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柳林鋪,太平河上說古今

      2013-12-29 00:00:00安春華
      當(dāng)代人 2013年5期

      柳林鋪位于石家莊市區(qū)正北,村落北依太平河,南靠三環(huán)路,西臨京廣鐵路,東至勝利北大街。村北太平河原為滹沱河干流。根據(jù)《石家莊市地名志》記載,村西原大同寺的碑文顯示,唐太宗貞觀年間已有“柳林屯”村名,因滹沱河邊綠柳成蔭而得名。真定府至獲鹿城的驛道從這里通過,元末沿驛道設(shè)置急遞鋪,后來村名漸漸改稱“柳林鋪”。因瀕臨滹沱河,又是驛道經(jīng)過處,明清時期這里發(fā)展為繁華的水陸碼頭。

      我家就在岸上住

      今天的太平河公園是休閑游玩的好去處,但很少有人知道,柳林鋪村北這一段的太平河,并不是古太平河的河道,而是原滹沱河的南支流。翻開《石家莊市地名志》一書,里邊一幅“石家莊市興起前自然村落分布圖”清晰顯示:自西北方向而來的滹沱河,在流經(jīng)今天的正定縣西部時,分為兩股向東南漫流,其中,南邊一股從柳林鋪村北經(jīng)過。據(jù)何秋來、任春振、劉家妮、劉更深、李振華等老人回憶,從前南邊這股水是主流,法國人修京漢鐵路線時,在這里架設(shè)了18孔橋,日偽時期擴建為24孔橋,而北邊現(xiàn)在的滹沱河主流,原來是支流,京漢鐵路通過處最早只有5孔橋,后來修成18孔橋。主流和支流中間是漫漫河灘,但發(fā)大水時就分不出來了,“從柳林鋪村往北一看,白茫茫一片,大水對面就是正定城?!?/p>

      據(jù)劉更深老人回憶,1917年、1939年和1948年的三場大水,改變了主流與支流的關(guān)系,其中最主要的是1948年那場大水,將北邊河道徹底沖開,從此北邊成為主流,南邊成為支流。北邊河堤(土堤)塌陷,現(xiàn)在成了河的中心。村民記得,那一年,有60余名解放軍干部要坐船北上,柳林鋪村民劃兩條小船,小心翼翼地向北擺渡,結(jié)果第一條船過去了,第二條船渡到河心,一個大浪打下來,船散人亡,有36人在那次渡河中遇難。

      今天,面對已經(jīng)斷流多年的滹沱河,人們很難想像,原來的它是多么桀驁不馴。據(jù)柳林鋪村民回憶,這里十年九災(zāi),少有哪年不發(fā)大水。洪水來時,“一晚上靠南能滾二里地”,直奔東古城、北高營一帶。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的一次洪災(zāi)后,部分沿河居住的村民因房屋田地被沖毀而遷居南邊,建一新村,名柳新莊(構(gòu)成今天柳辛莊村的一部分)。不過自從修了京漢鐵路以后,柳林鋪村就極少挨水淹了,老人們記得一句傳說:“柳林鋪淹不了,是朝廷封了的。”這當(dāng)然是夸張,但仿佛水漲村長,洪水再也進不了村。是建在河邊的鎮(zhèn)武廟鎮(zhèn)住了大水?這當(dāng)然不可信?,F(xiàn)在人們分析,因京廣鐵路橋堅固的橋墩擋住了部分洪水,減緩了流速,再加上京廣鐵路以東河道寬廣,所以洪水才不至于再淹村子。

      以前,兩條河道中間的河灘上沒有村落,只有耕地,現(xiàn)在,這里有紅旗、前進兩個村子,有果樹研究所、滹沱河化肥廠等眾多單位,這都是上世紀(jì)以來新建的。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修好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后,滹沱河水流被徹底控制住,這一帶河灘地上漸漸蓋起眾多樓房。

