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鐵鷹(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找同行網創(chuàng)始人):
我選李健。
管理者的目標和績效是由別人的腦袋和手決定的!因此,作為管理者,首先不在于自己多能干,而在于大家愿意跟他干!雖然李健的業(yè)務能力不如龐震出色,但他能“團結下屬”。
李健“辦事有毅力”。商場競爭是中長跑,尤其做銷售,能贏得戰(zhàn)役的,一定是能堅持到最后一口氣的人!
說李健“原則性不強”,我并不同意。他能頂住人力資源部門的壓力,把那些不能干的人留下,這是有原則的表現(xiàn)。為什么?我估計他認為他比人力資源部經理和總經理更了解他的下屬!這種敢于抗上是一個好管理者的素質!
我用過龐震那樣的業(yè)務尖子當領導,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我跟好多老板探討過,他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視過高的人往往不是好領導;選拔業(yè)務好的人當干部,盡管合乎公平和常理,但往往不是正確的選擇。
龐震因為沒獲任命,走了怎么辦?這是必須接受的后果,兩害相權取其輕。你要一個能人,還是要一個團隊?而且,我會約談龐震,解釋理由,并要求他配合李健工作。如果他不服氣,應該馬上讓他走人,以免阻礙李健的工作。請記?。汉玫墓芾碚呤怯贸鰜淼模e以為龐震和李健都能留下來是最好的結果!他倆如果互不服氣,那么1+1<2。最差的決策是空降。這兩個人心里一定都不順!
楊中秋(深圳市學習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席訓練師):
建議用龐震試試。
用龐震雖然風險較大,但收益也可能最大。業(yè)務
貢獻大的人得不到重用,龐震和業(yè)務人員如何服氣?
那以后大家就忙著搞關系,而不是開發(fā)客戶。龐震桀驁不馴,很可能是因為大材小用。雖然很多銷售高手確實不適合當銷售經理,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公司的責任。公司只知道用人,卻不培養(yǎng)人!況且,公司當初為什么要提拔龐震做副經理呢?當然,讓龐震做銷售部經理,必須丑話說在前頭:干不好,就要下臺!同時,指出他的缺點和問題,并和他溝通如何改進。另外,還要明確告訴他,為什么力排眾議用他。如果龐震是有心人,知道老板頂著壓力用他,他會知恩圖報。如果業(yè)績大幅下滑,或者出現(xiàn)嚴重的管理沖突,他就得下來。真要那樣,他也心服口服,如果不走,以后就會收斂很多。
對于李健,這也是一次真正的考驗。他既然有毅力、堅忍不拔,那就看他沒獲提拔后如何表現(xiàn)。如果他表現(xiàn)好,而龐震又沒有完成目標,那么就讓李健上。而且,要明確告訴李健,之所以沒有提拔他,是因為在銷售部門要用業(yè)績說話。
這也是考驗總經理的魄力和眼光的時候??偨浝砟芊駡猿肿约旱牡拙€和原則?銷售部門要靠業(yè)績說話,總經理在業(yè)績和內部和諧之間得有取舍。業(yè)績上要有突破,當然會在內外部產生沖突和矛盾,這也是在向非銷售部門傳遞客戶導向和業(yè)績導向的信號。非銷售部門對于龐震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表明龐震更以客戶為中心,當出現(xiàn)沖突時,他敢于維護客戶的利益。這是好事,也是他業(yè)績突出的原因。倒是那些不直接面對客戶的部門要反思,是不是對客戶和銷售的支持力度不夠?
