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酥類糕點的特點及制作要點
(一)特點
松酥類糕點,主要是將面粉、糖、油加入極少量的水和化學(xué)膨松劑,利用發(fā)酵粉、食粉、食臭粉等在面團中產(chǎn)生二氯化碳,使制品內(nèi)部組織疏松,體積膨脹。此類糕點,外表不掛糖,多數(shù)產(chǎn)品內(nèi)不包餡,而含糖含油量較高,有的品種常以果仁入料,表面色澤金黃,并有自然裂紋,裂紋凹處色澤略淺。這類糕點入口酥松、綿軟,口味香甜,口感油潤。
(二)制作要點
1.面團在成形時不要滲油或有筋,否則會影響制品的酥松感。
2.松酥類面團要求松散,成型時不要搓或擦,否則制品會發(fā)硬。
3.已制成的生坯不要久放,否則會使坯底滲油,易使成品連排,而使制品發(fā)起效果不好。
二、松酥類糕點的制作實例
(一) 廣式杏仁餅
1.特點:有杏仁香味,酥脆可口。
2.用料:綠豆粉1000克、椰子蓉200克、糖粉750克、豬油(固體)250克、水85克、炒香杏仁細粒200克。
3.制法:
(1)將椰子蓉放在鑊中用慢火炒成金黃色,再磨成粉備用。
(2)將綠豆粉、糖粉、豬油、椰子蓉同放臺板上用手搓勻,再加水少許,直至完全混合均勻,再粘上杏仁細粉。用木餅?zāi)⑸鲜龌靹虻脑铣尚秃蟮钩龇旁谥窕h上,再用木炭爐慢火烤20分鐘。待冷卻,即成美味甘香的酥脆杏仁餅。此餅亦可用烤爐烤,放入爐的中層,溫度調(diào)至12l℃,爐門不要關(guān)上烤20分鐘。
(二) 廣式杏仁酥
1.特點:甜酥利口,有杏仁香味。
2.用料(以制作36塊計量):富強粉1500克、豬油750克、白糖粉750克、雞蛋150克、發(fā)粉15克、小蘇打15克、杏仁l00克。
3.制法:
(1)擦粉。將篩過的面粉倒在臺板上,攤成盆形,將發(fā)粉撒在面粉四周,中間倒入白糖、豬油、雞蛋、小蘇打和適量的水,將各料攪勻,然后拌入面粉,邊揉邊擦,直至成團。
(2)分摘。面團制成后,摘成大小均勻的36塊小團。
(3)制坯。把小面塊放在掌心,稍加抓捏使成圓形,放在臺板上微壓搓轉(zhuǎn),定出中心,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著小面塊圓邊不停地旋轉(zhuǎn),同時右手食指對準中心戳一個洞,洞深為斷坯厚度的4/5。生坯呈稍扁的圓柱形,直徑約為4厘米,柱高2厘米。生坯的外形直接影響熟坯。也有按入印模成型的。
(4)表面裝飾。在生坯面上孔洞里放一粒杏仁或瓜子仁。
(5)烘烤。將生坯逐一置烘盤中,各生坯間隔距離稍大些,不能小于生坯直徑。進爐溫度在130~140℃,出爐溫度為2l0~220℃。初入爐時,底火應(yīng)低于上火,否則生坯不能定形,會自然下攤。如果入爐溫度過高,表面板結(jié),則成品不坍,呈包子形。
(三) 廣式核桃酥
1.特點:色澤金黃鮮艷,入口甘香松化。
2.用料:精白面粉1250克、白砂糖500克、白糖粉500克、糖漿25克、核桃仁(去衣切碎)100克、豬油700克、鮮蛋200克、蛋液65克、食臭粉12.5克、小蘇打5克、欖仁150克。
3.制法:
(1)將面粉放在臺板上圍成圈,中間開小窩,把食臭粉、小蘇打、白砂糖、糖漿、鮮蛋放入,擦勻,使其中的臭粉、小蘇打溶解,再放入豬油、核桃仁和勻,然后把面粉投入拌勻,分成50粒,用手搓成圓形,放進餅盤,在每個餅坯中央用手指壓一小孔,掃上蛋液,粘上欖仁,再掃一次蛋液,坯成。