      舟車往來不寂寞

      靠水吃水,成為這里人們的生存之道。歷史上,柳林鋪人以貨運、擺渡、搭私橋為三大主業(yè)。

      在滹沱河邊,柳林鋪是一處重要的水路碼頭。同時,它亦是陸路交通要道。從山西經(jīng)獲鹿至正定的古驛道從這里通過,山西的煤、生鐵,太行山區(qū)的大棗、核桃等山貨,都先經(jīng)驛道運至這里,再裝船送到滹沱河下游,經(jīng)藁城、深澤至滄州獻縣,在獻縣倒大帆船,順子牙河至天津。而天津的“洋貨”——洋布、洋油、洋面、白糖、鐘表等,也是順這條水路先到柳林鋪,再走陸路到西部山區(qū)。曾經(jīng),在柳林鋪村北、滹沱河南岸,貨棧、碼頭綿延2華里,直至肖家營。前些年修太平河公園時,還從河道里挖出過煤以及一整船鑄鐵鐵鍋,這顯然是河運時代的遺物。當(dāng)時,除了驛道上送來的貨物,本地盛產(chǎn)的棉花,也多從這里裝船運至天津,再織成洋布返銷回來。

      歷史上,柳林鋪幾乎家家有船,最多時全村達到96條。每次運貨,都是幾十條船搭伴走。艄公喊著整齊的號子,小船首尾相接連成一線,行駛在廣闊的滹沱河上,場面蔚為壯觀。何秋來的爺爺何洛用、劉更深的爺爺劉洛德,都曾經(jīng)當(dāng)過“大船頭”。按現(xiàn)在的話說,這倆人都是掌握造船技術(shù)的“土工程師”。他們到周圍各村采購大楊樹,回來解成木板,做成平底船。船的長度取決于樹的高度,因船底和船幫要用整條木板縱向拼接,中間不能斷,否則不結(jié)實。一般柳林鋪村的船長十幾米,寬五六米,沒有帆,用木竿撐著行駛,能裝幾千斤貨。兩條船綁在一起,可擺渡一輛解放牌大卡車。

      滹沱河的水流隨季節(jié)變化很大,但除了冬季,一般都能行船,因這些小船即使裝滿貨,吃水也不過一尺來深。那時的船工掌握了技術(shù)要領(lǐng),會看水深,會看哪里有漩渦,哪里有灘涂。往下游走叫“走順?biāo)?,發(fā)大水時走的快,一下午就能到藁城,晚上到深澤,第二天到獻縣。但回來時就難走了,需要拉纖。

      除了行船、擺渡,柳林鋪人還搭私橋。所謂搭私橋,就是當(dāng)冬天河水上凍無法擺渡時,在河面搭設(shè)簡易橋。人從冰面上通過,安全沒保障,從簡易橋上過就保險許多。這種橋由各戶湊木料、柴草等建成,需先劃兩條船到河水中間,在船上搭云梯,再由8個壯漢站在兩邊云梯上,抬起400斤重的大石頭,喊著號子往下砸樁。據(jù)說砸一天樁下來,人累得連炕也爬不上去。木樁深深砸入河底后,再在上邊搭木板、鋪柴草、墊土、潑水、凍冰,一座臨時性的草橋就搭成了。這種橋離河面約一人來高,能過馬車。第二年春天解凍后就拆掉它,如果不拆,大水一來就沖沒了。私橋顧名思義不是公益的,冬天柳林鋪人靠守在橋邊收費掙錢。

      “柳太”鐵路與“正太”鐵路

      因為柳林鋪村是重要的水運碼頭,故在設(shè)計正太鐵路時,曾考慮過把柳林鋪作為東端起點。為什么筑路者相中了柳林鋪?河北廣播電視大學(xué)地域文化研究所教授李惠民認(rèn)為,緣由大致有兩點:首先是距離因素。柳林鋪屬正定縣,距正定府城15里。既然京漢路經(jīng)過柳林鋪,能夠在此相接,何必舍近求遠(yuǎn),花巨資架橋過滹沱河去正定府相接呢。其次是航運因素。柳林鋪具備一定的水運條件,用當(dāng)時華俄道勝銀行副代辦的話說:“原擬修路物料,可用輪船徑運至滹沱河南岸之柳林堡。”或許不僅僅是修路物資,設(shè)計者可能還希望正太鐵路的貨物既可以在此轉(zhuǎn)運蘆漢鐵路南下北上,又能夠裝船直奔天津,水陸并舉,豈不更好?

