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兩江總督之后,曾國藩給身邊的工作人員制定了一份工作準則。
工作準則的第一條,是要求身邊的門子,也就是守門人等工作人員不要欺凌地方官員。原文翻譯成白話就是:
“不準凌辱州縣官員。對人不論高低貴賤,都要以禮相待。以前我經(jīng)常見到督撫過境之時,身邊的工作人員對州縣官員,皆有倨傲之色、嚴厲之聲,這種作風實可痛恨。你們見到州縣官員時,不可稍涉傲慢?!?/p>
第二條是不許給親友們安排工作:
“不準向有關(guān)衙門薦舉自己的親友。但凡門子等人,由于勢之所在,其他人或不敢不從。所以經(jīng)常會把他的親戚同族,或者舊友相識,推薦到軍隊或者州縣衙門去工作。因此你們一律不準薦人入軍隊或者州縣衙門?!?/p>
門子不過是總督身邊的低級服務(wù)人員,身份低微,無權(quán)無勢,何以居然敢欺凌州縣官員,并且還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安排工作呢?
從地位上說,門子至低至賤,但權(quán)力的運用之妙,在于經(jīng)手人是否能充分挖掘每份工作的尋租潛力。一個門子如果充分發(fā)揮其“能量”,也能辦成很多事。為什么呢?因為“門房”是專門看管衙門內(nèi)外交通的咽喉要道。
一個精明的門子可以擁有一些“獨特”的權(quán)力。
首先,他可以決定來訪客人能不能見到官員。
客人來拜訪官員,首先要由門子進行通報。由于求見的人太多,門子擁有代官員擋駕之權(quán),這項權(quán)力自然有操縱空間,讓誰見不讓誰見,門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了算。因此門子“合法收入”的第一項是“門包”,想見長官的人先得給門子一筆錢,才有可能進這個門。
其次,門子掌握著官府內(nèi)部的許多情報。官員心情怎么樣?家里來了什么客人?和人聊了些什么?甚至今天官員對某件事作了什么批復?這些門子都能打聽到。因此那些想找官員辦事的,必須籠絡(luò)門子。那些精明的門子很知道怎么把自己掌握的“內(nèi)部信息”換成好處。
清代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縣里,有個人每個月固定向門子付三萬文錢,就是大約二十兩銀子,條件是讓這個門子把他經(jīng)手的所有機密文件都先給他看一遍。這個人通過這種方式,掌握了大量政策信息。
此外,有人要給官員送禮,也必須經(jīng)過門子這一關(guān)口。所謂雁過拔毛,要想讓你的禮品能到長官面前,你先得給門房一份謝禮?!都t樓夢》第六十回中,柳五兒的舅舅給賈家當門房,官員們給賈家送禮,都要給門房一份,因此他們經(jīng)常有“外財”可發(fā)。廣東官員給賈家送了兩小簍子茯苓霜,得先拿一簍作門禮。
除了這些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權(quán)力,門子還有其他巨大的尋租空間。因為如前所述,衙門內(nèi)除了總督一人,沒有國家正式公務(wù)員,本來應(yīng)該交由各機構(gòu)辦理的大事小情,都要由門子等仆人們?nèi)マk。門子其實就是官員們的手、腳和嘴巴:
他們負責接待告狀者。遇到有人告狀,也是門房先問明情況,有狀紙的,將狀紙呈交地方官。沒有狀紙的,領(lǐng)著告狀人寫狀紙后呈官。外地解來犯人,由他們替官員驗明身份,辦理入監(jiān)手續(xù)。他們還代表官員們與辦理錢糧、稅收等事務(wù)的部門打交道。
顯然,門房有太多機會可以弄權(quán)營私。清代《刑案匯覽》中,就有大量的門丁犯罪案例,涉及撞騙商鋪、侵蝕錢糧、索詐民眾、私押徒犯、干預公事、受賄舞弊、私放嫌疑人等各種罪名。
他們也有太多機會可以弄權(quán)營私。“門包”因此成了公開的秘密,有的時候,督撫們的禮金可免,門子的“門包”卻不可免。湖北巡撫憲德曾經(jīng)向皇帝奏報說,湖北巡撫每年有鹽商送的禮金四萬兩,送的時候要給門子送禮四千兩,他的前任楊宗仁已經(jīng)把四萬兩革掉了,但家人門禮四千兩仍然得照舊收受。
巡捕和簽押,也都炙手可熱。巡捕既負責帶領(lǐng)官員參見總督,下級官員勢必要向他打聽總督的喜怒好惡。這就會有一筆好處費。至于“簽押”,有權(quán)在“簽押房”中為官員初步處理文件,分出種類,拈出輕重緩急。其中可操作的尋租空間,更是巨大。
我們可以看出,如何選用和管理這些人,對地方官來講也是吏治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所以曾國藩才專門寫了這樣一篇約章,對他們作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