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適合學生的教學之意蘊

      2013-12-29 00:00:00司成勇徐旭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13年12期

      教學是教育的基本途徑。教育的質(zhì)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質(zhì)量。要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需要具備很多條件和因素,如師資、設(shè)備、課程、教學文化等等。但教學作為培養(yǎng)人的主要途徑,它是否適合學生的需要,與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規(guī)律是否具有適切性,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需要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梢哉f,適合學生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好的教學,不適合學生的教學往往就是失敗的教學。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是適合學生的教學呢?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學,對教師和學生意味著什么呢?這是我們在關(guān)注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的問題時必須思考的問題。筆者以為,適合學生的教學,就是服務化的教學,個性化的教學,多元化的教學,互動化的教學,自主化的教學,和諧化的教學。

      一、適合學生的教學:服務化的教學

      適合學生的教學,就是服務化的教學。所謂服務化的教學,即視教學工作為服務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教學。在實踐服務化教學的過程中,學校、教師要真心把學生看作自己的服務對象,真誠地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服務,真正給學生當好學習的服務員。學校、教師要有真誠的服務意識、熱情的服務態(tài)度、豐富的服務知識、過硬的服務技能。

      在信息時代,教育是為學習服務,為學習者服務的[1]。學校是一個專門的教育服務機構(gòu),教師是專職教育服務人員。學校和教師是因教育教學的社會需要而存在的。學校教學作為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必須尊重學生的需要,建構(gòu)適合學生的教學系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既然是培養(yǎng)人的,是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因此,教學就要尊重學生這個服務對象,努力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學生的需要有哪些?從心理學的研究來看,人的需要主要包括生理性需要、社會性需要,物質(zhì)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主導需要、輔助需要,個人需要、整體需要(集體需要)等。這些需要也是學生的需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經(jīng)常需要面對的學生需要有安全的需要、認知的需要、鍛煉的需要、尊重與自尊的需要、愛的需要、交際的需要、友誼的需要、歸屬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等。一般情況下,學生的許多需要都是正當?shù)?、合理的,學校和教師是應該予以尊重和滿足的。要滿足學生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需要。教師需要進行調(diào)查研究,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做學生的朋友。其次要尊重學生的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需要是基礎(chǔ),而尊重學生的需要是關(guān)鍵。如果教師缺乏對學生需要的尊重,把學生的正當合理的需要與非正當、非合理的需要混為一談,一律斥之為“非法”,很容易傷害學生的情感,失去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再次要提高自己滿足學生需要的能力。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需要,就必須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質(zhì)。如果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不高,專業(yè)能力不強,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不能適應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學生不僅會不信任教師,還會輕視教師。這樣的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地位是非常危險的,也是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的。

      因此,從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來看,教師要適當?shù)胤诺蜕矶?,要善于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謙虛地與學生交往,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可望而可及的,從而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與服務。在開展服務性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甘當學生學習的服務員、成長的領(lǐng)路人、迷途的指路者。

      教師應該是學習服務員。如果說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和完成的一次旅行,如果說學生是學習列車上的乘客,那么教師就是學習列車上為學生提供知識、技能、思想、精神服務的乘務員,是學生的服務員。學生有什么合理的學習需要,教師就應該努力地給予滿足。因此,教師服務的質(zhì)量,也就成了評價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jù)。

      教師應該是學習領(lǐng)路人。如果說教學是一次探險,教師就是這次探險活動的領(lǐng)路人。探險過程是充滿危險的,難免會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面對學生的探險需求,教師不能不理不睬,而要積極引導,提供適當?shù)膸椭榱艘?guī)避暗藏的巨大的危險,避免不必要的犧牲,教師必須給學生帶好路,幫助學生化解一定的困難和危險。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學之路上順利前行。

      教師應該是學習指路者。如果說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獨立探索活動,教師就是學生探索之路上的指路人。學生的學習之路,也就是他的成長之路,在其不同的學習與成長階段,他們必然會遭遇一個個十字路口。面臨一個個學習道路、人生道路的選擇,學生究竟應該往哪條道路上走,需要學習導師、人生導師的指點與幫助。這個學習導師、人生導師就是專門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老師。只有老師幫助學生明確了學習與人生的方向,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才可能健康迅速,否則難免會有誤入歧途的危險。

      無論是作為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服務員,還是作為學生學習的領(lǐng)路人、指路者,都體現(xiàn)了教師服務學生的角色。因此,為了滿足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必須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適合學生的教學就是服務化的教學。

