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魯彥周以《天云山傳奇》為代表的小說,我看見了什么?看見了一個不復再現(xiàn)的中國的文學時代。反過來推論,《天云山傳奇》和魯彥周,是中國一個時代的文學的代表。
這個不復再現(xiàn)的文學時代,中國的文學理論界早就給了它一個命名:反思文學。它存在于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胺此嘉膶W”反思的不是個人遭際,而是以歷史為對象,但歷史在它這里集中于它出現(xiàn)前緊鄰的中國的一個特定歷史時期:從“反右”到“文化大革命”。因此,它既是在反思歷史,也是在直接關(guān)注現(xiàn)實。
這個同時進行的反思歷史與直接關(guān)注現(xiàn)實,自然是包括魯彥周《天云山傳奇》等小說在內(nèi)的反思文學的價值和意義。安徽大學教授王達敏談到魯彥周的小說時說過:“以《天云山傳奇》為代表,包括《呼喚》、《清澈如水的眼睛》、《山魂》、《雙鳳樓》等小說,取社會政治視角,解讀‘革命’、反思極左思潮所造成的政治上的‘現(xiàn)代專制’、思想文化上的‘現(xiàn)代蒙昧’、人性上的扭曲變異。這些小說涉及20世紀幾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揭示極左思潮由來已久,以及造成的種種悲劇。這一路向的小說與當時思想文化界倡導思想解放,同整個社會對民主、人性、現(xiàn)代化、社會變革的要求一致,具有思想啟蒙的意義。”王達敏先生的這段話,可以看成是當下文學理論界對魯彥周小說的代表性評論。
思想啟蒙的使命使得“反思文學”包括《天云山傳奇》等小說應時而生(當然,思想啟蒙的性質(zhì)也令“反思文學”只存在于需要那種思想啟蒙的那個歷史時期)。就《天云山傳奇》來說,反思的是“反右運動”。因此,它首先是政治反思,但也結(jié)合了道德反思和人性反思,從而將政治風云與愛情悲劇交錯糾纏,以三個不同性格女性交替回述的形式,刻畫出中國當代文學中第一個被錯劃的右派分子,但也是英雄的人物形象——羅群。緊密圍繞羅群的三個女性則體現(xiàn)了不同的性格、愛情觀念、人生選擇和思想情操。《天云山傳奇》因此超越了當時只從感性層面展示傷痕的“傷痕小說”,視野比“傷痕小說”廣闊而深入,筆觸伸到了社會、人性、道德、愛情、婚姻等各個生活角落。王安憶認為:“現(xiàn)在回頭去看《天云山傳奇》,它也沒有說出什么太深刻的道理,沒有說出什么太讓人信服的道理,它對政治、對社會、對人生的解釋,其實相當簡單,甚至不失淺顯??墒俏矣X得它要進一步,它至少是企圖在一個理性的位置上來解答人生的困境。它不是像《牧馬人》里的四川女孩,她是感性地來解決問題的,而《天云山傳奇》則進步到理性的立場上了。”王安憶所說的進步即是相對于傷痕小說而言?!短煸粕絺髌妗返睦硇苑此?,使它成為反思文學的開先河之作,產(chǎn)生廣泛影響,奠定了魯彥周在中國新時期文學中新銳作家的地位。
在藝術(shù)上,《天云山傳奇》的創(chuàng)作方法無疑是現(xiàn)實主義的。但我讀出了它骨子里的浪漫,并且是非常浪漫。這迫使我思考這種浪漫是從何而來。我思考的結(jié)論是來自貫注于整部小說的絕對的英雄主義和理想化:
英雄主義的化身主要是羅群。他恪守革命信念,身為“右派”分子在極度貧困的物質(zhì)條件和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中也從不消沉;他英俊瀟灑,思想深刻,寫下了大量政治的經(jīng)濟的和將來建設(shè)天云山地區(qū)的著作和筆記。
羅群的妻子馮晴嵐也是英雄,她道德無比圣潔,甘愿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對羅群的愛情赤誠、堅貞而崇高,無怨無悔地為羅群犧牲了自己的一生。
宋薇和周瑜貞則明顯地理想化——
羅群的戀人宋薇性格軟弱而盲從,在羅群被錯劃成“右派”后舍棄了羅群。但她本質(zhì)的善良與純樸最終挽救了她自己,精神覺醒而得以從悲劇中走出復歸光明。
年輕的周瑜貞是“新青年”的典范,她超越時代的思想解放,愛憎分明并鋒芒畢露,敢于向一切假惡丑公開挑戰(zhàn)。
絕對的英雄主義和理想化,是一種極致的浪漫和天真。
嚴肅的現(xiàn)實主義和這種骨子里的浪漫的結(jié)合,產(chǎn)生了一種張力。這張力的好處是沖淡了現(xiàn)實主義的沉悶甚至板結(jié),使得《天云山傳奇》敘述的悲劇也洋溢著亢奮的活力。而且?guī)磉@張力的重要一方即絕對英雄主義和理想化,符合《天云山傳奇》問世時的社會心態(tài),成為《天云山傳奇》獲得廣泛影響的“王牌”;張力的副作用,則是在打倒“四人幫”整個中國都極其亢奮的年代遠去之后才能看到:那是一種非常態(tài)的英雄主義和理想化。
