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多數教師只著重教授基本立定跳遠技術與力量練習,卻忽視了錯誤的技術細節(jié)。筆者就立定跳遠的“立、跳、擺、收、落”五個技術環(huán)節(jié),對常見的細小的錯誤技術細節(jié)進行歸納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對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進行探討。
關鍵詞:立定跳遠;細節(jié);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2-0058-02
一、“立”中,易忽略的細節(jié)
“立”是指立定跳遠時的預跳站立姿勢。即身體正直,兩腳與肩同寬,平行或微內扣,前腳掌踏實后腳跟虛,五腳指扣地。在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了學生兩腳站立的細節(jié)。學生兩腳站立通常表現為:“并腳式”“闊立式”與“外‘八’字式”三種預跳站立姿勢。如表1中的這幾種預跳站立姿勢,都限制踝關節(jié)蹬地產生向前上的作用力,難以達到最佳起跳初速度。
解決方法: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多做預跳站立姿勢,加強示范與講解,提高學生的認知度,糾正學生的站姿錯誤;其次,教師要著意培養(yǎng)學生在練習前先觀察自己的站立姿勢的習慣,以便糾正站立姿勢中的一些細節(jié)性錯誤,保證起跳前準備準確充分。
二、“跳”中,易忽略的細節(jié)
“跳”即立定跳遠的蹬地起跳。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往往被忽視的細節(jié)是學生在蹬地起跳瞬間身體姿態(tài)。身體在起跳瞬間的身體姿態(tài)直接影響騰空技術的完成。其主要表現為:直體與屈體兩種形式,直體主要表現為,蹬地起跳瞬間身體基本呈一條直線;而屈體則身體在髖關節(jié)處有明顯彎曲(表2)。當同一作用力在這兩種姿態(tài)中時,力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屈體時蹬地作用力不能完全作用在上體,因此影響跳遠成績。
解決方法:首先,安排學生原地直體向上跳起??稍谏眢w正上方位置設置目標進行觸碰,目的是讓學生體會蹬地起跳時,感受起跳與身體姿態(tài)之間的關系。而后,可逐漸前移目標,至適當的起跳角度,來指導學生掌握正確蹬地起跳后的身體姿態(tài)。
三、“擺”中,易忽略的細節(jié)
“擺”即立定跳遠中的擺臂。這一技術環(huán)節(jié)是立定跳遠教學的重點。如果把起跳當做立定跳遠初速度的話,那么擺臂就是加速度,是起跳后向前力的延伸,是控制身體空中與地面角度與空中身體姿態(tài)的重要因素。但在教學練習中,我們往往只關注擺臂的形式,而忽略了擺臂的“發(fā)力點”這一細節(jié)。不同的“發(fā)力點”,影響不僅僅是作用力的大小,更影響著騰空時身體姿態(tài)及后續(xù)技術的完成。學生擺臂中的“發(fā)力點”大致表現為:肩部發(fā)力、肘關節(jié)處發(fā)力與掌腕處發(fā)力幾種形式,主要體現出的效果也截然不同(表3)。
解決方法: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兩手握輕物的提示性練習,進行原地強化擺臂技術訓練。也就是在擺臂時手握輕物進行“發(fā)力點”發(fā)力的暗示性練習,來糾正擺臂中“發(fā)力點”模糊的細節(jié)問題。而后,在結合設置虛擬擺臂最高點加以輔助擺臂練習,鞏固完整的擺臂技術。練習的方法是:練習者在遠端(一般是最好成績)的目視高度位置設置“標示”(如氣球、小三角旗等軟物),進行跳起后擺臂的練習。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掌握立定跳遠正確的擺臂動作與擺臂高度,有利于控制起跳角度與身體姿態(tài)。注意在設置練習時要指導練習者,一方面要注重擺臂,另一方面不能刻意去夠“標示”,防止擺臂動作變形。
四、“收”中,易忽略的細節(jié)
“收”是指騰空時收腹舉腿往前伸的技術動作。大多數教師都關注學生“提膝收腹腿高舉”的技術動作,而忽視了這時頭頸姿態(tài)對技術動作的影響。由于學生關注自己立定跳遠的成績,所以在練習中會不自覺的用自己的最好成績作為目標(如學生的最好成績?yōu)?米,在立定跳遠時,眼鏡就不自覺地看2米附近的線段),這就形成了“目標位置”。這種“目標位置”極易導致起跳后的低頭含胸。而低頭含胸又直接影響到“提膝收腹腿高”的完成,這種動作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負面影響:首先,壓制了跳起向上的力,因為我們常說:抬頭挺胸,那么低頭就務必含胸。所以低頭含胸導致屈體,蹬地起跳力被消弱,達不到起跳的效果;其次,縮短了滯空時間與影響了技術動作完成的空間,壓制了“提膝收腹”,限制了“腿高舉”,使技術動作無法完成,制約了立定跳遠的成績,甚至產生傷害事故。
解決方法:首先,教師應強調立定跳遠從“起跳”到“收腹舉腿往前伸”一直要保持頭頸放松,防止頭頸僵硬產生的上身緊張,動作不協(xié)調。其次,明確“目標位置”?!澳繕宋恢谩笨筛鶕W生立定跳遠的最佳成績向前移40~60厘米的位置進行設定,“過近,心不到而氣不足,有高無遠。過遠則會上體前撲,重心偏低,來不及收腿而不會遠”。同時必須指導學生,起跳后不要刻意去關注“目標位置”,要保持頭頸與上身放松,逐漸忽略“目標位置”。
五、“落”中,易忽略的細節(jié)
“落”就是立定跳遠的落地技術。在教學中教師更多地強調腳跟剛接觸地面,迅速屈膝前跪,送髖的技術,而忽略了“落”兩臂積極前擺的動作細節(jié),使得落地的反作用力讓練習者后倒撐地乃至后坐。兩臂積極前擺繞環(huán)的動作細節(jié)是指,落地主動結合屈膝前跪送髖的手臂積極前擺的動作。其主要是起著平衡身體與頂髖前移重心的作用,能有效的抑制身體后倒后坐,以保證立定跳遠的落地點,提高成績。
解決方法:首先,原地蹲地進行手臂外展回擺練習,來體會身體重心前移的技術,從而掌握和鞏固手臂外展回擺的技術動作;其次,上步展髖擺臂練習,由站姿開始,上步并腿跳,腳跟著地迅速滾動至腳掌,屈膝前跪兩臂快速做前繞環(huán);而后,運用到立定跳遠練習中去進行強化。手臂外展回擺動作要求:手臂向后下方外展做前繞環(huán),同時結合挺胸、頂髖、提腳跟、前移重心。
參考文獻:
[1]田偉立.立定跳遠墊步起跳的原因及對策[J].體育教學,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