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埃爾頓·塞納和法國人阿蘭·普羅斯特,都曾是F1賽道上的風云人物,兩人經(jīng)歷了由隊友到對手、由朋友到“敵人”,最終以君子方式結束“仇恨”的不凡過程。
1984年,初出茅廬的塞納與普羅斯特同時到德國紐博格林參加表演賽,普羅斯特主動帶他去目的地。當坐上普羅斯特的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時,塞納被超過200公里的時速嚇得失聲尖叫,也被普羅斯特的超強車技所折服。表演賽期間,塞納與普羅斯特形影不離,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經(jīng)過幾年實戰(zhàn)鍛煉后,塞納贏得明星車手的聲譽。1988年,普羅斯特推薦塞納加入布魯斯·邁凱倫車隊,為其日后發(fā)展提供了平臺。車隊老板羅·丹尼斯在塞納加盟后,開始冷落普羅斯特,排位賽時,為塞納安排了30多個技術人員,卻只為普羅斯特安排三四個人。而塞納在1988年獲得個人首個世界冠軍后,也開始為難普羅斯特。冬季試車時,塞納總以回巴西度假為由離隊,新車調(diào)試全由普羅斯特完成。普羅斯特說:“在與塞納共事的兩個賽季里,讓我明白了什么叫一山不容二虎,于是我開始疏遠他?!?/p>
1989年10月,日本鈴鹿大獎賽前,車隊老板丹尼斯和塞納找到普羅斯特,要求在比賽中為塞納讓道,以確保其衛(wèi)冕成功,遭到普羅斯特拒絕。這讓塞納很不爽,在更衣室里向普羅斯特發(fā)難,最終兩人大打出手……開賽后,塞納試圖在最后一個彎道超越普羅斯特,卻因普羅斯特提前“關門”而無法超越,一氣之下,他撞翻了普羅斯特的賽車,強行超車率先闖過黑白旗獲取冠軍。但組委會賽后認定,塞納因在比賽中獲得外力幫助而被取消成績,裁決冠軍為普羅斯特。
塞納為此放出狠話:“我要證明我是最好的賽車手,我不僅要戰(zhàn)勝普羅斯特,而且還要‘殺死他!”此后塞納都故伎重演,在出發(fā)落后的情況下,從內(nèi)側強行超越普羅斯特,并屢屢奪冠。
雖然如此,普羅斯特還是以朋友的身份提醒塞納:“你是個天才,但我確信天才總是不平衡的。你已經(jīng)處于最危險的邊緣,以前的每次勝利都不過是僥幸脫險,還請你珍惜自己的生命。”
塞納回應道:“我完全明白你的善意,但賽車確實讓我著迷,每次加速沖刺時,我就感覺到有什么離我越來越近。我希望能夠完整地活著,有激情地活著,而不是殘缺地活著,被病痛折磨地活著。如果一場事故讓我一生都為之痛苦,那么我寧愿它瞬間奪走我的生命。”
他的話不幸被言中。1994年5月1日圣馬力諾大獎賽中,在過坦布雷羅彎時塞納的賽車失控,高速撞向邊上的混凝土墻后又反彈出去,車身在猛烈翻轉中四分五裂,塞納當場身亡。數(shù)百萬車迷在電視上目睹了這一幕,整個車壇為之震驚。
在塞納的葬禮上,人們斷言普羅斯特絕不會到場,卻見他一襲黑衣,在昔日“敵人”的遺像前彎腰深深三鞠躬,出殯時,他在抬起塞納棺材的一瞬間淚流滿面……
普羅斯特哽咽道:“塞納曾是我的‘敵人,可他死了我卻并不快樂。如果說結束車手生涯讓我死了一次的話,那么塞納的離去又讓我死了一次?!?/p>
媒體評論說,普羅斯特在塞納的葬禮上盡棄前嫌,向一生的“敵人”表達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曾經(jīng)的仇人變成隔世的摯友,這是兩位冠軍車手留給世界最寶貴的一筆財產(chǎn)。
(榮 輝摘自《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