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女學者葉曉青,一次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資料,偶然查到光緒帝朱筆所列的書單。時間為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8年1月29日),書單所列圖書計有:《日本憲法說明書》、《日本統(tǒng)計釋例》、《日本憲政略論》、《譯書提要》、《駐奧使館報告書》、《孟德斯鳩法意》、《政治講義》、《法學通論》、《比較國法學》、《政治學》、《國法學》、《民法原論》、《政治泛論》、《憲法論》、《行政法泛論》、《日本預備立憲》、《國債論》、《警察講義錄》、《日本警察講義錄》、《日本警察法述義》、《自治論纂》、《憲法研究書》、《日本監(jiān)獄法詳解》、《萬國國力比較》、《政治一班》、《列國政治異同考》、《歐洲最近政治史》、《歐洲新政史》、《歐洲財政史》、《經(jīng)濟通論》、《理財新義》、《日本法制要旨》、《日俄戰(zhàn)紀》、《最新戰(zhàn)法學》、《德國學校制度》、《各國憲法大綱》、《英國憲法論》、《萬國輿圖》、《歐美政教紀原》。
據(jù)葉女士考證,光緒帝讀書,很勤奮,也很細心,甚至注意到了書中目錄的錯誤,并且熟悉當時商務印書館的出版情況。
這份書單,乃是光緒帝的最后一份書單。半年之后,他就去世了。從這份書單,我們可以大致洞悉光緒帝的微妙內(nèi)心。
當時,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因為1898年的康梁變法,已經(jīng)決裂了整整十年。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帝被軟禁,喪失了參與宮廷決策的權(quán)力。但是,因為他的皇帝地位,加上國內(nèi)外的廣泛同情,慈禧太后輕易也不敢動他。據(jù)近臣王照回憶,軟禁中的光緒帝很勤奮,堅持看書,“于西學書尤留意”。這份書單正是第一手的證明。
雖然戊戌變法失敗了,但從1901年開始,經(jīng)過八國聯(lián)軍之亂的晚清政府,不得不重新開始政治體制改革,此事由袁世凱主持,史稱“晚清新政”,到1908年已推行七年,并取得nr0CalY16O2FKeuS8XS6Fw==了很大成果。晚清新政實為中國政治制度現(xiàn)代化的開端,涉及的規(guī)模非常之大,且比光緒帝主導的戊戌變法務實。譚嗣同臨死前最關(guān)心的廢科舉,在此之前也由出賣他的袁世凱主持實現(xiàn)。
也就是說,光緒帝在戊戌變法期間想做的改革,慈禧太后正在做。據(jù)女官德齡的回憶,光緒帝作為戊戌變法的受害者,對慈禧主持的晚清新政的成效持負面看法,但他始終關(guān)注和思考整個變法改革的進程。書單里幾乎都是國外政治體制方面的書籍,也說明了這一點。
不過,這份書單最重要的意義不在于此,畢竟主持改革的人不是光緒帝,而是慈禧和袁世凱;它最重要的意義,是使我們窺見了光緒帝的一個希望,或者說幻想——他幻想自己在慈禧太后死后重掌政權(quán),治理國家。他勤奮讀書,意在為重掌大權(quán)作準備。
戊戌變法失敗,長期以來認為是慈禧身為保守派,反對變法。實際上,慈禧不反對變法,而是反對亂變法,同時反對利用變法奪她的權(quán)(權(quán)力是慈禧的命根子,年幼的光緒能被選為皇帝,就是她為了保持自己權(quán)力而破壞祖宗之法的結(jié)果)??涤袨椤⒘簡⒊冗m合當變法宣傳家,卻不適合當變法操盤手。他們急躁冒進,舉措失當,四處樹敵,最后居然想出捕殺慈禧的險招,導致慈禧與光緒帝母子徹底決裂,斷送了改革大業(yè),直至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涤袨榱魍鰢夂?,為了個人私利,偽造光緒密詔到處招搖撞騙,進一步惡化了光緒帝和慈禧的關(guān)系。
如果光緒帝活到慈禧死之后,是否會改變大清覆滅的命運?當時,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已是一股大勢力,但并不像我們后來想象的那樣強大。實際上,追逐晚清權(quán)力的“鹿鼎記”之中,革命黨在各派勢力中反倒是小的。晚清最大的兩股勢力,一派是以慈禧、光緒帝為首的中央政權(quán),一派是地方實力派。從太平天國起義開始,中央權(quán)力的流失已經(jīng)持續(xù)了四五十年,歷經(jīng)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中央政權(quán)威信掃地,地方督撫的權(quán)力日漸上升,控制了各地方的財權(quán)、事權(quán)和人權(quán)。民國軍閥四起,這是根源。雖然如此,在慈禧的鐵腕下,各派地方雖然離心傾向加大,但始終不敢否認中央的權(quán)威。慈禧死后,光緒帝是否能有這鐵腕,甚可懷疑。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央孱弱,群龍無首,結(jié)局必然是軍閥開戰(zhàn),于鐵血中再求大一統(tǒng)。
光緒帝的這份書單,后人不太重視,因為他畢竟還是死了,呈現(xiàn)給我們的,只是一個皇帝并未實現(xiàn)的夢想。
(葛水一摘自《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