      二、適合學生的教學:互動化的教學

      適合學生的教學,是互動化的教學?;踊慕虒W是指教學雙方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交往、對話、促進的教學。教學不是一個單向的傳遞知識技能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教育活動,是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是一個師生的交流過程,是一個主體與另一個主體之間的對話。沒有交流不是教學,沒有對話不是教學,沒有互動也不是教學。教學是主體間的交往活動,具有主體間性。

      教學,既有教,又有學,才是教學。離開了教不是教學,離開了學也不是教學。只有教師與學生都共同參與,教師與學生相互協(xié)作,教學才得以進行。師生參與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也就是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過程。沒有雙方的參與和互動,很難說有真正的教學存在。教學是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的。

      師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種多樣。教師認真講解,學生專心聆聽是一種互動;教師演示,學生觀察也是一種互動;教師提問,學生思考應答也是一種互動??傊虒W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存在著互動,不僅課堂教學存在互動,課外教學、課外師生交流也存在互動。有的時候課外的互動還是必不可少的,是課堂教學互動的有益補充。

      因此,師生如何互動,特別是如何有效互動,是教師必須思考和研究的課題,也是學生需要努力配合解決的問題。只有師生有意識地互動,主動互動,追求互動的質(zhì)量,才能保證教學的質(zhì)量。也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適合學生的教學,才是優(yōu)質(zhì)高效的教學。

      三、適合學生的教學:自主化的教學

      適合學生的教學,是自主化的教學。所謂自主化的教學,就是充分尊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師生教學的自主權(quán),鼓勵和支持教師自主化地教,學生自主化地學的教學。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是兩個主體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互動過程。教師肩負著指導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任務,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包辦代替學生的學習,不能包辦代替學生的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象,更無法包辦代替學生的感動、意志、勇敢。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需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興趣、需要、愿望,尊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特別是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知識能力基礎(chǔ)。只有教師設(shè)計的教學與學生的需要、知識能力基礎(chǔ)相對接,也就是適合學生的需要、知識能力水平,學生才可能真正進入有效學習階段,否則學生的學習往往只能停留于形式,難以深入和持久。

      同時,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由別人和教師操作的機器,更不是一個供人隨意使用的工具。學生能否進入學習的主體狀態(tài),主體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學生主體性能否發(fā)揮以及發(fā)揮水平的重要條件。學生天生就具有主體性,具有天然的學習、活動、探究、思考的需要和能力,天然就能夠從事學習活動。問題在于我們是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尊重學生的學習權(quán)利,是否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否尊重學生的學習愿望。只要我們滿足了學生的這些需求,我們就不愁學生不學習。

      奧蘇貝爾認為,學生的有意義學習需要具備外部和內(nèi)部兩方面的條件。從外部條件來講,學習材料必須具有邏輯意義。從內(nèi)部條件來講,一是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二是學習者認知結(jié)構(gòu)中必須具有適當?shù)闹R,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lián)系;三是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他認知結(jié)構(gòu)中有關(guān)的舊知識發(fā)生相互作用[2]。奧蘇貝爾所提出的學習的內(nèi)部條件,學習心向、知識基礎(chǔ)、主動相互作用,就是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可見,學生的學習必須自主化。學生發(fā)揮學習主動性,是其舊知識得到改造,新知識獲得實際意義的前提和基礎(chǔ),是其學習進步的動力。

      適合學生的教學不僅是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教學,而且也是尊重教師主體性的教學。教師的主體性似乎是一個不需討論的問題,其實,假如將其納入考察我們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工作的現(xiàn)實問題來思考,特別是納入中小學校教師工作的實際問題來分析,我們很難說教師主體性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只要看看教師的工作被學校領(lǐng)導隨意調(diào)整或變動的現(xiàn)實,我們就能夠理解教師主體性發(fā)揮面臨的困境。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副科”教師的課被隨意停課,改上“主科”課,一些主科課教師不愿意加課、補課,被強制加課、補課的現(xiàn)實,使我們無法對教師的主體性的發(fā)揮“放心”。我們只能祈禱教師管理體制改革的真正實施,教師責任得到加強,權(quán)利、義務真正得到保證,教師的主體性才有望得到正常發(fā)揮。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主體性的教學才算真正的教學,才是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也才是適合學生的教學?!敖處熞⒁夥此紝W生自主性發(fā)展與自己的關(guān)系,建立起在教育過程中促進學生自主性發(fā)展的強烈意識和正確思路,通過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盵3]