      到1902年,清政府督辦鐵路總公司大臣盛宣懷與華俄道勝銀行廢除原合同,簽訂《正太鐵路借款合同》。此時,雖然鐵路正式命名為“正太鐵路”,但東起點并未變更。李惠民考證,變動發(fā)生在合同簽訂后的一年之間。1903年秋冬,當(dāng)法國工程師埃士巴尼等人進行實地勘察時,發(fā)現(xiàn)在柳林鋪建站實無必要。第一,設(shè)計者發(fā)現(xiàn),滹沱河是一條季節(jié)性河流,除雨季外,“唯查該河下游一帶水淺,不能行使輪船。”(柳林鋪人做的船屬于小船,不是輪船),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正太車站、京漢車站與河運碼頭三者相交的設(shè)想,而筑路器材亦不可能用輪船運至柳林鋪。第二,1903年京漢線鐵軌已經(jīng)鋪過了石家莊,并建成了柳辛莊(緊鄰柳林鋪)和枕頭(今振頭村)兩個車站可供選擇。如果選在石家莊,可以使由獲鹿方向而來的正太路垂直與南北走向的京漢路相交,這種方案線路最短,費用最省,如果選在北距石家莊十多華里的柳辛莊,則鐵路將向北轉(zhuǎn)向,無疑將增加建設(shè)費用,延緩修筑工期。因此,以埃士巴尼為首的設(shè)計人員堅定地選擇了石家莊。

      告別與轉(zhuǎn)型

      自從正太鐵路與京漢鐵路交匯于石家莊,大量物資通過更快捷、更穩(wěn)妥的火車來運輸,這改變了千百年來由驛道和水路構(gòu)成的運輸系統(tǒng),使石家莊這個鐵路交匯點崛起成為新的城市中心。古驛道從此衰落下去,但滹沱河還在。只要有水,柳林鋪碼頭就有生意可做。事實上,這里的船運生意在上世紀(jì)30年代后期達到最盛。不過,這也是它最后的輝煌。1940年石德鐵路建成通車,從那以后,船運走向沒落。

      石德鐵路西起石家莊,東到德州,而建成于1912年的老津浦路(從天津至江蘇浦口,今為京滬鐵路的一段)也從德州經(jīng)過。兩條鐵路在德州交匯,來自山西的煤鐵可經(jīng)石家莊運至德州,再沿津浦路北上南下運至天津、江蘇。就這樣,新興的鐵路和公路,逐漸取代了速度慢、運量不穩(wěn)定的水路運輸系統(tǒng)。

      柳林鋪的船運生意少了以后,還能干擺渡和搭橋,真正讓他們徹底告別吃水上飯的日子,是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那時,隨著滹沱河上游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的興建,滹沱河水被“掐”住了。同時,下游跨河大橋開始興建。1962年,村北跨滹沱河南支流的柳林鋪大橋修好,從此村民再也不用走私橋。

      改革開放以后,這里興起了眾多鞋廠和編織廠,鞋廠和肖家營一帶的幾乎同時興起,主要做布鞋銷往南三條。編織廠做編織袋,另有配套的拔絲廠等。現(xiàn)在這些廠子所剩不多。2008年進行股份制改造時,村里將土地收回進行集約化管理。今天的柳林鋪村雖然沒有了古驛道,沒有了水路運輸,但仍處交通要道。它東臨勝利北大街,南臨三環(huán)路,視野開闊,行車方便。村里沿三環(huán)路蓋了許多汽車門面出租,另有汽車配件城和花卉市場等。未來這里將利用交通區(qū)位優(yōu)勢,繼續(xù)發(fā)展大型商業(yè)設(shè)施。

      左云县| 大石桥市| 锦屏县| 固始县| 彭山县| 双峰县| 平阳县| 吴桥县| 工布江达县| 芒康县| 漳平市| 中西区| 濉溪县| 乡城县| 杭锦后旗| 大新县| 平遥县| 那坡县| 张北县| 绥棱县| 忻城县| 无极县| 辉县市| 泾阳县| 红河县| 临西县| 肇州县| 林州市| 揭西县| 石屏县| 翼城县| 宁安市| 日照市| 阳信县| 泰安市| 贵溪市| 永康市| 南陵县| 上虞市| 平邑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