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教材為依托,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設計本課。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在復習鞏固舊知識的同時,總結歸納出新知識。采用游戲競賽的組織形式,激發(fā)學生練習積極性,實現(xiàn)了學—練—賽的有機結合。利用分組教學法,使每個學生在與同伴的共同學習中技能得到提高,心情愉悅。教學中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合作中鍛煉。
二、教材分析
1.在人教版教材中,籃球的教學內容出現(xiàn)在小學3~6年級。主要以簡單的技術技能學習為主,目的是發(fā)展學生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和體能,教學中多以游戲、競賽等形式開展教學,并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分析,對技術的學習過程更是要求多與同學交流溝通,鼓勵合作學練,培養(yǎng)學生相互尊重、競爭與合作的意識,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2.行進間曲線運球是籃球運球技術中的一項基本技術。從實用性來講,由于其方法簡單實用,具有動作迅速、隱蔽突然、易與其他動作銜接,保護球好等特點,是比賽中運用最廣泛的運球突破技術;從發(fā)展身體素質方面,變向運球技術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素質;從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角度來說,學生可以通過利用這一技術擺脫防守而獲得自信與成就感,培養(yǎng)超越對手的勇氣與自信心。因此,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具有較強的可學性與可教性。該技術的學習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腳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他們活潑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游戲,樂于挑戰(zhàn),參與各種活動積極性高;通過近五年的體育學習,學生初步具有分析問題、總結經驗的能力和習慣,并且具備較好的分組合作學習能力,能夠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開展教學。在四年級的籃球單元學習中,學生已基本掌握原地運球、行進間直線運球的技術,但喜歡看著球運球,手對球的感知能力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