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簡單的漫畫,寥寥數(shù)筆,首先是一只凹凸不平的瓶子,緊接著是一個英文單詞“miss”,最后是一條連魚鱗都忘記涂鴉幾片的魚。把這些看似非常無厘頭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場景:一只瓶子思念一條魚。毋庸置疑,我是喜歡這樣的表達(dá)的,那只瓶子,自然是她,而那只魚,便是我。我想,如此天馬行空的表達(dá),除了最堅若磐石的深情厚誼之外,很難有人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溫情與幸福。
多年前,在讀余秋雨的散文《三十年的重量》時,一直很難理解——三十年前的語文老師,為何會對兩位學(xué)生合作所畫的一張稚拙的賀卡念念不忘,要在三十年后懇請他們再補(bǔ)畫一張,以彌補(bǔ)“文革”抄家的遺失之憾?如今,我漸漸開始明白,三十年的歲月滄桑,仿佛一張薄如禪意的賀卡,承載著太多的酸甜苦辣,于這位語文老師個人的生命意義來WdWzGIgnNNg/m06DQbvq+Tpi5ItZVfs2Gh5BT3HP1OQ=講,它的重量,或許要遠(yuǎn)比那些人們趨之若鶩的名貴畫作更能稱量他的人生軌跡。
穿越時空的人間至情,總會讓人產(chǎn)生一些莫名的感動,甚至淚流滿面。所以,當(dāng)余秋雨以穿越三十年的資格奉勸青少年“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chuàng)造著某種永恒”時,我一次次凝望瓶子傳來的漫畫,淚眼朦朧,暖如泉涌。這人世間,從來沒有多么富麗堂皇的情感,一切的真情都是樸實無華的,就像荒野里的一株野草,被蒼茫大地落寞,卻在某個風(fēng)起云涌的深秋傍晚,讓人感動得一塌糊涂。
編輯 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