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55歲的麥當娜是歌壇不老傳奇。她不但容貌年輕,而且精力充沛,連續(xù)跳唱3個小時也不覺得累。最近,英國《每日郵報》道出了麥當娜的不老秘方:保持腸道菌群平衡。據報道,麥當娜的食譜包括全谷物(各種粗糧)、新鮮蔬菜、海藻、發(fā)酵豆制品,這些食物共同培育出了她健康的腸道菌群,幫她更好地消化吸收各種維生素,遠離疾病。
麥當娜這一抗衰老、保健康的方法,也得到了專家的認同。那么,我們如何學習她來保持腸道菌群平衡呢?
提到保持腸道菌群平衡,須對腸道菌群有一定的了解。
腸道,細菌的“天下”
人體腸道與外界相通,其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 統(tǒng)稱為腸道菌群,由30個屬500多種組成??梢哉f,腸道內的“世界”完全就是細菌的“天下”。根據它們與主人的利害關系,可以分為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中性菌3大類。
益生菌群 主要有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腸球菌,是我們的朋友。
有害菌群 梭狀芽孢菌為代表,還有少數革蘭陰性菌,是我們的敵人。
大腸桿菌則是中性菌,也有個名字叫“條件致病菌”。它是個“兩面派”,一般情況下,它對人體有益;條件不利時,則為非作歹,傷害人體。
益生菌與有害菌處于互相對抗的狀態(tài)。有害菌的數量較少,被大量益生菌團團包圍,動彈不得,更無法搗亂害人。這樣敵對雙方就處于“和平共處”的狀態(tài),此時腸道就是健康的,執(zhí)行著正常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運動、分泌等。
但腸道菌群的平衡,時刻受到外部和內部各種因素的挑戰(zhàn)。如果不能經受住考驗,菌群的平衡就會被破壞,出現比例失調或定位轉移。即當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受宿主及外環(huán)境因素影響后,其種群數、菌量、活性發(fā)生異常或定位轉移,更容易滋生外來菌,這將導致疾病的發(fā)生,進而使菌群失調加劇,形成惡性循環(huán),引起并發(fā)癥,甚至發(fā)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這些挑戰(zhàn)包括:1.長期或濫用廣譜抗生素,在抑制或消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會傷害到益生菌;另外,部分有害菌能抵抗許多抗生素,益生菌反而不敵抗生素,這就導致“好菌”受壓“壞菌”囂張的局面。2.胃腸道手術會使腸道內細菌分布發(fā)生變化,導致小腸內細菌過度繁殖。3.小腸憩室、腸梗阻、腹部放射性損傷、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及艾滋病等疾病,以及腸道運動性障礙等,也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當“世界和平”被破壞
一旦腸道菌群失調,腸內“世界”將失去“和平”,機體就會出現如下表現——
腹瀉 發(fā)生在使用抗生素時,輕重程度不一,每日兩三次到數十次不等,輕者便稀、水樣便,可帶黏液;重者血便甚至出現膜樣物。若小腸細菌過度繁殖,還可出現脂肪瀉,在便器中可見油花漂浮。
便秘 腸菌群失調,有害菌增多,產生大量的腸毒素,使腸中毒、麻痹,蠕動減緩,加之保水性有益菌減少,糞便含水量減少,就會發(fā)生便秘。
慢性肝病并發(fā)癥 慢性肝病患者的消化道運動會減弱, 抗體、溶菌酶等分泌減少,這更有利于細菌生長,并易出現細菌易位(易位是微生物群離開原生存環(huán)境轉移到另一生存環(huán)境或棲息地的一種生態(tài)現象)。細菌的過度生長尤其是小腸內的擬桿菌和梭菌的定居和繁殖,是并發(fā)肝性腦病的重要原因;而細菌易位又是肝硬化并發(fā)癥——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
器官衰竭 腸道細菌易位,容易造成腸源性菌血癥,使細菌內毒素進入血循環(huán)而損害肝、腎、肺等多器官功能,甚至誘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另外,腸道菌群失調還可引發(fā)一些“次生性”癥狀,如貧血、缺鈣和骨質軟化、夜盲、體重減輕、營養(yǎng)不良等。近年來,有關研究提示,腸道菌落失調與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存在因果關系,例如乳腺癌、肝癌、大腸癌、心肌梗死、腦梗死、花粉癥、皮膚過敏、胰島素抵抗(不敏感)及相關的代謝性疾病等;腸道有害菌群產生的有害物質,通過腸黏膜血管隨血流散布到全身各處,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和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生。