再一點,由文學史我們知道,絕對英雄主義和理想化的小說VyOuqNwyKmaLzY102+/H0C7T+TJtr+okBjkb86eistc=人物是類型化的(例如《水滸傳》、《西游記》中的人物),其敘事必然是宏大敘事。從上面對四位主要人物的分析可知,《天云山傳奇》中的主要人物正是類型化的(其中的反面人物吳遙也是類型化的:自私、僵化、不學無術(shù)又剛愎自用,并且卑劣)。人物類型化和宏大敘事都可以寫出杰作,關(guān)鍵是人物類型化類的是什么型,和防止英雄化、理想化帶來簡單化、模式化。
遺憾的是《天云山傳奇》沒能完全避免人物類型化可能產(chǎn)生的弱點,而且因此使得它的反思和所涉及的人性也因此有類型化的痕跡而如王安憶所言。但這是魯彥周那一代作家所共有的遺憾:一代作家有一代作家的長處與偉大,一代作家也有一代作家的短處與不可克服的缺點。而且長處往往會成為短處——魯彥周那一代作家和知識分子的特點或者說長處是正直、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但天真。魯彥周筆下絕對的英雄主義和理想化,正是由正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但天真所決定的。威勒德·索普在《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指出美國文學也有過天真的時代,“小說的基調(diào)是活潑和樂觀的。在小說的最后一章里,在卑鄙和玩世不恭的人物被徹底清除之后,雄偉的男子總是和貞潔的女子締結(jié)良緣。人與人的關(guān)系是黑白分明的?!边@段話可以直接用來描述《天云山傳奇》,而在《天云山傳奇》的最后,同樣是暗示了羅群和周瑜貞的結(jié)合的。
魯彥周的晚期作品是長篇小說《梨花似雪》。我以為《梨花似雪》沒有能超過《天云山傳奇》,而評論家們在提到魯彥周時,仍然關(guān)注的是《天云山傳奇》,是很自然的事情。
一位作家能寫出一部文學史某一時期的開先河之作,還能有什么遺憾呢?而且,有的作家是對特殊性做出貢獻,有的作家則是對普遍性做出貢獻,魯彥周和他的《天云山傳奇》,是對揭示普遍性做出了貢獻的。
魯彥周(1928.10—2006.11)作家、戲劇家、電影劇作家。1928年出生于巢湖北岸一個農(nóng)民家庭。1948年參加工作,195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在隨后半個世紀的文學生涯中,創(chuàng)作了500多萬字的小說,如《彩虹坪》、《古塔上的風鈴》、《陰陽關(guān)的陰陽夢》、《雙鳳樓》等;影視《鳳凰之歌》《大河上下》、《天云山傳奇》、《廖仲愷》、《彭雪楓》等;戲劇《王金鳳》;散文《櫻榴居隨筆雜感》;以及文藝雜談等作品。其中話劇《歸來》獲1956年全國話劇匯演劇本一等獎;電影文學劇本《鳳凰之歌》獲1958年文化部電影劇本征文獎;小說《找紅軍》獲1959年全國兒童文學獎;《天云山傳奇》獲1981年全國中篇小說一等獎,同名電影獲金雞獎、百花獎、文匯獎和文匯最佳編劇獎。創(chuàng)作的大量小說、散文在國內(nèi)外引起廣泛影響,并多次獲獎。2002年出版《魯彥周文集》八卷本,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梨花似雪》。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并獲獎。1959年英國劍橋版《世界名人錄》收入其傳略,中國作家辭典及各種名人錄皆收有其傳略或介紹。
魯彥周曾歷任安徽省文聯(lián)副主席,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電影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名譽委員,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安徽省文聯(lián)名譽主席。
魯彥周曾當選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省人大代表。歷任安徽省政協(xié)常委,多次被評為全國和安徽省勞動模范,2005年獲國家廣電總局授予的“優(yōu)秀電影藝術(shù)家”稱號。
責任編輯 張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