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媽媽的煩惱事
豆豆3歲半,上幼兒園小班,令人頭痛的是:班里有一個孩子總欺負她,搶她的玩具,揪揪她的小辮子……豆豆性格有些偏內(nèi)向,每次豆豆都不會主動告訴我和她爸爸,我們都是一步一步逼著問才知道的。孩子打鬧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那個孩子總欺負豆豆,我真怕會給她心理造成什么影響。
很多父母都會遇到豆豆媽媽這樣的麻煩,他們都很難忍受自己的孩子受欺負、吃虧。我們找到了身在一線的教育專家朱葵花園長,聽聽她的意見吧,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示。
問題出在哪里?
父母的心疼我們都能理解,但我們勸父母要把這事看開,一分為二地去分析。孩子挨打固然不是好事,但是引導得當,卻能豐富孩子的人生經(jīng)歷和處事經(jīng)驗,讓他學會與人相處和解決矛盾的方法。
因為每個孩子個性和家教影響的差異,使其行為表現(xiàn)各有不同。我先分析一下孩子打人的原因:
孩子的發(fā)展是動作發(fā)展優(yōu)于語言的發(fā)展,所以由于語言發(fā)展滯后于行為,往往與其他孩子打招呼時就用打人來代替說你好。
有些孩子用語言溝通無效時,就用打人來解決問題。
個別孩子攻擊性強,經(jīng)常用打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招惹他人。
關(guān)注孩子異常信號
身體傷痕異常
孩子通常容易被劃傷、擦傷或碰得瘀紫,但如果孩子身上的傷過多,父母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孩子可能會羞于承認被欺負了,但是父母需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對待玩具異常
孩子對待他喜歡的小熊、小狗玩具會有異樣的行為,他平時會玩給小熊喂飯、給小狗蓋被子的游戲,但現(xiàn)在的游戲行為會跟原來有所改變,他會對著玩具指指點點,“你為什么不聽話,你排在后面。”更有甚者,他會動手打玩具。他在幼兒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有可能在他的游戲的過程當中有所體現(xiàn)。
晚上愛做噩夢
真被小朋友打了或看到別人之間有打架的行為了,孩子就害怕了,他有可能會出現(xiàn)做夢驚醒的現(xiàn)象。當有這種情況的時候,父母應該盡快地跟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在班里的交往情況。
Tip
孩子被欺負后,請不要這樣說
他打你,你不會打他嗎?
你不會打人嗎?
你怎么不知道反抗呢?
他是不是誰都打,他是不是老打人,他是不是又打你了?
你就躲著他,他到你跟前,你就躲得遠遠的,別跟他玩兒。
建議父母這樣做
1 擁抱孩子
父母要把孩子抱在懷里,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有溫暖,讓他知道有人在關(guān)心和愛著他。父母的眼睛看著寶寶的眼睛,用溫和的語氣讓他告訴你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這樣可以消除寶寶的不安感,把挨欺負的委屈發(fā)作出來。父母要明確告訴寶寶:只要你受欺負,爸爸媽媽是一定站在你這邊的。
2 演繹情景故事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來,把當時發(fā)生的事情編到故事里面去或是把事情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再現(xiàn)出來,其實這樣做是在潛移默化地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小寶正在玩這個玩具,爸爸也想玩,他就直接搶過來,這樣兩個人之間就有肢體沖突,這時,媽媽可以告訴小寶要看著爸爸的眼睛大聲說“不”,或者和爸爸商量:“你再打我,我告訴老師,你可以先玩一會兒,我再玩一會兒?!蓖ㄟ^這樣的方式教給孩子解決沖突的辦法。
3 告訴孩子大聲反抗
當孩子在群體里,力量有限的時候,父母也別讓孩子過于退縮。父母要告訴孩子, 可以跟打人的孩子大聲喊:“不許打我!”鼓勵孩子,把挨欺負的事情告訴老師,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
4 鼓勵孩子交朋友
如果孩子在班里沒有朋友,他會感覺很孤獨,也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父母可以帶點小玩具,讓孩子分享給班里的小朋友,教給他跟別人主動交朋友的方式。比如,孩子帶個喜歡的小汽車,可以和班里的孩子這樣介紹,這是我的小汽車,給你摸摸,給你看看,給你玩玩。
5 允許孩子自己嘗試
父母在為孩子提供多種方法后,要給他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的空間,不要急于包辦代替他解決,要相信孩子能在多次的交往沖突中長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