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執(zhí)教;特色;三地;風采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D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2-0006-03
夏玲玲,浙江省特級教師,1959年出生,浙江省教育學會中小學體育教學分會理事,浙江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業(yè)指導委員會中小學體育與健康組成員,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名師名校長工作站體育學科名師工作室導師,現(xiàn)任教于溫州市瓦市小學(集團)。從事一線體育教育教學工作37年,始終秉承“立足課堂,追求體育本色”的教育理念,將生活、生存、生命教育融入現(xiàn)代體育課程中,倡導學生在課堂上“四動”,即“動腦(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動嘴(課堂師生對話)”“動眼(觀察)”“動體(體能訓練)”,努力使學生成為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形成了“活潑、快樂、精心、包容、創(chuàng)新”獨特鮮明的教學藝術風格,得到了同行的認可和贊譽。
在《水平一(二年級)各種姿勢的合作走教學設計》的觀摩展示課中,溫州市瓦市小學夏玲玲老師根據(jù)水平一兒童觀察模仿能力較強、辨別空間位置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的身心特點,以 “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踐行“學為中心,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教學理念,以“各種姿勢的合作走”作為主要教材,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情景教學法。通過講解模仿、重難點分解、嘗試體驗、糾錯練習、完整展示、評價激勵等多種教學形式,在嘗試—引導—實踐—展示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層次、反復地練習,抓住重點、分解難點,循序漸進地予以逐步突破,從而扎實有效地完成了合作走的技能教學任務。整節(jié)課在夏老師出神入化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引領下,孩子以小組合作學練為主線,學習興趣高漲。自然流暢的“模仿體驗—實踐嘗試—互助互評—改進—完善”的學練過程,使孩子們在愉悅身中地達到掌握技能、發(fā)展能力、鍛煉身體的教學目的。
記者:您代表浙江省擔任本次教研活動的展示課任務,有何感受?
夏玲玲:當我接到省教研員余立峰老師電話確定為上一節(jié)常態(tài)課(推門課)時,我欣然地答應了:“沒問題!”因為上課對我而言是“爽事”,不是“難事”;是“享受”,不是“累活”。但得知有四位老師上課,并要上交個人簡介及教學教案時,才知道原來這不是一節(jié)“簡單”的體育常態(tài)課。于是怕自己難以勝任這個角色,曾向余老師推辭過,但最后還是下定決心去上吧!反正課上得再完美也有不足之處,上得再差也有亮點之時。
記者:作為特級教師,尤其您這個年齡,通過這種展示,您最想傳遞給同行們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和精神?
夏玲玲:上好一節(jié)課首先是教師心中“裝有”學生,想為學生所想,想學生所沒有想到的;再是心中要有點與線,能根據(jù)操場上現(xiàn)有的點、線、圈進行組織隊伍排練;最后是手上有“活兒”,不管你年齡多大、操場甚小、器材奇缺、教材枯燥都能將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樂園,讓師生的人生因課堂而精彩!
記者:通過這些年教育教學歷程的感悟,您能否告訴年輕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體育教育工作者?
夏玲玲:我之所以幾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操場上為孩子們上課,永葆激情與熱情,是因為我有信仰、有追求、有自律、有執(zhí)著……既要做好人,又要處好事,兩者缺一不可,因為真正把教師距離拉大的是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人品。
我的感悟是:首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榜樣者),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預警在先,清楚規(guī)范,規(guī)范執(zhí)行;彼此關愛,接納包容,陪伴孩子。其次,作一位受歡迎的老師,樂意幫助他人,有問必答,有求必幫,從不推辭。不計較個人得失,搞好人際關系。再者,上好每天每一節(jié)體育課,做好每一件小事,把“簡單”的東西做精、做細。最后,積極主動,多問自己“有什么我需要努力的?”,多請教“我從哪些方面努力?”多反思“有什么地方還做得不到位?”
