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總覺得離我們匆匆忙忙的生活特別遠。那些大師的作品也總是我們無法看懂的。如此一來,寶寶倒是比父母們好些,因為他們從小就可以讀到這么多關于藝術的圖畫書。
藝術來源于生活
一只氣球引發(fā)的鬧?。骸赌悴荒軒馇蜻M大都會博物館》
今年2~5月,中國國家博物館聯(lián)合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推出了“大地、海洋、天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我和閃閃商量著一定要去這個展覽。去參觀的前一天,閃閃從自己的書架里拿出了這本書——《你不能帶氣球進大都會博物館》,希望參展時能夠碰上書中的一些展品。有意思的是,這本書在和閃閃一起參觀的過程中,不僅吸引了同看展覽的小朋友,還不時有大人詢問如何才能買到它!
閃閃媽,兒子閃閃4歲半
講到這里,你是不是很好奇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單單就這本書的名字就足夠引起我們的好奇。
書里的故事
作者韋茨曼講述了自己帶著外甥女游歷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而外甥女手中的氣球卻引起了小小的麻煩。管理人員說:“你不能帶氣球進博物館!”于是,以小姑娘手中的氣球為引線,韋茨曼不僅記錄了整個參觀過程,還充分遐想了被留在博物館入口處的氣球被調皮的小鳥解開后的冒險經(jīng)歷。兩條主線相互交織,為我們呈現(xiàn)了許多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還為我們上演了由氣球引起的一系列生活鬧劇。
故事情節(jié)激烈跌宕,使人既緊張又好奇,而在這兩條主線的相互映襯下,讀者似乎會莞爾一笑,發(fā)現(xiàn)這一連串的幽默中,展品和氣球遇到的奇遇里,似乎有相通相似之處。不得不為作者的精妙設計而嘆服,也充分體會到作者想傳達給我們的“藝術來源于生活”的真諦。
藝術存在于我們和孩子心里
一個小女孩的奇妙藝術之旅:《凱蒂的名畫奇遇》(共7冊)
美術館一直是我不愿帶女兒進去的場所之一,并不是這場所對孩子不好,而是因為我自己進去、出來,沒有任何感覺。也曾在盧浮宮里待了一天,也曾漫步在意大利充滿藝術品味的小街道上走過,可就是不知道如何能將自己與這些偉大的作品聯(lián)系起來,所以也就少了對作品的情感。直到偶然和女兒一起讀“凱蒂的名畫奇遇”系列。
女兒對書里安靜又空曠的博物館充滿了期待,因為她在自己似懂非懂的翻閱中,知道發(fā)生了很多奇妙又好玩的故事。她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小女孩兒,爬進畫框,和畫中的人物一起玩一起搗亂又一起將散亂的場面恢復原樣。于是,這套書從她4歲開始,一直讀到現(xiàn)在7歲。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開始關注畫中的作者,開始想了解作者是哪個國家的,開始想和我們商量哪天去那些國家看看。雖然對文藝復興時期名畫、西班牙名畫、點彩派名畫、后期印象派大師作品這些詞依然不懂,但至少她開始感興趣了,同時這種感覺也讓我開始重新用有生命的眼光去欣賞大師的作品。
豆豆媽,女兒豆豆5歲
當我們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地心馳神往,想象著畫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幻想著自己是否可以和他互相交流。這套英國著名畫家詹姆斯·梅修的《凱蒂的名畫奇遇》中的小女孩凱蒂,就曾經(jīng)一次次地經(jīng)歷著與參展作品的奇妙歷險。
書里的故事
小姑娘凱蒂以游戲和探險為契機在故事中與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畫作相遇,跟著小女孩凱蒂拿倒了凡·高的向日葵種子,幫憂愁的蒙娜麗莎找回微笑,和莫奈的兒子一起畫畫,和小公主瑪格麗特互換衣服,給小牧童找工作,在塔西提島發(fā)現(xiàn)金幣,騎著威尼斯的金獅拯救公主,把蛋糕送給西班牙的農村小男孩,闖進巴黎的舞臺……
作者詹姆斯·梅修認為藝術存在于我們和孩子心中,他用他的畫筆創(chuàng)作了這樣兩個可愛的人物:凱蒂和她的奶奶。梅修熟知孩子們的心理和愿望,書中的每一頁都滲透著他的巧思,他讓凱蒂與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畫作相遇,編織出奇異可愛的冒險故事,讓小讀者進入到似乎真切的境界中,自然而然地跟隨著情節(jié)變化,走進了這些作品,使這些原本是藝術知識的內容成為美好的情感,潛移默化地傳遞到小讀者的心中,調動起來的是孩子們對藝術的喜愛和熱情,更何況欣賞品味的提升呢?