從外面招人,是下下策。公司銷售業(yè)務每年增長20%,說明銷售部門運轉良好。只有當部門出現(xiàn)重大問題、長期低迷,或者公司有重大戰(zhàn)略調整時,才適合從外面找人,或從其他部門調人。
郭志杰(從事房地產評估和土地整理行業(yè)):
我不同意楊中秋的看法,我建議用李健。
以業(yè)績作為提拔人才的唯一標準,我覺得有些偏頗。誠然,一個有優(yōu)秀業(yè)績的銷售人員對于一個銷售型企業(yè)非常重要,銷售指標也是公司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務。但是,現(xiàn)在不是評選優(yōu)秀銷售員,而是甄選銷售團隊的領導者。銷售目標不可能只靠某幾個優(yōu)秀銷售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整個銷售團隊共同努力。銷售經理的任務不是他個人能夠完成多高的業(yè)績,而是在他的帶領下整個團隊能完成什么樣的業(yè)績。銷售經理不應是好業(yè)績的締造者,而應該是好業(yè)績締造者的締造者,鍛煉隊伍和達成團隊目標才是他應該做的。
選擇李健并不表示公司推崇“搞關系”。李健所謂的“搞關系”正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團隊合作精神。一方面,龐震的個性可能造成銷售部矛盾不斷,影響團隊合作;另一方面,從其他部門一致反對來看,他們對龐震意見很大。如果總經理力排眾議,讓龐震做銷售部經理,容易讓員工們覺得老總一言堂,影響公司整體氖圍。還有,銷售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其他部門的大力配合,龐震和其他部門的合作能力會讓銷售部門處于孤立狀態(tài),其他部門的不配合甚至有意為難會成為銷售部門在一線沖殺的阻力。如果李健的“搞關系”對實現(xiàn)銷售目標有益,我贊成大家都“搞關系”。
對于龐震先上,不行再下,也不妥。如果不讓他上,可以向他解釋原因,并對他的能力表示認可,安撫他的情緒。憑借良好的業(yè)績,他會認同你的安撫,同時抱有上升的希望,還有可能檢討自己的不足。但是,如果讓龐震做經理,不行又下來,不僅同事會笑話他,他自己也會覺得無地自容的,很可能主動辭職。畢竟,能上能下的人還是少數(shù)。
讓龐震做經理,借此考驗李健,這樣做同樣不妥。要知道再堅忍的人也是有脾氣的。讓李健覺得公司看重業(yè)績,而不是員工的綜合能力,會讓他感到失望,甚至因此離職。有時候,無謂的考驗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劉舜才(某歐洲背景飼料公司總經理,北大光華MBA):
如果我是總經理,就不會先表態(tài)。我會找我的團隊成員單獨談,看他推薦誰,為什么,被推薦人有什么優(yōu)缺點。如果他推薦的人不是我首要考慮的,我會再問他對我考慮的那個人有何看法,為什么。當然,我還會直接找候選人,問他自己擔任這個職位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他會怎么做,等等。和這些人單獨談完后,我想問題就會明朗得多。
一個人不在位的表現(xiàn)和在位的表現(xiàn)可能完全不同,我們不應該以不在位的表現(xiàn)來猜測某人日后會怎么樣。原來比較獨斷的人做了經理后,也可能改變策略和行為,當然,這中間需要上級的提醒和培養(yǎng)。
其實,選人的過程也是教育人、培養(yǎng)人,更是管理者使用人的過程。選人和用人分不開!
面對困難決策,我的經驗是把情況了解清楚,比“做決定”更重要。情況清楚了,做決定就會簡單。大家總是想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卻不關心過程,這樣做是本末倒置。
劉文玉(北京儀器信息網首席執(zhí)行官):
我非常贊同舜才的思路。我們都有自己獨到的選人觀點,可我們都是局外人,就是案例里面各部門的負責人也都帶有一定偏見的。
我個人認為選擇龐震和李健都可以,關鍵是看總經理在選定后怎么做,怎么用人,也就是說,他怎么去引導和培養(yǎng)這個銷售經理?,F(xiàn)在,總經理在三個選擇上難以當機立斷、糾結不定,這樣做最不可??!