      沒有教師主體性的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就難以調(diào)動,教學的質(zhì)量就不可能得到真正保證。因此,教師的教學要自主化。教師有權(quán)利依據(jù)自己的專業(yè)修養(yǎng)按照自己對課程的理解設(shè)計和實施教學,他們有自主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教學問題的權(quán)利與自由,他可以自主化地教學生,也可以自主化地考學生,還可以自主化地評學生。只有自主性得到保證的教師,才會有教學熱情,才會有教學創(chuàng)造,才能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學。

      四、適合學生的教學:個性化的教學

      適合學生的教學,是個性化的教學。所謂個性化的教學,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學生的個性為基礎(chǔ),因材施教的教學。教學的對象是不同成長與發(fā)展階段的學生。學生作為一個個不同的個體,他們具有巨大的差異性,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需要。學生差異的存在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教學要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就必須注意將學生看成是有個性的學習者,就必須研究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關(guān)注差異、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思考每一個學生面臨的具體發(fā)展任務,做到因人施評、因材施教、區(qū)別要求、分層指導、分類培養(yǎng),“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4]。

      個性化的教學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的教學要充分關(guān)照學生的個性需要。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班級的學生,是具有鮮明的個性的學生群體和個人。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具有該班級的特點,他們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愛好、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理想、信念等。所有這一切決定了他們的差異性、豐富性、多樣性。鑒于這種個性的差異性、豐富性、多樣性,教師不能不正視,不能不適應。

      學生的個性表現(xiàn)是豐富多樣的。從知識來看,有的學生基礎(chǔ)好,有的學生基礎(chǔ)差;從能力來看,有的學生能力強,有的學生能力弱;從態(tài)度來看,有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積極,有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消極。教師在課堂上就不能一個速度、一個標準來要求學生、教育學生,必須考慮不同層次和類型學生的需要和能力,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才能為學生所接受。否則,教師的教學往往只能滿足部分學生的需要。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人們往往認為能夠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就算是好的教學了。其實,只要有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條件,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能學會的東西,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學會[5]。因此,適合學生的教學一定是能滿足學生不同類型和層次需要的教學。

      教師作為一個獨立的教育者,在很多教育工作中,往往是單獨面對學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有無個性是教學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一個教師如果沒有個性,或者個性不鮮明,要想取得教育教學的成功是非常困難的。教師的教學一般是以班級授課制為主,在這樣一種教學制度下,學生將會面對多個不同學科的教師,接受多種不同學科的教學。如果教師缺乏個性,或者個性不鮮明,學生往往容易產(chǎn)生視覺疲勞、心理疲勞。學生產(chǎn)生了視覺、心理、精神疲勞的教學,不可能是高質(zhì)量的教學,也不可能是高效率的教學。當然,這種教學也不是適合學生的教學。

      教師要減輕或避免學生產(chǎn)生各種身心的疲勞,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就必須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個性化的教師。要讓自己與眾不同,更要讓自己的教學富有特色,風格獨特,增強自己的吸引力、影響力、教育力,從而實現(xiàn)促進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目的。

      五、適合學生的教學:多元化的教學

      適合學生的教學,是多元化的教學。所謂多元化的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風格豐富多樣,富有變化性的教學。學生的特點存在著諸多差異,這些差異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教學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資源。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學校的教學應該是多元化的教學、多樣化的教學。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豐富多樣的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元的、可供選擇的教學。只有教師教學的多元化、多樣化,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教學需求。

      由于學生的集體性、差異性,學生需求的豐富多樣性,教師個體的教學方式方法也要多元化、多樣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富于變化,這種變化包括教學內(nèi)容的變化,如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策略性知識的變化,也包括教學形式的變化,如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個別教學等的變化,還包括教學方法的變化,如講授法、問答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研究法等的變化,還包括教學過程與技能的變化,如教師聲音、表情、動作的變化,教學板書、演示、提問、講解、組織與管理等的變化等。通過富于變化的教學,讓全班每個學生都能夠從教師的教學中獲得一定的需求滿足,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教師集體也要多元化、多樣化。每個教師所任教的不同課程都應該教出自己的特色,教出自己的個性,讓學生看到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風格,感受到每個教師獨特的風采,欣賞到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美,不同課程的內(nèi)容美、知識美、思維美、思想美。只有教師集體個個都有風格,人人都有個性,教師的教學生活才是鮮艷的、豐富的,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才是豐富多彩的。如果教師的教學風格雷同,所授課程缺乏特色,學生是不會“買教師的賬”的,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多元化,也是適合學生的教學的應有之義。

