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jié)決定成敗??茖WDV用畫面和鏡頭說話,因而,鏡頭就是科學DV作品最重要的細節(jié)。
這里所謂“鏡頭”,不是指攝影機或放映機上由透鏡組成的光學裝置,也不是指照相的一個畫面,而是指拍攝科學DV時從攝影機開始轉(zhuǎn)動到停止所拍下的一系列畫面。
擬定大綱之后,科學地劃分鏡頭就成為第一要務。
劃分鏡頭要遵循由大到小的原則,即由段落、場景到鏡頭的原則。一個場景包括若干鏡頭,或者說一組鏡頭組成一個場景。場景好比是文章的大段小段,鏡頭好比是一個個句子,句子和段落的選擇與安排要服從文章主旨的需要,鏡頭、場景的選擇與安排同樣要由片子的主題來決定。
比如《南方的北國》,主要有4個大的段落:
①查閱資料、調(diào)查訪問,探究“常寒”地名的由來。
②實地觀測,探究地形與太陽高度的關系。
③圖表說明東海中學與龍海中學2月份的氣溫對比。
④通過實驗觀察,圖表說明和模型解釋地形與氣流的關系。
每個段落又有若干場景。比如第一大段,就有電腦查閱資料、在不同地點采訪不同的人等。
很顯然,各個段落的內(nèi)容設置都指向探究主題——713544316bb9ccf881c3f23816e59a71fe7d4bab9501f7868753be9c7bc5c5b4我們學區(qū)為什么具有“南方的‘北國’”的小氣候。主題是綱,從不同角度對主題的探究是目。綱必須能領目,目必須附麗于綱,自然形成“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氣象。
同理,每個鏡頭景別的選擇、攝法的推敲、時間的長短、畫面內(nèi)容的確定、解說詞的撰寫、音樂的配置……皆循此原則。
比如采訪村田老師的那段。
表現(xiàn)村田老師接受采訪的畫面,只是一個幾秒鐘的短鏡頭(5:08-5:13);跟著是一個近20秒(5:13-5:29)的長鏡頭,由近及遠地表現(xiàn)從豐橋到學校的氣候變化;接著又一個幾秒鐘的短鏡頭(5:29-5:36),由遠到近地強調(diào)了像雪一樣的大霧;然后用一個近30秒的長鏡頭表現(xiàn)龍海中學和東海中學2月份的氣候差異,主要使用了推移的技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推移的速度,完全適應、滿足了我們的觀賞需求,其中用紅藍兩色線條表現(xiàn)兩個中學氣候?qū)Ρ鹊漠嬅?,甚至使用了定格,突出強調(diào)了同一時間內(nèi)氣候的明顯差異,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個鏡頭本身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單位,同時又與它前面的和后面的鏡頭有邏輯上的關聯(lián)。
鏡頭的設置與劃分要講究技巧,可最高的技巧莫過于跟表現(xiàn)內(nèi)容緊密吻合的技巧。這是我們此次“一意求”的主要收獲。
反復觀摩模范作品,由表及里,從感性的體會到理性的頓悟,是掌握撰寫分鏡頭腳本原則和技巧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