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是人對于幸福的心理體驗和情感,是人的生命主題和人生追求,也是衡量個體和特定群體的生活狀況和社會地位的重要指標。據(jù)中共中央《求是》雜志社的《小康》雜志和清華大學等媒體的《2011中國幸福感大調查》的一項資料表明,中國陽光下最令人羨慕職業(yè)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的幸福感,在六類群體中,排在第五位,是倒數(shù)第二,僅高于農民和農民工。而中小學教師可能還要更低。
一、中小學教師幸福感不高的表現(xiàn)
中小學教師是中國教師的主體,占教師總數(shù)一半以上,中小學教師幸福感的缺失,導致他們心理壓力加大、職業(yè)倦怠,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新課程的實施和實行績效工資后,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又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教學競爭更加激烈,他們的幸福指數(shù)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表1 中小學教師幸福感調查統(tǒng)計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中小學教師的幸福感盡管有一定的差別,但總體上看幸福感不高還是明顯的,具體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經濟待遇低
經濟待遇與工作付出的反差,導致工作消極。繁重的工作壓力、超負荷的工作與低下的經濟待遇導致教師沒有成就感,表現(xiàn)為個體以消極、麻痹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和服務對象,被動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教學中教師會失去工作熱情和追求,沒有明顯的工作目標。他們把教學不再看成是一種責任,一種雖然辛苦但是一種快樂的工作,而是把上課、批改作業(yè)看成是負擔和機械的流水程序。對工作不是主動去想辦法做好,只是作消極的應付。如有些農村中小學教師,他們大多數(shù)的家庭在農村,家中有要照顧的父母和孩子,還有責任田要他們去勞作,還有大量的家務要他們去完成。在他們對生活和工作都沒有幸福感的前提下,他們不可能去主動地追求工作的完美。盡管他們心里還有他們喜歡的學生,可家庭的負擔,生活的壓力,使得他們只能放棄自己原來的夢想,放棄職業(yè)的復雜勞動,去做現(xiàn)實上不能放棄的生活上必須完成的簡單勞動。
2.教師沒有成就感
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教師的成就感是教師幸福指數(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成就感也就不會有幸福感,沒有幸福感的教師對自己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就不能正確認識,自我效能感喪失,體會不到工作的成就感。工作的快樂來自于工作的成就和社會的評價,但社會對中小學教師的過高要求,導致中小學教師沒有成就感。中小學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中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后,有許多年級沒有社會性的升學考試,他們多年的辛勤勞動并不能被社會認可。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教師是蠟燭,燃燒的是自己,照亮的是學生。教師的成就就是失去自我,失去自己的青春,但并沒有自己應有的回報,工作起來就沒有熱情和動力。
3.心理壓力過大
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壓力過大,很早就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據(jù)中國教師職業(yè)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有35%以上的教師感到心理壓力非常大;有48.10%的教師反映壓力比較大。從調查結果來看,有83%以上的教師感到工作負擔過重,有心理壓力。其中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壓力可能還要更大。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正常人群心理障礙的比率在20%左右。然而,據(jù)國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14個地區(qū)的抽樣檢測表明,中小學教師心理障礙發(fā)生率竟高達53%,已經遠遠高于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更高于正常人群的心理障礙的比率。
中小學教師幸福感缺失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和教學上是工作沒有激情、學習上失去追求、生活上單調無味、心理上壓力過大、有沉重的心理負擔、沒有成就感等。
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不高的原因
造成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分為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和個人因素。
1.教師的職業(yè)光環(huán)和社會對教師的過高要求
多少年來,教師一直被社會推上了神壇,教師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教師是牛,吃進的是草,擠出的卻是奶。教師被社會上認為是不能有私心,不能有錯誤的圣人。教師只能忍氣吞聲地做事,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教師出了點錯,人們就會說,他是老師啊,是教書育人的啊,怎么能犯錯誤呢?教師圣潔的光環(huán)使老師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上都整天提心吊膽,如履薄冰。社會對教師的過高期望,不是把教師首先看成是人,是有生活和情感的人,而是成了不能有任何過錯的圣人。這些光環(huán)使中小學教師成了有其名無其實的陽光下“最高尚的人”。有一個小學教師,在過教師節(jié)時有些學生給他送來了賀卡。也有少數(shù)家長看老師經常給孩子無償補課,就利用教師節(jié)的機會給老師送了點土特產,也有送點超市購物卡。這在當今的社會上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可輪到教師的頭上,教師就成了大逆不道了。一些領導同志在大會上公開批評說,教師是應該為人師表的啊,怎么能收學生的賀卡呢?更不能收學生家長的土特產和購物卡。好像教師就該是社會上最圣潔的人,不能有私欲,不能有情感。社會對教師過高的期望,把教師不斷地推向神壇,成了不能有任何過錯的圣人。這加大了教師的精神壓力,大大地減少了教師的幸福感。
