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看電視,偶爾會在睡前胡亂瞄一眼催眠,一般情況下摁著遙控器把幾十個臺走兩圈就關了,但如果碰到一些老電影,可能就會看下去,如果是他出演的老電影,肯定就會認真地看下去。
我看他的電影最早最多的是《南海長城》。也是在電視上看的。那時我8歲,寄居在南京親戚家上小學,里弄盡頭有一臺好像是公用的黑白電視,每天晚上我都去看一陣子。那個時候,電視里演了很多遍《南海長城》,是他主演的。
出生于1932年,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曾獲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代表作:《知音》、《永不消逝的電波》等
再后來,陸續(xù)又看過很多他的電影。他基本上都是男一號,偶爾客串一兩個角色,這種角色一般來說還是反面的。他主演的片子我基本上都看過,不是按照創(chuàng)作年表順序看的,是碰著看的,或者電視上,或者電影院里。有時候,前幾天才看到他是面孔緊致英挺1321c822dda7b115463eca6fec0c993c的青年海軍(《海鷹》),后幾天就看到他成為中年浮腫的落魄文人(《傷逝》);曾為他用白手套揩拭炮筒油垢的那份瀟灑傾倒(《偵察兵》),也曾為他穿著花襯衣的輕浮模樣生氣(《永不消逝的電波》)……
在我看來,他的代表作是這樣兩部電影:《紅色娘子軍》和《野火春風斗古城》。談不上多喜歡,我只是愿意一次又一次去看望他——看他笑或者不笑,看他或軍裝或長袍或白西裝,看他眉宇間那沒人可以復制的英氣,看他的傲岸硬朗,看他在洪常青和楊曉冬這兩個角色里慨然赴死,然后自己像一個扒著門縫偷看了什么神圣秘密的小姑娘一樣,沉默地走開,很害羞,也很興奮,同時還有一種深深的悵惘和不可名狀的憂傷。對于我來說,他就凝固在這兩部電影里,其他角色都不是他本身了。
他是英雄。自女童時代起,我就知道,這就是英雄,完美的英雄。完美的英雄就是他這樣的,英俊得非常嚴肅非常端莊,不能接近,不能玩味,不能入夢,不能遐想,只能沉到沉默的最底處,然后銘刻在心。
如果說我們這一代女人曾經(jīng)和母親們有共同的偶像,那就是他。他也是我母親的偶像,但我從來沒有和母親談論過他。對他,其實我真不知道說什么好。曾經(jīng),我也跟好多女孩兒一樣,不愿意跟任何人談論他。他是少女情懷中非常私密的一筆。對于我們那一代人來說,他是父輩,也是天神一樣的人物。
很多年前,我還在當文化記者,我們報紙要搞一個文化周末版,當時領導說,你那么喜歡電影,要不就搞一個欄目,采訪一些老明星的近況?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也想不起是怎么輾轉找到他家電話的。撥電話前,我的手有點抖,只巴望著他不在家。結果他在。他說:“喂?”
那聲“喂”讓我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然后我就結巴了,不知道該叫他什么,叫老師太平常,叫伯伯太冒失,叫先生太生分。我記不得是怎么稱呼他的,可能還是叫的老師吧。我努力鎮(zhèn)定下來,告訴他我的身份和采訪意圖。他說,“沒什么好說的啊。算了吧?!比缓缶蛼炝穗娫挕?/p>
他很冷淡。但我一點沒失望。這很符合我心目中他高傲的形象。我覺得這就是他。
他是高傲的。這些年來,跟他同輩的好些明星時不時會在某些慶典上拿著一個文件夾聲情并茂一人一句地詩朗誦,但這些人里沒有他。這些年來,公眾場合基本上見不到他。他真是隱退了,隱退得那么徹底。真正的偶像就是這樣,在黃昏時分,那個完美的身形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對此,我很自豪。當他的fans,真是自豪。
今年他81歲了。據(jù)說他現(xiàn)在就在家鄉(xiāng)大連過著一個普通老頭兒的生活,有老伴兒陪伴著,兒孫滿堂,頤養(yǎng)天年。真好??!
還是很多余地寫出他的名字吧。
王心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