藝術與生活、人生的關系
當孩子與藝術大師相遇后:《小幸運兒和大藝術家》
與凱蒂不同,這套書中的6個孩子,幸運地與世界上最偉大的6位藝術家結識。故事中6個孩子中有的是藝術家的學徒,有的是藝術家好友的孩子,還有的只是與藝術家偶然邂逅。令人羨慕的是,6個小幸運兒有幸親歷了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凡·高、達芬奇、畢加索、莫奈、馬蒂斯、德加的日常生活,見證了一些名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體會到了這些大藝術家對藝術的熱愛以及對藝術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同時藝術家們給出的指引和激勵,改變了這6個孩子的生活態(tài)度和理想。
在這本書里,那些赫赫有名的大藝術家距離我們不再遙遠,而變成了我們身邊的一位朋友。小讀者們隨著這6個孩子與藝術家朋友一起聊天、游玩、信手涂鴉,在與朋友相處的同時,也親歷了那些在藝術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的名作誕生的全過程,理解了藝術與生活、人生的密切關系。也許合上書的瞬間,一顆藝術的種子已經(jīng)種在了孩子的心中。
藝術大師的成長之路
繪本大師是如何煉成的?《形狀游戲》
很多鐘情于藝術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名藝術家或是可以鑒賞到藝術的高雅。而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鍛造成一名出色的藝術家呢?這似乎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命題了。
書里的故事
《形狀游戲》講述了一家四口—爸爸媽媽、兩個小兄弟(弟弟就是安東尼·布朗本人)在媽媽生日當天一起去美術館參觀的故事。這本書是作者安東尼·布朗回憶自己第一次與藝術結緣的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去美術館,對于爸爸和兩個兄弟來說,本是勉強而為之。不過,隨著媽媽的解說與引導,弟弟開始有了興趣,接著哥哥和爸爸也越來越進入狀態(tài),甚至一起走進了畫里。最后,頗有收獲的一家人愉快地離開美術館,而弟弟從此開始迷戀上了玩形狀游戲,而這正是后來踏上藝術之路并有所作為的一個偶然的開端。
看著這些世界著名的一些藝術大師的成長道路,或許可以為自家的孩子找尋到一些啟發(fā)和經(jīng)驗。那就趕快寫下您與這本書的故事吧!
閱讀鏈接
《看!》系列(全5本):《看!畫家也會捉弄你》《看!觀察畫里的光》《看!身體怎么說話》《看!各種角度看名畫》《看!線條怎么說話》:跟隨作者深入和幽默的解說,一起探訪迷人的藝術世界。
《第一套藝術啟蒙書》(全6冊):三冊書分別介紹了三位在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凡·高、莫奈、塞尚和他們最著名的作品。畫家生活軌跡的簡潔說明中穿插每一幅著名作品。
《神奇的色彩女王》:色彩女王瑪琳達和顏色大臣之間的波折故事,看到他們最后愉快地相處,展開一場場絢麗繽紛的玩耍,你就知道色彩到底多神奇啦!
《藝術大魔法》:這是一個畫家和想成為畫家的人探索藝術極限的故事,他們在畫畫的過程中嘗試了很多種可能,使得畫出來的圖畫跟以往都大不相同,也使得我們明白創(chuàng)意無處不在沒有極限 。