社會對中小學教育過大的期望突出表現(xiàn)在對教育的結果的期待。他們希望老師把每一個孩子都教好,每一次考試都得到高分,希望把他們的子女都送進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社會和學校不顧學生的個性差異,用統(tǒng)一的教學要求去教育不同個性的學生。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要求老師都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合格人才,甚至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去要求教師。把教育的失誤都歸結于教師,弄得老師無所適從。社會對老師的過高標準和不適當?shù)囊螅o老師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老師只好無休止地給學生補課,使得教師長期處于習得性無助狀態(tài),最終發(fā)展成職業(yè)倦怠。
2.中小學教師長期超負荷工作,但經濟待遇低下
在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任務相當繁重,日平均工作時間遠遠高于其他職業(yè)。教師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使中小學教師的身體素質大大下降,從近幾年教師的體檢結果來看,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的老師占一半以上。教師過勞死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與中小學教師長期超負荷工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有很大的關系。
中小學承擔沉重的教學工作,但教師的待遇較低。國家早就明文規(guī)定,教師的工資水平不低于同類公務員,但實際上老師的實際收入遠遠低于公務員。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我國教師工資水平,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水平一直很低。每次國家增加工資教師都要比公務員晚一年,標準也要低很多。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一個月不超過2000元的工資,在物價飛速上漲的情況下,已經很難維持家庭生活。從調查來看,教師的待遇依舊整體偏低,甚至在有些地方特別是一些農村中小學還存在拖欠教師工資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與其勞動強度不成正比,極易挫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導致心理上的極度疲勞。
3.學校管理缺少人性化,教師工作缺乏寬松的工作機制
學校內部管理的制度化是現(xiàn)代化教育管理的必然趨勢。但有的學校在推行制度化管理過程中,又片面地強調制度的作用,沒有從以人為本出發(fā),管理缺少人性化。例如在績效工資的實行中,把績效作為績效工資的唯一標準,形成了績效工資事實上的不平等。績效工資標準的片面化和絕對化,導致一些老教師,身體不好的弱勢群體的工資收入受到很大的損失。中小學實行績效工資的3年中,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工資差距越來越大,有的學校,老師一年要比領導少一萬元。老教師和弱勢群體就少得更多??冃ЧべY中人文關懷的缺失,削弱了分配的公平性,也導致了老師心理的不平衡。
還有一些學校用扣工資的辦法去管理老師,也極大地影響了老師的幸福感。學校的管理對象是老師,老師的勞動對象是學生,學生不是同一的勞動產品,不能用企業(yè)的管理制度去管理學校。在過分強調經濟手段為管理機制的過程中必然會傷害一大部分老師。在單一的教學成績?yōu)闃藴实脑u價機制下,更易導致領導專制,官僚作風嚴重,缺少人文關懷,使得整個學校的組織氣氛更趨向于企業(yè)化,使教師自我價值喪失,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對所從事的職業(yè)的倦怠。
4.個別教師價值觀人生觀的錯位
個別教師價值觀人生觀的錯位,也是教師幸福感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同等條件下,教師對幸福感的認同和體驗是有區(qū)別的。我們不可否認在現(xiàn)在的經濟和工作條件下,大多數(shù)教師對于教師職業(yè)的幸福感是滿意的,不同的時候對于教師職業(yè)的認同和幸福感也會有差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但中小學教師職業(yè)的幸福感相對于企業(yè)的高管,國家公務員只能是相對下降,差距也就不斷擴大。中小學教師的幸福感在相對下降。中小學教師承擔著祖國未來的教育,也關系著國家的發(fā)展和未來。社會和國家有責任在國家發(fā)展和可能的條件下,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讓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中小學教師真正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而感到自豪和幸福。
三、提升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應對策略
中小學教師的幸福感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學校管理的因素,還有個體的客觀差距和主觀認識的原因。要提升中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就必須從多方面入手,動員社會的力量,改革學校的內部管理體制,幫助教師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
