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城市有兩個小孩患了白血病,都需要四五十萬治療費,但都不在國家規(guī)定的免費治療的范圍內(nèi)。
其中一個三歲小孩的父母是進城務工人員,在用完積蓄以及借來的8萬多元后,不得不放棄后續(xù)治療。當?shù)亓x工組織發(fā)起全城吃串燒活動(孩子父母是擺麻辣小食攤的),來挽救孩子生命,本地媒體也作了大幅報道,有不少善良的人紛紛響應,但籌集到的錢還是杯水車薪。孩子幾次病危,等錢用藥。另一個小孩讀小學一年級,萬幸的是,小孩所在學校是當?shù)刈詈玫囊凰鶎W校,學校在校園舉行了一次陶藝拍賣活動,籌得善款31萬元。市民為這個孩子揪著的心稍稍平復了些。
兩者相較,很容易讓人生發(fā)感慨:同樣的病卻無法享受均等化的治療,而是要靠社會地位和人脈資源,這其實彰顯的是一道社會裂隙??磥恚卺t(yī)療等領域?qū)崿F(xiàn)“中國夢”,還需要我們做很多努力。
吳根紹(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