我說說自己的選人用人經歷:
2005年,我赴任公司華南區(qū)總經理。當時,華南區(qū)有一個銷售經理與李健類似——他對人友好,但決斷力弱,指導部下的能力也不強,大家對他的能力評價一般。為了盡快提升業(yè)績,我向公司建議更換銷售經理。
我提名的人很像龐震(我了解他之前一年的業(yè)務能力):聰明、辦事利索、為人耿直、公關能力強,但平時喜歡獨來獨往,不太配合其他業(yè)務部門的工作,也不太幫助和關心別人??上攵瑒e人對他會有什么印象,就連我的直接上司都覺得他不行。但我堅持了下來。
我并不是憑著哥們義氣來選人,而是依據(jù)我對他的了解和綜合判斷。我覺得銷售經理必須業(yè)務能力夠強,其他方面都是可以改變的。我任命他后,在最初三個月里幾乎每天都和他交流業(yè)務情況,從著裝、遞名片、開會發(fā)言、與員工溝通、用心幫助別人、帶領團隊等各個方面,給他指點和更多鍛煉機會。正如舜才所說的,人都是積極的,位置變了,角色變了,他的很多行為也會有所改變。在我的培養(yǎng)和他自身的努力下,他非常勝任華南區(qū)經理的工作,后來更是當上了全國銷售總經理和全國業(yè)務總經理。
我的感受是,選人當然要盡可能多聽各方意見,做好平衡,與當事人進行交流,但人多嘴雜,口味各異,作為決策者你一定要有自信!最關鍵是,選人后你如何用好他——也就是要用心去培養(yǎng)他。
湯姆·秦:
非常感謝大家的建議!我最后選了李健,龐震第二個月辭職了,還帶走了一個能干的手下。這六個月公司的銷售業(yè)績沒有完成,其中有龐震出走的原因,但也有市場的問題。
正如劉舜才先生說的那樣,我分別找他們談了話。我問李健,讓龐震當經理,他怎么看?李健表示,他心里不舒服,但他會接受公司的決定,配合龐震做一段時間。我繼續(xù)問,龐震的問題主要是什么?李建說,他太咄咄逼人,得理不讓人,讓周圍的人都沒有自信。
我又問龐震,讓李健當經理,他認為如何?龐震說,他沒想到公司會這樣安排,如果這樣,他一定辭職。我問為什么。他說,李健的銷售能力不行,大客戶有幾個是他拿下來的?李健只能做后勤支持工作!
我連續(xù)幾夜都沒有睡好覺,龐震的話總在我耳邊回響。一個星期天早晨,我正睡著難得的懶覺,五歲兒子的哭聲和太太的大聲說話把我吵醒。太太對岳母說:“你不能這樣事事順著他,將來他會變成一個任性的小惡霸!”
龐震離開是公司必須付出的代價,好的管理者必須是一個好的team plaver!
黃鐵鷹(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找同行網創(chuàng)始人):
這真是一個經典的選人和用人的案例。
選人和用人,哪個重要?我的觀點是:用人比選人重要。
用人為什么比選人重要?因為人看不準人。
1.正常人選人都會走眼,所以千里馬的伯樂才成為佳話!如果誰說“我選人很準”,他要么吹牛,要么就沒怎么選過人。
2.人都會變,好人也會變得不好,平庸的人也會變成英雄!所以,選人有不可控因素。
3.不論怎么選,優(yōu)秀的人永遠是人群中的少數(shù),所以選來選去,選中的人是平均素質的可能性最大!
用人為什么比選人重要?因為用人的因素是可以控制的。
1.工資你可以決定,關鍵人物甚至比老板拿的都多!
2.讓他做什么職位,你可以決定;給他什么權力,你可以決定。
3.如何監(jiān)控、考核和培訓,你可以決定。
4.如何給他配副手,你可以決定。副手和正手摩擦起來,靠譜的人也會不靠譜!
其實,優(yōu)秀企業(yè)與一般企業(yè)的唯一不同是:優(yōu)秀企業(yè)里那些平凡的人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一般企業(yè)里那些平凡的人干的是平凡的事。
士為知己者死,誰不會為好老板多出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