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是決定幸福指數(shù)的決定因素和物質條件,從本質上來說,中hDCPL0lhmvnpZZwPwb7+anZl6/pIG0n0hVS80+HzOlU=小學教師的幸福感下降的直接原因就是經濟待遇與職業(yè)不相匹配。超負荷的工作卻只能拿社會的較低工資。中小學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但待遇遠遠低于同類公務員。一個副高級職稱的教師還不如機關的辦事員。就是和企業(yè)相比,教師的工資待遇仍然偏低,福利待遇就更不用說了。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教師經濟待遇不高決定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的不受人尊重。在老百姓的眼里,中小學教師就是個孩子王,其社會地位仍然不高。要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讓教師真正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yè),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福利待遇。首先,國家要真正保證教師的工作標準不能低于同類公務員,教師的績效工資不能低于公務員的福利待遇。否則,提高教師的地位就是一句空話。在國家不斷提高教師工資的同時,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績效工資去提高教師的工資標準。國家在國民收入增加的同時,必須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保證中小學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fā)放。國家和政府要通過政策保障和輿論宣傳,使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切實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這樣才能讓教師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才能安心從事教育工作。
2.學校管理要以人為本,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
學校管理人性化的缺失也是教師幸福感不高的重要原因,要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還要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學校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師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上要體現(xiàn)人性化,特別是學校的教學管理,不能用扣工資、扣獎金的辦法去管理教學。要關心教師的生活、家庭和工作。學校領導要尊重教師,讓教師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在一個自由、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工作,有利于教師排解消極情緒,減輕工作壓力。教師的職業(yè)特征決定了教師都具有很強的自尊心。所以管理者應從小事、從細微之處關心他們。
在教師管理中,要改變以往單一以教學成績的評價標準,要實行綜合考核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在現(xiàn)階段,我國的教育評價仍然延續(xù)了過去那種應試教育的評價體系。學校無論對教師的評價還是對學生的評價,無不滲透著應試教育的思想。所以,要真正推進素質教育,改善教師的職業(yè)倦怠狀況,就必須構建適合素質教育的評價體制。在評價教師方面,應建立一套自發(fā)調動教師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考核機制和正確合理的激勵機制,給教師提供各種體驗成功的機會。
3.教育教師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中小學教師對自己職業(yè)幸福感缺乏正確認識,在客觀上是由于經濟地位決定的,但主觀上還與教師本身素質不高、出現(xiàn)人生觀和價值觀錯位有關。學校在國家提高教師經濟待遇的同時,要加強對教師的幸福觀教育,幫助教師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教師要愛崗敬業(yè),堅持教書育人。要幫助教師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減輕心理壓力。學??梢酝ㄟ^多種形式,讓教師多了解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和維護心理健康的方法,當教師發(fā)現(xiàn)自己有職業(yè)倦怠的征兆時,能夠正確認識職業(yè)倦怠的癥狀,并能及時采用適當?shù)姆椒▉韺ψ约哼M行自我調適,以便緩解心理壓力,排解不良的情緒和心理困擾。另一方面,教師個人應加強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多參加體育活動,經常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和平和的心態(tài)。此外,放松訓練、社交訓練等也能夠幫助個體有效緩解壓力。
教育關系著國家的建設和未來,國家的發(fā)展在教育,教育的發(fā)展在教師。社會、學校、教師自身都應共同努力,提高教師的幸福感,使廣大教師走出職業(yè)倦怠的陰影,使教師真正成為人們羨慕的職業(yè)。
參考文獻
[1] 劉次林.教師的幸福.教育研究,2000(5).
[2]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版,2007.
[3] 別曉梅.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及應對策略.吉林教育,2008(3-4).
[4] 肖愛芝.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怠問題研究.中國成人教育,2008(1).
[5] 吳良根.當前中學教師職業(yè)倦怠成因分析與對策.中國農村教育,2008(3).
[6] 池麗萍,辛自強.幸福感:認知與情感成分的不同影響因素.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2).
[7] 張珊珊,劉文.人格:主觀幸福感的預測源.心理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