俞向陽,1966年出生。江蘇省小學體育特級教師,鹽城市首批市級“名師工作室” 領銜人。曾獲江蘇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優(yōu)秀教練員、鹽城市黨代表、鹽城市優(yōu)秀黨員、鹽城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多次執(zhí)教全國、省、市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展示課。擔任省送優(yōu)質教學資源下鄉(xiāng)工程“體育與健康”主講教師、省農村小學“四項配套”工程體育學科骨干教師培訓主講老師、市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培訓主講老師;參編省編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教學叢書《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教師用書、《小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生用書等教材。現(xiàn)任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實小校區(qū)(鹽城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從教27年以來,一直潛心于小學體育教學研究,形成了自己趣味、靈動、樸實、和諧的教學風格。
俞向陽,1966年出生。江蘇省小學體育特級教師,鹽城市首批市級“名師工作室” 領銜人。曾獲江蘇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優(yōu)秀教練員、鹽城市黨代表、鹽城市優(yōu)秀黨員、鹽城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多次執(zhí)教全國、省、市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展示課。擔任省送優(yōu)質教學資源下鄉(xiāng)工程“體育與健康”主講教師、省農村小學“四項配套”工程體育學科骨干教師培訓主講老師、市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培訓主講老師;參編省編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教學叢書《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教師用書、《小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生用書等教材?,F(xiàn)任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實小校區(qū)(鹽城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從教27年以來,一直潛心于小學體育教學研究,形成了自己趣味、靈動、樸實、和諧的教學風格。
在《水平二:跨越式跳高教學設計》一課中,江蘇鹽城市實驗小學俞向陽老師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jù)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通過啟發(fā)式教學,簡化動作技能,采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方式,從跨越地面橡皮筋→斜拉橡皮筋→拉直橡皮筋的練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動作技能。利用橡皮筋一物多用,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練活動,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學會方法,掌握技能,獲得成功。課中適時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使學生樹立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記者:俞老師,由于原本擔任此次研討展示的特級教師受傷,您在開幕式前一天“臨危授命”,作為本次活動承辦單位的副校長,您在肩負會議接待任務的同時,又要代表本省進行教學展示,有何感想?
俞向陽:接受本次教研活動的展示課任務,自己沒想那么多,只為需要。正如活動的主題“一切為了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這份責任,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推動蘇、浙、滬三地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交流與合作盡一點綿薄之力。在臨時接受任務時,壓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最終能承擔起來的勇氣還是要歸結為多年來教學中不斷磨練所帶來的自信。最難得的是我得到了向更高層次專家、名師學習的機會,而專家指導、觀摩互動、同行探討,不僅使我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再次得到了提升,也促進了我校全體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加深了對新課程理念的進一步理解和對各地區(qū)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層感悟,更給了自己審視課堂、反思課堂的機會,對于教對、教會、教好的課堂功夫,我們還任重道遠。
記者:作為從教多年的特級教師,通過此次展示課,您想傳遞給我們一種什么樣的理念?
俞向陽:目前,“體育放在教育之上”“跳出體育談體育”“通過體育的各種手段促進人的發(fā)展”說法不絕于耳,而從“保證體育課”到“強化體育課”的新要求,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發(fā)展的必然。我覺得課堂就是我們的立足之本。課堂應靠教師的智慧來生成,而智慧則是由智力、知識、方法、技巧等多個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tǒng)。教學的智慧更是要求教師在不斷的實踐中去感受、去判斷。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有效轉化各種矛盾,迅速調整教學行為,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育教學的才能。在教學中,我們要表現(xiàn)出聰慧睿智、高度靈活的教育個性,給學生以引導、啟迪和教育。這種教學智慧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或喚醒學生的美好情感,或引發(fā)學生思考,或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我們每位老師在教學發(fā)展過程中永遠追求的教學夢想。那么,追求自己的教學夢想,還要有股“勁”,是韌勁、強勁、較勁、使勁、沖勁、攢勁、鼓勁……還要能“不松勁”。正如那句廣告語所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記者:通過這些年的教育工作,能否告訴年輕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體育教育工作者?
