦肩而過,這才記起武夷山是烏龍茶的發(fā)祥地。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山水與武夷巖茶歷來雙絕人寰,著稱于世。武夷巖茶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綠茶的清香,還有提神、解暑、消化、止痢之功能。名聞天下的“大紅袍”更是被譽為“茶中之王”,有一葉能泡一桶之說。母樹大紅袍茶葉更是珍貴無比,20克母樹大紅袍茶葉曾拍賣出了18萬元的價格。到武夷山,不品巖茶是說不過去的。
武夷巖茶其貌不揚,甚至可用粗枝大葉來形容,一點也不似平日里習慣了的精細的細綠。飲茶的杯子小如胡桃,但捧杯就聞到馥郁花香,入口極為甘馨。這以后,喝茶就成了我們每日的“功課”。
對武夷茶文化感興趣,就一定要去大紅袍景區(qū)(也叫天心景區(qū))。景區(qū)里有武夷山最有名的茶樹——大紅袍和武夷山最大的寺院永樂禪寺,還有杜轄巖、三花峰、馬頭巖等景點。被賦予了神話色彩的大紅袍,看起來很平常無奇。
午飯后,我們驅(qū)車去了下梅古村。一路逶迤相隨的崇陽溪很秀美,清代民居加上穿村而過的人工河,讓下梅古村很有些江南水鄉(xiāng)的味道。我們意外地見到了原汁原味的巖茶制作工藝。走進一家茶廠,看看土法烘制巖茶,未及臨近已感覺到茶香熏人。
“洗洗肺”,回歸自然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是我國5個國家級重點保護區(qū)之一,南北長52公里,東西長22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2%,有“天然植物園之稱”。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幾乎沒有游人,隨處可遇龐然大樹。主峰黃崗山的植被有明顯的垂直分布現(xiàn)象,沿途依次觀賞從常綠闊葉林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矮曲林、中山草甸的垂直分布帶譜。綠色就像一場連綿細雨,一點點地把我們“淋”了個透濕。
走在保護區(qū),伴著鳥鳴泉響一通暴走后,在空氣負離子濃度平均值最高的青龍瀑前“洗肺”的體驗會終身難忘。
青龍瀑分為2級,落差120米余。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空氣,這里空氣的負離子濃度平均值達每立方厘米11萬余個,是空氣達標城市的14倍——對于都市人來說簡直是不敢相信的奢侈!我們的“貪婪”頓時暴露無遺,在瀑前盡情地呼吸,把肺扯得像個風箱??諝庠谶@里仿佛并非無色透明的,而是像飛瀑揚起的霧氣,一點點地灌進肺中,潤開舒展了每個肺泡。幸福在這里變得很簡單——就是充分地呼吸!
玩出心跳,以開始的方式結(jié)束
五夫鎮(zhèn)是武夷文化的重鎮(zhèn)。宋明兩朝是武夷山對外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紛至沓來的文人學者中便有理學巨儒朱熹,他在此結(jié)廬講學近50年,把當時的武夷山推到執(zhí)全國學術(shù)之“牛耳”的文化巔峰。五夫鎮(zhèn)便是朱熹幾近終生的居住地,也是朱子理學的搖籃。
古鎮(zhèn)仍保留著紫陽書院、朱子巷、朱子社倉、興賢書院等與朱熹有關(guān)的文化遺存。千余米長的興賢古街差不多薈萃了古鎮(zhèn)的精華,已有1700余年歷史的古街由6個街坊組成,林立的牌坊、宏偉的書院和殘留著宋代遺韻的建筑,洋溢著盎然的古意。午餐時,我們在五夫鎮(zhèn)這個朱子故里美美地享用了一頓朱子家宴。
要離開武夷山,我們決定去漂流——到桐木溪去漂流。武夷山之旅,從漂流九曲溪開始,到桐木溪漂流結(jié)束。
桐木溪源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的黃崗山和青龍大瀑布,為九曲溪的源頭之一。出山之水更為純凈,桐木溪的水比下游的九曲溪更為清澈晶瑩,看起來有如清純少女,但實際上卻遠比九曲溪狂野不羈。桐木溪漂流被譽為“華東第一漂”,整個漂流河段坡降大,水流湍急,險灘遍布,跟九曲溪漂流的風格截然不同。桐木溪漂流更加原始刺激,坐上橡皮艇,心便隨激流在武夷山大峽谷跌宕起伏,最后難逃濕成“落湯雞”的命運,可玩的就是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