      六、適合學生的教學:和諧化的教學

      適合學生的教學,是和諧化的教學。和諧化的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確立和諧的教學目標,選擇和諧的教學內(nèi)容,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的教學。教學作為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必須思考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教學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呢?從人的健康發(fā)展的需要來看,教學應該培養(yǎng)和諧發(fā)展的人。

      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作為一個人,要過上健康的生活,就需要有一個健康和諧的身心素質(zhì)。這個身心素質(zhì)從哪里來呢?當然是從遺傳中來,從環(huán)境中來,從教育中來,從實踐中來,從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中來。學生作為正處于成長與發(fā)展階段的青少年、兒童,他們的身心素質(zhì)主要從學習中來,從教學中來。因為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學習是學生學校生活的中心。

      和諧化的教學要求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教學活動主要是師生之間的影響活動。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是和諧教學的前提和條件,沒有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教學和諧也就無從談起。

      和諧化的教學要求教學目標和諧。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的方向和動力,有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就有什么樣的教學。如果教學目標片面,教學質(zhì)量也難免欠缺。和諧的教學目標引導和諧的教學行為、教學活動。和諧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的和諧,知識與品德的和諧,智力品質(zhì)與非智力品質(zhì)的和諧等。一句話,和諧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知識、能力、態(tài)度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和諧化的教學要求教學內(nèi)容和諧。教學內(nèi)容是教學活動得以進行的載體。有什么樣的教學內(nèi)容,就有什么樣的教學活動。和諧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策略性知識,或者說包括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價值性知識[6]。教學內(nèi)容只有全面包括這些知識,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全面的知識營養(yǎng),為他們身心的健康和諧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和諧化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和諧。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為完成教學工作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的工作方法。教學方法的性質(zhì)和特點決定教學方法的功能和作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適應不同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nèi)容。要全面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必須多元化、多樣化,教師要善于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不同教學方法的教育功能。在當今中國的學校教學中,特別要破除對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的迷信,適當運用探究式、活動式教學方法,全面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zhì)。

      和諧化的教學要求教學組織形式和諧。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師、學生、教學時間、空間以及其他教學要素的組合方式。教學組織形式不同,教學的效果、質(zhì)量、效率也各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內(nèi)容,發(fā)揮不同教學方法的作用,教師必須靈活選擇和運用教學組織形式,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實施、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創(chuàng)造條件。目前要打破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制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適當運用分組教學、個別教學、走班制、選課制等教學組織形式,把學習的自主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中成長。

      和諧化的教學要求教學評價和諧。教學評價是對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的度量與價值判斷,具有重要的教學反饋功能。不同的教學評價類型發(fā)揮著不同的教學反饋、導向與調(diào)節(jié)功能。教師選擇運用的教學評價方法不同,意味著教學評價發(fā)揮的教學反饋、導向和調(diào)節(jié)功能也將各異。為了促進教學的和諧發(fā)展,教學評價方法體系也必須和諧。只有這樣,教學評價才能為教學的和諧發(fā)展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考試文化的國度,注重分數(shù),注重量化考試,有它的可取之處,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評價是目前我們開展教學評價工作應該特別關(guān)注的問題。只有把過程與結(jié)果、分數(shù)與能力、方法與態(tài)度等結(jié)合起來評價,才有利于學生的和諧發(fā)展,高分低能、高智商低情商等問題才能得以解決。

      參考文獻

      [1] 陳建翔.教育:為學習服務.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 司成勇,新課程下應確立“六化”的學生觀.教育探索,2005(1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國教育報,2001-07-27(2).

      [5] 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冢汉D铣霭嫔?,2003(2).

      [6] 季蘋.教學什么知識.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上杭县| 山阳县| 应用必备| 华容县| 察雅县| 融水| 霸州市| 新民市| 卢龙县| 汝州市| 运城市| 临泉县| 平乐县| 林甸县| 巴彦县| 于田县| 邻水| 横山县| 仙桃市| 大丰市| 海城市| 嘉祥县| 富锦市| 遵化市| 永宁县| 北安市| 贵港市| 泰顺县| 巴彦淖尔市| 龙江县| 交口县| 尖扎县| 深水埗区| 揭东县| 手机| 苍南县| 长泰县| 昔阳县| 慈利县| 浦北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