還“世界”以“和平”
腸內的“世界”,和則兩利,亂則兩弊,在出現菌群失調時,需要及時撥亂反正。首先是要去除病因,消除危險因素,加強全身營養(yǎng)支持,像麥當娜一樣,多吃全谷物(各種粗糧)、新鮮蔬菜、海藻、發(fā)酵豆制品,提高機體免疫機能;第二,如果在使用抗生素,可視情況停用。
另外,服用微生態(tài)制劑,積極補充益生菌,強化其在腸道中的“實力”,可以加速菌群平衡的恢復。
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3類。益生菌能夠促進腸道菌群平衡;益生元能選擇性地刺激消化道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優(yōu)勢菌群的繁殖, 起到增進宿主健康和促進生長的作用;合生元是益生素和益生元按一定比例結合的生物制劑,既能發(fā)揮益生菌的活性,又可選擇性的提高這種菌的數量,增強其益生功能。
目前市售益生菌制劑的種類較多,其功能與特性略有不同——
促菌生(腸復康) 可消耗腸道內氧氣,造成缺氧環(huán)境(奪氧作用),利于益生菌生長。適用于小兒腹瀉、急慢性腸炎、痢疾、輪狀病毒腹瀉、抗生素致菌群失調、肝炎患者腹脹。
乳酸菌素片 可抑制致病菌,改變腸道內酸堿度,促進酪蛋白消化、吸收,誘導胃酸分泌,促進胃腸蠕動,增強食欲。
麗珠腸樂(回春生) 在腸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入侵;使腸道內pH值下降,抑制致病菌生長;合成多種維生素與生物酶;促進鐵、鈣和維生素D 的吸收;增強營養(yǎng)和抵抗力。適用于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便秘等。
媽咪愛(多維乳酸菌散) 能形成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合成促腸道活菌素及溶菌酶;枯草桿菌還能產生副消化酶,促進腸道蠕動和消化吸收。嬰幼兒、青少年、體弱病愈者尤為合適。
培菲康(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 能直接給腸道補充3種益生菌,建立生物屏障;扶植正常菌群,抑制有害菌群;生產揮發(fā)性脂肪酸,合成某些維生素,分泌多種酶類參與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與吸收;促進抗體代謝。
這里需要特別提醒各位,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雖好,但卻不是對每個人都有用,體內菌群平衡的普通人并不需要額外補充,濫用益生菌反而會造成腸道逐步喪失自身繁殖益生菌的能力,產生依賴。另外,在服用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的同時,要多吃薯類、豆類及其制品、全麥等,少吃高蛋白與高脂肪膳食,為益生菌打造良好的生長、繁殖環(huán)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腸道菌群失調亦非一朝一夕所成,對于腸道菌群失調,預防的重要性和效果要遠勝于治療。所以,平時應該注意加強日常保健,均衡膳食,適當鍛煉,做到心情舒暢、睡眠充足,同時要合理用藥,以防腸道菌群失調,讓自身與腸道菌群之間,腸道菌群相互之間“和平共處”,健康自然常在。
相關鏈接
益生菌的作用
促進生長發(fā)育 雙歧桿菌可以促進人體發(fā)育成長,還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所以,雙歧桿菌的數量與質量,被認為是腸道年齡的客觀指標。
合成維生素 正常菌群就像一座維生素生產工廠,能合成葉酸、泛酸、尼克酸和一些B族維生素,以及具有止血功效的維生素K等多種維生素。
參與物質代謝 正常菌群有著復雜的酶系統(tǒng),可以參與物質代謝,如水解甘油三酯、分解蛋白質和尿素、分解未吸收的糖類等,是機體代謝過程的一種有效補充。
構成生物屏障 大量的腸道菌群在腸黏膜表面形成密集的菌膜,亦稱生物膜,物理性地阻止入侵細菌的黏附,并能通過營養(yǎng)競爭及其所分泌的各種代謝產物和細菌素等,抑制致病菌的過度生長,以及外來致病菌的入侵。
抗衰老 隨著年齡增長,腸道內雙歧桿菌減少,大腸埃希菌等腐敗菌增多,腐敗產物中的氨、胺類、硫化氫、酚類、吲哚、糞臭素和內毒素等有毒物質產生增多,就會加速老化的進程。保持和增加雙歧桿菌的數量將具有抗衰老、延長壽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