俞向陽:以我自身的感悟,概括四個字讓我們向優(yōu)秀體育教師的行列邁進,那就是:愛、德、rzMqemLHhEtpmW+kuOd7HLKnw3TlLg8pHpgZ02vjVBU=勤、能。
愛字當頭。熱愛所從事的體育工作,視他為生命存在的表現(xiàn)方式,干起工作來就有幸福感、榮譽感。有了愛崗,才上升到敬業(yè);有了愛,才能志存高遠,甘為人梯,樂于奉獻。貴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鄉(xiāng)村殘疾教師陸永康在艱苦的條件下堅守鄉(xiāng)村教育,跪教了36年,那份堅守、頑強、不屈和奉獻精神,將人民教師的職責、愛心、責任感等全部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讓我們肅然起敬。他作為“感動中國”的典型感動了億萬群眾。
德字為首。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我們要用心去體驗,用心去實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的品格,傳遞正能量,使教師的高尚情操、優(yōu)秀的道德風范成為學生思想和行為的精神力量。
勤字為本。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留下的《曾國藩家書》可謂影響深遠,他認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家勤則興,人勤則??;能勤能儉,永不貧賤?!边@是他的傳家之寶。體育教師的勤學、勤練、勤問、勤思理應成為自我成長的代名詞,“勤能補拙”對我特別受用。當下的學課標理念、練專業(yè)技能、問課堂效果、思教法創(chuàng)新等,需要我們沉下心去“勤學苦練”,讓自己不斷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能字為榮。沒有體育教師的學校是沒有生機的和活力的,學校的大小活動離都離不開我們,而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組織能力、調控能力、表達能力、協(xié)調能力、學習能力等又有更高的要求,在與學校、學生共成長的生命歷程中,這些能力缺一不可。我們要爭取各種機會鍛煉自己、展現(xiàn)自己、提高自己,積極面對現(xiàn)實,以己能促發(fā)展,勇當教學能手和課程改革的排頭兵。
陸倍倍,畢業(yè)于上海體育學院,2005年參加工作,就職于上外靜安外國語小學。2010年獲得靜安區(qū)“新長征突擊手”“靜安區(qū)世博青年先鋒”稱號;2012年代表靜安區(qū)參加上海市第一屆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技能比賽獲團體三等獎;2013年榮獲靜安區(qū)小學體育學科教學評選二等獎。2009年獨立完成了上海市青年研究課題《發(fā)展小學生身體柔韌性內容與方法的研究》,2011年,《陽光伴我成長》獲得靜安區(qū)陽光體育論文、案例評選一等獎。
教育格言:耐心關注孩子,真心接納孩子,細心體會孩子。
上海市名師工作室、全國著名的、73歲體育特級教師朱德明老師專門指導的《小學二年級立定跳遠》一課,由上海靜安外國語小學體育骨干教師陸倍倍執(zhí)教。本課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建立和諧、互助的自主健身意識為指導思想。以卡通游戲“超級瑪麗——瑪麗競技場”為學習主題。通過游戲形式體驗立定跳遠技術動作,讓學生在玩玩、說說、看看、想想、練練中,逐漸建立正確的動作,使枯燥的跳躍練習通過器材、多媒體等手段整合,教學的有效性明顯提高。
記者:在承擔此次展示課任務的過程中,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通過前期的準備與實戰(zhàn)磨練,覺得自己在教學上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陸倍倍:一是對于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認識改變。以前主要是使用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的方式進行,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多,而且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我在講,通過這次展示,我意識到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多探討的機會、更多表達他們想法的活動。這在我后面的課堂上已經(jīng)開始有了一些改變,至少在教學內容上就已經(jīng)開始了改變。
二是意識到教學設計反復實踐與修改的重要性。從教學設計的準備到后面的試教、上課等環(huán)節(jié),對教學設計反復進行了多次修改,每一次都在原來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的精練,重點和目標越來越明確,自己的教學思路也越來越清晰。
三是感受到教學語言的重要性。課堂語言表達一直是我的弱項,語言不夠清晰,表達不夠生動。因此,在這次展示前在這方面自己做了很多準備,當然,上課時語速依然有點快,但好在語音語調上有了抑揚頓挫。另外,教學指令上較以往明確、精煉了許多,整體調度、把控能力有明顯提高。
記者:作為青年教師,你認為怎樣才能盡快的成長與提升?
陸倍倍: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前方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對自己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夯實基礎,穩(wěn)扎穩(wěn)打,抓好自然常態(tài)下的每堂課。記得靜安區(qū)小學體育教研員高舒黎老師在指導我教學時曾經(jīng)說過,要上好每一堂課,教師就得有對教材的深入鉆研,有對教案的精心設計,有對學生的全面了解,有對課堂的靈活掌控,把每一個35分鐘都當作提升自己的機會。第二,展示并不等于出風頭,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機會展示自己。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那節(jié)課,而是準備的過程。在專家和同行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你對課堂的理解,對教學的認識也會隨之升華。而這些是我們在別人身上搬不來也學不會的。第三,也是最重要和最難做到的一點,要善于反思。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當我們的課前預設與課堂的生成出現(xiàn)出入的時候,應當提起筆將它記錄下來,分析其中的緣由,分析學生的特點,找到問題的根源,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當我們腦中有一個一閃而過的金點子時,也要及時地把它記下來,積少成多,再分析它們的可操作性,最后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為我所用;當我們在解決學生問題時遇到難題時,也可以隨手把它記錄下來,它也許會成為你在教育生涯中一筆寶貴的財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