(2)烘烤。餅盤入爐用140~150℃烘烤,至呈金黃色,以餅面有裂紋為佳。
(3)注意操作關(guān)鍵。一是加入少量糖漿,可使餅色油潤和易于上色,色澤美觀。 二是拌入面粉時不能搓揉,否則會生筋滲油。三是食臭粉和小蘇打用蛋液溶解后再使用,能防止成品出現(xiàn)黃斑點。
(四) 廣式蛋黃椰蓉餅
1.特點:有椰蓉香味,酥松,油潤,不膩。
2.用料:面粉500克、綿白糖250克、豬油l00克、發(fā)粉20克、鮮牛奶250克、椰蓉500克、咸蛋黃5個。
3.制法:
(1)將咸蛋黃放在碗內(nèi),上籠蒸熟,一開四塊,用25克椰蓉包入一塊蛋黃成餡心待用。
(2)將面粉放在臺板上,中間撥成窩形,放入白糖、豬油、牛奶拌和,撒上發(fā)粉,在臺板上用手揉擦透,分成20塊,逐塊撳扁成皮,包上餡心,撳扁排放在鐵烤盤內(nèi),然后放入熱烤爐內(nèi),用中火烤約15分鐘左右,熟后取出即成。
(3)色金黃,甘香,松化。
(五) 蘇式素桃酥
1.特點:香甜酥松,油潤不膩。
2.用科:富強粉1500克、生油750克、白糖粉800克、飴糖250克、小蘇打25克。
3.制法:
(1)將篩過的面粉倒在臺板上,攤成盆形, 中間倒入糖、油、小蘇打和適量的水,攪勻后,拌入面粉,揉搓成團。
(2)面團制成后,馬上分成3塊,每塊約可摘成品60個左右。要求大小均勻。
(3)將小面塊放在掌心,稍加抓捏,捏成小扁圓塊。也有用木模成型的。
(4)將生坯逐一置烘盤中,進爐溫度150℃左右,出爐溫度200~220℃。烘至色呈淡黃色,攤裂均勻即可。
(六) 滬式高橋薄脆餅
1.特點:薄而不碎,又香又脆。
2.用料:富強粉1650克、生油400克、白糖粉110克、餡糖65克、雞蛋500克、黑芝麻l00克、食鹽50克、撒手粉250克、水250克,香草素適量。
3.制法:
(1)和面。將油、糖粉、餡糖、蛋、芝麻充分混勻后,再拌入面粉,如面粉過干或在冬季,則要加少量水。和成的面團應(yīng)適當揉和,使面團表面光潔。
(2)搟皮。將面團分成小塊,用搟筒壓薄,每搟一次皮撒一層干粉(干粉要用熟面粉),要撒得均勻。搟成的面皮厚度為0.15厘米(似餛飩皮的厚度),面皮厚薄要均勻,不破碎不斷裂。
(3)切(或扣壓)片。用圓筒扣壓成圓片。圓筒的直徑為5厘米。每500克片數(shù)約170片。
(4)烘烤。用平底鍋烙烤熟。制品需待涼后密封保藏,以防回潮。
(七) 鄂式五香麻酥
1.特點:薄而酥脆,五香風(fēng)味。
2.用料:富強粉1500克、豬油250克、白糖粉600克、飴糖40克、雞蛋350克、小蘇打2.5克、發(fā)粉70克、食鹽12.5克、五香粉2.5克、胡椒粉2克、水350克、撒手粉200克、白芝麻400克。
3.制法:
(1)和面。先將豬油溶化,加糖粉、飴糖、蛋及疏松劑,充分混合,再拌入面粉,最后加水,加水量視面團軟硬度而定,和成的面團應(yīng)適當揉和,使面團光潔。
(2)搟皮。將面團分成小塊,用搟筒壓薄,每搟一次皮撒一層干粉(干扮要用熟面粉),要撒得均勻。搟成的面皮厚度為0.15厘米(似餛飩皮厚),面皮厚薄均勻,不碎不斷裂。
(3)切片。用花車刀劃成8厘米長、3厘米寬的長方條。每500克片數(shù)約140片。
(4)上麻。在搟好的面皮上均勻地將芝麻撒在表面,再用搟筒搟壓,使其粘牢,掃去浮麻即可。
(5)烘烤。烘烤爐溫為140~150℃,烘烤3~4分鐘,餅面呈深黃色即可出爐。
(北京 白秋 田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