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一人稱寫作文,寫“我”所見所聞,讀來感到親切。在作文中,開頭往往從“我”寫起,但有些作文記敘到后來,卻忘了“我”在哪里了。
有一篇作文記敘了這樣一件事:年初一上午,“我”到火車站去接從外地回來的姐姐。到了車站廣場,看到一個老媽媽正在發(fā)愁,兩個少先隊員就跑過去問她有什么事?!拔摇氨阃O履_步聽了起來。原來這位老媽媽是第一次到省城來看望她的女兒,但帶在身上的地址丟失了,只模糊記得是離火車站不遠的長興路。接著作文寫道:兩個紅領(lǐng)巾對老媽媽說:“不要急,我們幫您去尋找?!闭f完,他倆幫老媽媽背起旅行袋就一起走了。他們找了很多地方,終于幫老媽媽尋到了她的女兒。老媽媽的女兒連聲道謝。問他倆叫什么名字,說要告訴他們的學(xué)校,好好表揚他倆。這兩位少先隊員只是說:“謝謝,這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就走了。
“我”是去火車站接姐姐的。但是,當少先隊員和老媽媽一起走后,“我”又到哪里去了呢?是跟著他們一起走了嗎?當然不會,因為“我”是來接姐姐的。作文里沒有交待過“我”跟著他們一起去,那么,怎能看到他們“找了很多地方”,又怎能看到“老媽媽的女兒連聲道謝”,聽到兩位少先隊員的回答呢?作者卻把它如同耳聞目睹似地寫了出來,這樣寫,既不符合事實,又不合情理。
還有另一種毛病,就是把“我”丟了。如有位同學(xué)寫了一篇作文,記敘“我”因為作業(yè)簿忘記帶回家,晚上到學(xué)校去拿本子,走進教室,看到有兩位同學(xué)正在抄寫黑板報。接著描述了同學(xué)們出黑板報的情況后,隨后寫了這樣的結(jié)尾:他們抄完黑板報,便興沖沖地走出學(xué)校,消失在月夜里。作文寫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但是“我”到哪里去了呢?顯然,也把自己寫丟了。
所以,用第一人稱寫的內(nèi)容一定要是耳聞目睹的,而且“我”要始終在場,做到處處不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